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解武氏起源之十 复姓武成氏

 武三喜 2020-09-14

武氏起源之十 武城(成)氏简称为武

     南北朝时宋国何承天著《何氏姓苑》有广武氏、武成氏、武仲氏。《元和姓纂六》引用东汉时《风俗通义》云:赵平原君胜封武城,因氏焉。后《通志.氏族略》、《路史.后纪七》等姓氏书皆引用此说。

     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中,封武城,通志、路史作“封武成君”误(封武成君是差误的),《史记.平原君传 》:封于东武城,今从《 姓纂》。

    平原君赵胜是战国时赵国贵族,是战国四公子之一,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城(今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与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常君、魏国信陵君并称战国四公子,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赵惠文王元年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其后“三去相、三复位”,前后相赵48年,历经惠文王、孝成王二朝。《史记.平原君传》平原君以赵孝成王十五年卒。子孙代,后竟与赵俱亡。(平原君在赵孝成王十五年(前251)去世。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

    关于东武城,在《水经注.卷九》中写道:应劭曰:东武城西南七十里有陵乡,故县也。后汉封太仆梁松为侯国,故世谓之梁侯城,遂立侯城县治也。清河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西(老城西)。《史记》,赵公子胜,号平原君,以解邯郸之功,受封于此。《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西北三十里有复阳亭,故县也。清河又东北流,径枣强县故城西。应劭《地理风俗记》曰:东武城县西北五十里,有枣强城,故县也。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济南安王康,建武十五年封济南公,十七年进爵为王,二十八年就国。中元二年,封康子德(刘康之子刘德)为东武城侯。又北史.卷四十.列传第三十二》 崔亮,字敬儒,清河东武城人,魏中尉琰之后也。高祖琼,为慕容垂车骑属。亮弟敬默,奉朝请,卒于征虏长史,赠南阳太守。子思韶。从亮征硖石,以军功赐爵武城子,为冀州别驾。

   东武城这人地方自古能人辈出,有多人载于史书,不一一列举了。考证古代的东武城应是现在的河北省故城县西半屯镇。

     但在这里又记为平原君封在这枣强县王常村。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武城氏,出自楚大夫食邑,因以为氏。谨按春秋有二武城,鲁武城曰南武城,曾参家也(曾参的家在这里)《礼记正义.卷八》中写道:“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楚邑宜曰北武城矣(楚国的武城叫宜叫北武城)。

    东汉末年的《风俗通义》写道“平原君胜封武城,因氏焉”,可是在西汉武帝时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中最后写道平原君的子孙世代承袭他的封爵,他的后嗣终于在赵国灭亡的同时断绝了。秦始皇灭赵国后,赵国贵族被杀的确实不少,六国后裔有迁咸阳的,但也不排除有隐姓埋名,或改姓的,比如改为武城氏,但若改成武城氏难道唯恐天下不知你是赵国平原君之后吗?这不是让秦国来追杀吗?

     至于武城氏简称为武氏之说,在没有搞明白武城氏之前暂不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