分享

【知青生活回忆连载】金星|战天斗地的年代[9](主播.林夕)

 书飘香逸 2020-09-14

主播.林夕
十四、到长埧粮站买米

 

     七七年春节,无为县"知青办"下了一个通知,号召全县下放知靑"春节不回城,大干一冬春。"
      公社和农场的领导也是积极支持,知靑们第一次在农村过春节,感到新鲜,纷纷报名留下来,春节不回家。
      到了腊月二十八,离过年只有两天了。北风裹着大雪已下了一夜。
      农户家中杀年猪的,打糖果的,买门对的,车塘起鱼的,都准备停当了。
       农场也做了准备,买了肉,豆腐,网了鱼,还宰了几十只鸭。
       先是陈会计早早就回家了。接着,书记吴昌水也回家了。留下我带着五十几个下放知青在农场"大干一冬春。"
      一大早,炊事员胡少三告诉我,食堂没米了。
      胡少三是当地农民工,寡汉条子一个,无家无口,只好留在场里,与我们一道过年。
       那时,农村老百姓都不富裕,几十人的口粮找谁借呢?
       我埋怨胡少三,为什么不早说,现在下这么大的雪,怎么办?
       埋怨归埋怨,还得想办法买米。
      我和大汪穿着雨衣,拿着扁担绳索,步行到公社开介绍信,再到长埧粮站买米。
      长埧粮站离农场八华里,上了无为长江大堤往西走,过了三官殿就到了。
       到了粮站,凭公社介绍信,买了二百六十斤大米,装进四个袋里,我们每人挑两袋米,约一百三十斤。
       大汪是芜湖知靑,比我大两岁,黑黑壮壮的,长得很敦实。看样子在家里也是干过活的,一百多斤的担子压在肩上,走起路来,四平八稳。
      大汪是第一小组的组长,知青中的骨干,平时生产劳动都能带头,遇到像今天这样的难事,能够挺身而出。
      我在家里也是从小干活干惯了的,小时,家里有几块菜地,父母工作忙,祖母领着我和小姑种菜,夏天挑水浇菜,我挑着两只水桶,直接走到塘里,扁担不离肩,灌满桶就走,两桶水也有百把斤。
      因是从小练过来的,所以一百多斤的米挑在肩上,也不觉得有多沉。
      只是天阴沉沉的,雪花打在脸上,眼睛难以睁开,地很滑,每一步都要走稳。不一会,汗就出来了,我们走一段歇一会,走一段歇一会,终于,我们回到了农场。
       知靑们见我们挑着米回来,很感动,像是迎接大英雄一样的迎接我们,大家抢着接过担子,有的帮我们从棉袄的领口里往外掏雪,有的拿来热毛巾让我们擦脸,有的端来茶水。那场景十分感人。
      (字数851)
十五、搭错车

 

     "金主任,小刘他们几个人又回来了,而且都剃了光头。"一个知青跟我如是说。
     上周,吴书记到区里参加"三干会",我在农场主持工作,小刘他们五个人找我请半个月的假回芜湖探亲,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原来,从赵坝公社门前的大路一直向南走,两里路不到,就到了无为长江大堤了,上了大堤,左拐向东约三十华里,过长江,就到了芜湖巿;右拐向西约三十华里,就是无为县城。整条公路都建在长江大堤上,曲曲弯弯,上面铺的是碎石子,晴天车子开在上面,七弯八扭,扬起的灰尘几里路以外的人都知道车子来了。
       上了大堤,是个九十度的弯道,所有的车辆行到这里,都要减速,慢行,否则,就有翻车的危险。
       芜湖知靑,无为知靑回家,都在这里拦车。
       车来了,照例开的很慢,这时,要有一个知靑站在车前,边拦车边和驾驶员讲好话,表明下放学生身份,请求带他们到芜湖或无为。大部分驾驶员心地善良,同情下放学生,会主动将车靠边停下,让他们上车。但也有些驾驶员或因特殊情况,不愿意让他们上车。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紧,前面的人边后退边用手拦着车,不让车加速,后面的人快速地爬上去,等车行到弯道顶点,进一步减速,拦车的人闪过一边,再从后面上车。
       遇到逢年过节,女知靑要买点鸡蛋等农产品带回家,车不停稳不敢上车。这时,就会有个胆子较大的男生,先爬上车,然后脱下上衣,将驾驶室前挡风玻璃全部蒙住,驾驶员看不见路了,不得不停住车。这时,女生们就会不慌不忙地递上篮子、包裹,然后,自己再上车。
       这次,小刘他们回芜湖,拦的是一辆车厢用帆布蒙的严严实实的卡车,他们如法炮制,先由一人拦在车前,待车速变慢,再从车后掀帘一个一个爬进车厢。
       不想,进去后,里面如同黑夜,眼睛什么都看不到。而且,进去一个就被捆起来一个。原来,他们误搭了押送劳改犯的警车(那时,没有专用警车。)
       车到芜湖,他们被送到看守所,剃了光头,拘留五天才放出来。出来后,自觉无颜回家,又爬车回到农场。
      (字数788)


金星的简介


六十老翁刚退休,
含贻弄孙乐悠悠,
重拾笔墨和纸砚,
破事丟到脑后头。
书家画家和作家,
乐意和你做朋友,
虚心学习多指教,
老來寻乐不見愁。

      主播林夕,原名万盈盈,安徽无为县人.一个行走在红尘边的女子,一边品人间沧桑,一边读诗听宫阙仙音,清浅岁月,安之若素。
(向上滑动查看重要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