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家乡代言|贵州省界上的瓮洞

 三苗网 2020-09-14

清水江,一直被居住在其流域的苗族人民誉为母亲河,早在唐宋时期或者更早的时期,苗族人民就由湘桂黔交界地带溯河而上进入清水江流域,并在那里繁衍生息。母亲,有时是和蔼可亲的,有时是喜怒无常的。清水江这个“母亲”,也有这样的秉性,她以清凉之水哺育了无数的沿岸儿女,也会以稽天之势惩罚他(她)们。

下面,让我们跟随楚西南的脚步,走近清水江,去感受“母亲河”的慈爱与威严。

我为家乡代言第10期

清水江在贵州的最后一站就是我的家乡。

清水江千里远来,浩浩汤汤,在瓮洞镇转了一个U型弯便进入了湖南。

这地界沿江有好多小寨子,往往不过数十户人家,居住陡峭,建设干栏式的吊脚楼,青瓦飞檐,倒是每个寨子都有极长的历史了。

镇政府设在瓮洞村,紧靠清水江而建,是个靠水吃水的地方,从来水陆商贾荟萃,因为这是省界的缘故,这里来赶场的,摆摊的有一半都是湖南人。

瓮洞的水码头是贵州第二大的水码头,逢年过节,船舸盈江,行人摩肩接踵。在以前,木材贸易还兴盛的时候,木排从锦屏县放下来,盈江的木排甚至使得清水江两岸的人们不需渡船,直接可在木排上跨江而行了。

清水江一带自从明清以来木材贸易真是兴盛了几百年,瓮洞便是其见证者之一。

清水江下游这一带还专门产生了一部《争江记》讲述几百年来天柱县和锦屏县各地的人为了争夺木材贸易的利益而争斗的故事。《争江记》里说有一次天柱的和锦屏的又争斗起来,天柱县一带上自清浪,下至大龙(在瓮洞下去出省以后第一个水码头)设成了“清江十八关”,瓮洞正是其一。“三帮五勷”数百木材商人运送了几十船在湖南备好的用来扎木排的竹篾从湖南会同县托口镇起船的,刚到清江十八关便被尽行焚毁,人员都扣押下来。

没完没了的官司打了起来,最后天柱的几个沿江寨子的领头人被流徙万里,放逐到东北宁古塔而死。

自此以后“清江十八关”也都撤了,太平了不少年。

1840年大清老大帝国第一次见识到了来自西方枪炮的威胁。11年后的1851年广西金田村爆发的动乱,不仅没有被帝国迅速消灭,洪秀全等人还在三年后攻下了南京城建立了太平天国。老大帝国的衰朽不堪在动乱中尽显无遗,不堪盘剥的农民揭竿而起的此起彼伏,清朝从此进入了最后的动乱时期。

这一时期,在贵州今天的黔东南地区也爆发了起义。一个是以凯里台江周边苗族为主的以张秀眉为大元帅的苗族起义,一个是以天柱县的侗族姜应芳领导的主要活动在天柱剑河的侗族区域的起义。

在锦屏上游的地主们联合周边农民组建了“清江三大营”自保以防动乱,天柱县内的四十八寨到最下游的瓮洞等地也纷纷组成民团自保。瓮洞便属于最下游的新六团之一。

张秀眉和姜应芳一度联手三次攻破天柱县城执掌天柱,还曾派兵乘涨水顺江南下攻击湖南,在路过瓮洞等地时,六团地主武装与其抵抗,一触即溃。

绿营不堪一用,张秀眉等人和帝国朝廷的军队的作战取得了很多胜利。

这时朝廷派遣席宝田率领湘军入黔镇压各地起义,席宝田的湘军里不少就是湘西各地的苗兵。

更有人建议“以苗治苗”在湘西黔东等地的归顺朝廷的苗族地区召集“苗兵”用他们打头阵去对付张秀眉。只是苗族人生存环境艰难,大多吃苦不怕死,这其中召集的部分苗兵就有瓮洞一带村寨的丁壮。

席宝田率军从湖南水路而来,其中一部分在瓮洞休整。瓮洞一寨都是胡姓居住。部队即要每家摊派三两银子给做军费,许多人家都没有这么多钱,几个头人在胡家祠堂向他们求情,他们居然打死打伤几个头人,又派兵砸了胡家祠堂,乃将寨子洗劫而去。

几十年后,解放贵州的第一渡便在瓮洞。

解放军大军从湖南而来,也选择在瓮洞跨过清水江。当时清水江下游一带没有跨江大桥,只好在瓮洞镇属的黄虎冲搭建浮桥,跨过清水江。即后翻过瓮洞寨子背后克寨坳,经蓝田,过邦洞,克凤城,顺利解放天柱。

天柱是贵州第一个解放的县。

贵州是中国山原地貌最发达的省,而瓮洞在天柱县也是最山的地方。

整个镇没有一块大一点的平地,各个寨子凭山而建,瓮洞镇市场一直以来就是一条街。不是不想扩建,而是一面房子已经紧紧靠在山体上没有一尺一寸的多余,街道另一面的房子临河而建,已经大半悬空吊脚了。

这里的艰困大多如此,所以既是很多寨子在五六百年以前已经有人定居,而不过几十户,人口一旦多了,只得像燕子分家,各去找新的悬崖筑巢。

瓮洞这地界,在两百多年的志书里还被称之“蛮夷腹心之地”,人多能吃苦。千百年来没有过什么大人物,连个大点的地主也是没有的。直到数十年前的民国时期,才出了个把人物。吴绍周吴绍文兄弟是这里出过最有名声的人物。

哥哥做了国民党,那时是佃农出身,只到武汉读过一点军事学校,最后居然在国民党一群黄埔高才生之中当到了中将副司令。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抗日战争中对日作战英勇,三次获得功勋章,被称为“常胜将军”。

弟弟在他之后也去了湖北,参加了共产党,是个左翼文艺青年,走遍中国宣传统一抗战,他创办了的杂志就叫《文艺青年》。

对着流水汤汤的清水江,我想他们当初是从瓮洞码头坐船去的吗?毕竟瓮洞直达八百里洞庭。

像传说的故事里一样,这里最早的居民都是溯河而来。自从六百多年前贵州建省以来,贵州和湖南的分界就在瓮洞下去一点点的分水溪。

分水溪是周边几十里第一大奇观——江底岩石像展开的书本,一层叠一层的石头像整齐的书页,这本“书”一边翻向贵州,一边翻向湖南。

几百年来清水江行船无数,只要看到分水溪这奇妙的分界,便知道是终于抵达了贵州或是离开了贵州。

苗寨土蜂蜜,天然萃取无添加

养颜滋补,甜甜蜜蜜

扫一扫,轻松购买

图片来源:楚西南

本期编辑:三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