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仔猪寄生虫性腹泻的临床诊治

 一往情深4nz749 2020-09-14
  仔猪疾病“无病不泻”是普遍现象,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兽医更多的是了解细菌性腹泻,见痢就用抗菌性止痢药,而大量寄生虫性腹泻病得不到有效控制,诊治失误导致仔猪腹泻病死亡增多。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介绍几种危害甚烈而常常被临床兽医忽视的寄生虫性仔猪腹泻病的诊治经验。
  1弓形体腹泻病
  临床上常见且分布广泛,哺乳仔猪通过包囊垂直感染,补料后也可能通过卵囊感染。哺乳期仔猪多是整窝发病,仔猪任何日龄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常见到最早的是生后3 d发病。本病还可迁延到断奶后的架子猪。主要症状为排粪频繁、粪便稀薄,排出水样浆液性炎性渗物,带少量的粪渣,呈乳糜状、玉米花状和蛋花状。提起前肢仔猪肛门松弛流出粪便,有的肛门周边皮肤泛红、充血;病猪多数精神萎糜、呆痴、食欲废绝。多数病例伴有呕吐,无发热反应;病程短,数小时或l~2 d死亡。解剖检查可见小肠严重充血出血,黏膜呈弥漫性红色或深红色,肠系膜血管扩张和瘀血,胃底大面积出血。采病猪血液涂片,用罗曼诺夫斯基染色镜检,可见弓形体和包囊;采内脏作冰冻切片检查,在肝、脾和淋巴结组织的吞噬细胞中可见大量弓形体。磺胺嘧啶类药对本病有治疗效果,首推五甲氧磺胺嘧啶,其次是复方磺胺甲基异嗯唑,同时,给予补液防治脱水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未发病的仔猪服用乙胺嘧啶和磺胺二甲氧嘧啶,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带虫的母猪是感染源,本病多在仔猪补料前后发生,刚补料的仔猪自我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的状况下,摄人高能、高蛋白营养后,肠内容物营养丰富,有利于原虫繁殖滋生,促成本病的发生。所以,很多养殖户反映饲料质量有问题,实为猜测。本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排粪次数增多,肛门松弛、失禁,病猪几乎无排粪姿势则粪便自行流出,泻于地面,内含炎性卡他物使粪便表面浮有光泽。粪便颜色因食物而异。哺乳期略带灰白色,补料后多呈灰黄色或灰黑色。使用抗菌药或磺胺、呋喃类药治疗,可短时止泻,2~3 d后复发,病程5~8 d,多数因脱水衰竭死亡,幼龄仔猪死亡率高。常在断奶后的架子猪中发生,尤其在卫生条件差、拥挤、潮湿的栏舍中的仔猪多发,地面给料的猪群中屡见不鲜。而且反复感染,腹泻不断,直到耐过,影响生长,增加耗料。采新鲜粪便直接涂片,低倍镜检,观察到运动活跃的滋养体可以确诊。甲硝唑和二甲硝哒唑对本病有良好的疗效,后者更优于前者。1头发病,全窝服药。及时清除粪便,保持栏内卫生、干燥,才能减少重复感染。
  3类圆线虫病
  本病主要危害散窝前的仔猪,仔猪患本病后死亡率可达50%,散窝以后的猪感染发病将逐渐减少。由于寒冷和炎热的季节,虫体停止发育,所以,本病发生有明显季节性,春秋季节是发病高峰。丝状蚴有2种方式感染仔猪,一是通过带丝状蚴的母乳感染;二是外界环境的丝状蚴经仔猪消化道和皮肤感染。类圆线虫可能是猪生下来后最早感染的一种线虫,作者们曾从5日龄发病仔猪腹泻物中检出大量虫卵。由于类圆线虫具有与蛔虫相似的体内发育过程,症状表现多样化,成虫形成前,出现皮炎、肝周炎、咳嗽,一过性发热等症状。大量成虫寄生小肠后,主要表现腹泻症状,成虫镶嵌匿藏在小肠黏膜内,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严重受损,造成消化机能紊乱,食欲减退,被毛干枯,消瘦;排出白色、黄白色或暗白色的粪便。多数因营养不良死亡。本病用左旋咪唑注射剂或口服丙硫咪唑有效。
  4鞭虫病
  本病发生在6周龄以后的仔猪,主要症状为腹泻,粪便像稀水泥样,与结肠小袋纤毛虫病的腹泻相似,两者不易区别,严重的鞭虫病由于虫体嵌入肠黏膜造成肠黏膜创伤,会出现带血的粪便,病猪死于脱水和营养不良,病程较长。耐过的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用丙硫咪唑对本病有良好疗效。
  此外,在临床病例检测中还发现猪等孢球虫、贾弟虫、隐孢子虫引起的腹泻病,但出现的频率低,尚不能形成临床流行趋势。对仔猪寄生虫性腹泻病的诊治,在临床实践上还应当注意:
  (1)腹泻往往是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引起,通过镜检观察不难作出寄生虫性感染的诊断。在缺少检测手段时,就应从发病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药物效果等进行综合诊治。1—3周龄的仔猪可能有大肠杆菌和类圆线虫或者小袋纤毛虫并发:6周龄的仔猪可能有鞭虫、小袋纤毛虫并发。
  (2)脱水是腹泻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凡腹泻病的仔猪每日口服体重10%~20%的盐水是减少死亡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服用含有丰富鞣酸的中药剂和止泻剂有利于治疗。
  (3)腹泻停止转归后,服益生菌可帮助恢复肠道正常菌丛,有助于病猪康复,可选择好氧杆菌制剂,如DM菌粉、促菌生、益菌生等。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