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特级教师的教育感悟:育人无痕   细微见著

 四地闲夫 2020-09-14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深知,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心灵幸福和个性潜能发展,用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成长细节,力求让每一个孩子成人、成才。一个人,每天的每一个细节将会影响到他(她)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班主任工作的“细节决定成败”,不是一次一个细节决定某个学生的成败,而是每天每个细节处理的恰当与否,将最终决定这个人的成败。这样的细节甚至体现在与学生在校园的每一次偶遇当中。“用爱心去交流,用行为去引导,用纪律来规范”,这是我们坚持的班级管理的理念,“关爱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业、关心学生的心理”是我们班级管理要实现的目标。

有人说,“最难走的路是心与心的路,最难跨越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而我们班主任的工作就是用爱和责任架设心与心的桥梁。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更是班主任的天职。我用不同的方式,关爱不同层次的学生。

首先,“偏爱”学困生

学困生较多的表现为自卑心理,觉得别人都看不起他们,他们往往就自暴自弃甚至会走上歧途。“让孩子远离犯罪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在爱的环境下成长”。因此对他们应以更多的关注。在班集体中,我们尽量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同学间的友谊,让他们感受到有自己也受到老师的重视,在对这一类学生管理过程中我们坚信 “罗森塔尔效应”

其次, “严爱”优等生

优等生,谁都喜欢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优等生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袒护。但小的缺点也会造成大的隐患,对这类学生,我们不能宠坏他们,更不能迁就他们。防止这类学生管理过程中出现“晕轮效应”

再次“博爱”中等生

中等生往往是一个班中容易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优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希望老师重视他们,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要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正确对待他们的反复,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他们。我们以“鲶鱼效应”激发他们斗志,以“破窗理论”防止他们沉沦,以“木桶理论”告知他们不够优秀的原因。

如果老师真的付出了真心,也一定能换取学生的真情,同时也能够分享着学生成长、成功的点滴快乐。真可谓,心之所至,育人虽无痕;情之所至,花开亦有声。在班主任的级管理的工作中,要始终本着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满怀爱心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温情去传递信赖,以责任去承担使命。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教师只爱事业,那他会成为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只爱学生,那他也会是一名好教师,如果教师既爱事业又爱学生,那他才是一个完美的教师。

一位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如果没有做过班主任工作,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 只有用“心”做了班主任,才会真正体会到教育的情怀和真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