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公开课 | 潘兆林:神秘的合唱

 三苗网 2020-09-14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三苗网又开辟新栏目啦!

这是一档音乐栏目,九妹将邀请大家喜欢的苗族歌手、词曲创作者来为大家分享音乐知识,带你走进他们的音乐世界。

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到每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背后的故事,也可以与音乐人分享创作经历,还可以零基础学习乐理知识,既有芦笙等苗族乐器的演奏教学,也有音乐考级辅导······

 每周六 ,《音乐公开课》与你相约!

2019.11.02   第8期

潘兆林

神秘的合唱

点击收听教学音频

爱我

所爱

哈喽,三苗网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潘兆林,这个周六又到我跟大家聊音乐了。

上周跟大家一起探讨了学习音乐的态度,这周本想跟大家聊聊学习音乐的目的。

前几天看见咱们三苗网公众号发了阿卯嘟彩合唱团的文章,挺受欢迎,所以我就这个热度给大家说说合唱吧。

合唱

一聊起合唱,我就想起2012年在云南艺术学院老校区实验剧场举办的“‘昊龙杯’中国首届苗族农民合唱艺术大赛”。

那场比赛我从头看到尾,可以说听得脸红一阵、白一阵的。为啥呢?

因为那时候说是举办合唱比赛,可是参加比赛的“合唱团”里大部分还不知道啥叫合唱,很多上台是齐唱,或者重唱。

而地下坐着的可都是中国合唱界的大咖,这也是为啥举办了一届就没有下文的主要原因之一。

那么什么才是合唱呢?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这是百度百科给的定义。

从这个定义里我们可以读到以下信息:

首先,合唱要是集体一起演唱;

其次,合唱作品要是多声部的。我要说明一下,这里的多声部是指在音高上不同的声部,而不是同样的音高男声声部算一个声部,女声声部算一个声部,或者一部分人唱朝前,一部分人跟在后面唱,类似于黄河大合唱“风在吼,风在吼,马在叫,马在叫”的那种前后唱的声部(如果整首作品是那样的也不是合唱);

最后,这些声部还必须既有独立性,又要高度的统一。

苗族的合唱史与现状

说明白了合唱后,我在给大家说说合唱与苗族的关系吧。

合唱是清末随着基督教的传教一起传给咱们苗族民众的,这也是为何咱们苗族合唱在滇东北次方言支系发展稍成熟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个支系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较为深。

要说苗族大众的合唱是否有进步呢,就我见到的来看,从12年到现在,文山地区的认识确实有进步,其他地区基本停留在原来的认识和技术水平上。

为啥这样说呢?

首先,12年比赛时候咋们文山代表队演唱的《我们的名字叫苗族》是齐唱,和上面我说的一个追着一个唱的那种重唱形式,但是在最近三苗网公众号发的视频里我看到了2019年版《我们的名字叫苗族》,确实有了合唱的形式。

其次,由于原来支持和帮助咋们滇东北次方言支系部分合唱团的一些专家、教授退出,合唱团队员的流动,大家慢慢的看清和了解了苗族农民合唱这种艺术形式后不再好奇等原因,导致了滇东北次方言支系多支合唱团没有了向外界露面的机会,技术的停滞不前乃至倒退。

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合唱这种音乐艺术形式,不是苗族最原始和古老的传统艺术,但用做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艺术形式确实是不错的。所以学着去了解、接受和喜欢吧。

好了今天就说这么多吧,最后以一首我自己写的合唱歌曲结束吧,下下周见,拜拜。

合唱《长城颂》

(此合唱曲现有管弦乐队伴奏音频,有需要此伴奏音频或者高清乐谱者可联系九妹要哦~)

往 期 推 荐

第1期

杨渌:那些你“读不懂”的歌词背后

第2期

潘兆林:解锁歌词美学密码

第3期

杨渌:怎么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定位

第4期

潘兆林:教你怎么给歌词谱曲

第5期

杨渌:如何创造音乐的“节奏”与“动机”

第6期

潘兆林:学习音乐的先决态度

第7期

杨渌:那年的飞歌

图文来源:潘兆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