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手原属海南的这个海岛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

 昵称69584090 2020-09-15

前些日子,受省领导委托,海南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上海海洋大学、海南省休闲渔业协会协办的全省休闲渔业调研组,

深入基层开展全省休闲渔业调研,以之为编写《海南省休闲渔业发展规划》作资料准备。

在北部湾海域调研时,意外得知有一个海岛,原来是属于海南的。

这个岛,历史上有中文名为“夜莺岛”,广东、广西、海南的渔民称其为“浮水洲”,现在被称为白龙尾岛

浮水洲岛位于北部湾西部,在红河入海口与琼州海峡的同纬度间,北纬20度08分,东经107度43分。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

该岛从海中突起,为一三角形大陆性岛屿。东西长轴4.5公里,南北长轴2.1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该岛四周悬崖峭壁,岛上为平缓的丘陵地形,岛西、南部为平坦沙质土地,东北部为山岭,最高点海拔53米,平坦部分已辟为耕地,山岭部分则为茂草。

该岛海岸线长7.5km,沙滩和潮间带面积1.3平方千米,主要是基岩崩塌磨损形成。

 每年的5月到8月为雨季,10月到来年3月为旱季平均气温约23.3℃,年平均降雨量为1031mm。台风平均每年过境一到两次,或更多。

该岛人口902人,现为越南管辖。

历史上广东潮州、海南儋州和文昌县的边民,一直把该岛作为鲍鱼生产甚地,每年6月一8月,数百人上岛生产,采捕鲍鱼,就地加工成干品运销内陆。

1771年,法兰西绘图员里戈贝尔·珀恩所绘北部湾地图上,已将该岛称为“夜莺(Nightingale)”。据称,西洋船只夜间在该岛避风时,曾用英语称此地为“night in gale(意为暴风夜)”,发音与英语“夜莺”相近,故而该岛被讹传为“夜莺”岛 。

1877年,该岛已有中国人活动。根据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时的记录,该岛“海宝庙”内挂有1877年所铸铁钟一口,由海南文昌县商人符连明、符怀积等主持铸造。

符建明等人常乘船到越南的西贡、海防及暹罗等地做生意,遇上风浪时曾多次在该岛停泊,为感谢“神灵”帮他们在此避风,他们就修了一间“海宝庙”,以奉祀“马伏波公(马援)”、“天后娘娘” 。所以,中国人称该岛为“海宝岛”(或“海鲍岛”),又叫“浮水洲”。

1879年,英国在《中国海指南》中已根据越南发音,将该岛转译为“白龙尾(Bacht Long Vi)”)。其后,西方制图人员陆续接受了“白龙尾”这一转译。

1917年,海南文昌县人符炳挺组织几十人到该岛捕鱼。同年,海南儋县峨蔓镇龙门村的王初侬、许赞海两户人家首先在岛上居住 。

1920年左右,由于岛上已经发现淡水 ,从海南儋县峨蔓镇、三都镇 及越南北圻广安上岛落户者越来越多。

1921年,王引振、许运中和王藻棠等中国人携带家眷到岛内发展起来的“浮水洲村”定居 。

1931年,海南儋县峨蔓镇人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集资巨款成立公司,买了耕牛10多只到岛上垦种高粱、番薯和瓜果等,农闲时就钓捕鲍鱼和鱿鱼,

中国岛民分住在岛上的两个村庄里,大村名 “浮水洲村”,小村名“公司村”。“公司村”得名源自1931年儋县蒲公才、蒲文江、陈有德等热心实业人士,集资成立开发公司,在岛内大规模种植西瓜。

1934年,广东省政府派专员到该岛视察,了解岛上水产资源和居民的作业及生活情况,写成调查报告并发表于广东省的“渔讯专号” 。

1937年,法国殖民者在派出一个由12人组成的班占领该岛,在岛上建立哨所,并委任儋县人梁帝烈担任里长。

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从维希法国手中占领该岛。此时岛内同时存在越裔、华裔居民。

1945年,越南的日本侵略者向云南派遣的滇军投降,滇军进驻越南北部的陆地领土。

1950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解放海南,海南儋县的国民党县长王焕、党部书记阮中歧、某团团长梁为林、大队长李本蕃等带领党、政、军、特40余人逃上法人统治下的该岛 ,并以该岛为基地骚扰大陆和海南

其间,在法人庇护下,他们先后委任居民梁帝烈、薛承运、李胜日、陈现琼等为里长,王家荣、陈卓全等为副里长 。当时,该岛周围有法国舰艇巡逻,中国人民解放军担心引起国际纠纷,一度不敢进攻岛内的国民党残部 。

1954年,岛上居民100余户、500余人口。8月,统治该岛的法帝国主义者勾结国民党驻岛残余势力,哄骗、劫持岛内越裔居民71户、269人撤退到越南南部 。

1955年7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副司令员毛和发率部与海南儋县人民武装一起解放该岛,消灭被法军遗留在当地的国民党残部数十人 ,设立从属广东省海南行政区的儋县人民政府浮水洲办事处、中国共产党儋县委员会浮水洲工作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分区浮水洲守备大队

许发昌、柯富美先后任办事处主任,张文端任妇女主任,李史传、刘希先任工作委员会第一、第二书记,新设立的银行服务组、供销社、小学(有教师3名、学生92名、3个班)、渔业生产合作社等均使用浮水洲名称。

当时,岛内有“浮水洲”、“公司”大小两村,存留居民64户,249人(男127人,女122人),除了三个少年不明籍贯外,余者皆为海南儋县的峨蔓和三都籍,仅峨蔓镇龙门、笔架、片石等村就有60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93.75  。

居民全部是中国汉族人,讲澹州(海南澹县)话。老年岛民多是本世纪初从海南澹县迁来的。

1957年,经过谈判 ,1月16日,中方表示同意移交该岛。同日,越方同签署了首字49号议定,称此岛为“白龙尾(Bạch Long Vĩ)”岛,规定该岛为海防市人民委员会下属的一个社。

同年秋,根据协议,该岛及岛内固定资产(含党政、团体、学校等财物,合计人民币22528.74元)被移交越南 ,岛上的汉族居民成为越南华人。

海南军分区副司令员马白山将军作为全权代表,和一位海南行政区党委副书记于三月份在该岛会见了越南派来的一名军分区副司令,并举办了移交仪式

越南抗美战争时期,越南人民军在浮水洲岛修建了雷达基地,以监视企图轰炸河内的美国轰炸机,同时还将该岛作为中国援越物资的转运站。

1965年底,因为该岛被美国飞机不断轰炸,浮水洲岛上原住民全部被强行从海岛逼迁到越南内陆高原-太原省,被安居插户到太原“越华农场”。

途中,十多户全家老小七十六人不顾安危和路途遥远,曾集体到河内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河内华侨联合会要求恢复中国国籍,要求返回中国。带头老华侨渔民黄大叔,把全部家当和盘缠拿出来,带领着大家长跪不起。黄大叔脸上带着泪光激动地说,我们不愿做越南人,只要还剩下一条裤衩也要回到中国去。

从那时起,只有越南人民军的152营驻扎该岛,后为越南人民海军一区司令部952团驻扎。

而越南正是利用浮水洲岛的中国背景作掩护,日日夜夜监视着天空,将美国飞机来袭的信息及时通报河内,使越共首脑每次都能成功躲过美国飞机的狂轰滥炸。

1992年12月9日,越南政府颁布政议字15号议定,将先前只有军队驻扎管理的浮水洲岛单独划出,设白龙尾县,隶属海防市 。

1993年2月26日,越南海防市组织了62名青年志愿者和渔民上岛居住 。

1994年7月27日,越南政府决定批准给予迁居该岛的公民极大的经济倾斜政策 。

2001年,中国与越南完成了北部湾划界。

2003年8月5日,越南决定水产部和旅游总局把该岛建设成为北部沿海各省的水产加工、物流中心。

此时经过越南自90年代以来有意识的开发和移民,该岛居民已恢复到几百人。岛上有耕地484.63亩,其中旱稻田88.15亩,杂粮旱地396.48亩(含部队挖工事、隧道占用59.66亩)。农产品主要有旱稻、高粱、番薯、西瓜、蔬菜和豆类等 。

越南在加强离岛战备的同时,尽一切条件将该岛建设成为“现代富裕的岛县”,形成“以民助军,自持自养”的“可持续经营局面” 。

2004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同时生效。有人认为这些协定确认了该岛的主权属于越南。

2010年4月2日,越南国家领导人阮明哲视察了该岛。阮明哲要求海防市及白龙尾县进一步建设好“海防前哨”,同时担负起渔业后勤服务重镇的义务,将该岛建设成“国际性服务站”。

媒体称,在北部湾划界上,中越双方体现了互让互利的精神。

调研过程中,有几个基本事实促使我们产生了大胆的想法:即八所港与浮水洲岛友好联动,推进休闲渔业的国际交流,甚至共同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

主要理由为:

其一,“一带一路”战略需要

2017年11月12日,国家最高领导人在河内与越共最高领导人阮富仲举行会谈时强调:中越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荣辱与共的好朋友、志同道合的好同志、合作共赢的好伙伴。当前,中越两国均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两国各自建设事业和双边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双方要以两党两国关系大局为重,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弘扬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不断开创中越关系新局面,在前进道路上和衷共济、共谋发展。

阮富仲表示越方高度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对本地区发展的积极贡献,欢迎中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全球视野和大国担当。越方愿同中方一道,深化两国传统友谊和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造福两国人民,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

中越双方同意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合作文件,促进地区经济联系和互联互通,推动经贸、产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货币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取得务实进展,稳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八所港与浮水洲岛联手推动休闲渔业的国际交流,甚至共同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正是中越双方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的重要举措

其二,地理区位优势。

浮水洲岛西北距越南海防港,东南距海南八所港均为70海里。这样的海域区位优势对双方的合作是有利的

再则,据2004年7月1日越南外长阮颐年就北部湾划界特地对越南国内解释,浮水洲岛虽然享有12海里的领海,但只享有3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可见,八所港与浮水洲岛联手推动休闲渔业的国际交流,甚至共同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对于只享有3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浮水洲岛来说,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其三,历史人文渊源。

海南历史上就有与越南进行海上民间贸易的传统,如从越南进口法国洋酒、香水等日用品,把海南本地农副产品及某些大陆商品卖到越南,海南省的东方、儋州、洋浦等地曾出现过繁忙的口岸。

如前所述,与海南有着深厚历史人文渊源的前提,有利于中越双方的互联互通,友好合作。

其四,建设自贸港”和海洋强省的需要。

建设海洋强省,分步骤、分阶段建设中国特色自贸港,是新时代中央赋予海南的重大战略使命,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海南省休闲农业协会的专家指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使之成为海洋强省经济转型升级的牵动引擎,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重要战略性支柱产业,对于作为全国海域面积最大的海洋大省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

八所港与浮水洲岛联手推动休闲渔业的国际交流,甚至共同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则是这一重要意义的具体体现。

其五,八所港的综合优势。

2018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编制了《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在全国规划建设10大沿海渔港群、93个渔港经济区,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新增万亿产值的产业规模,成为渔业的增长点和沿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

按照“海南岛沿海渔港群”规划,明确表示“重点支持扩建东方八所中心渔港”,“推动形成集东盟国家边境贸易、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

众所周知,八所港是海南最重要的深水良港,也是华南地区离东南亚国家最近港口之一,同时也是海南海上运输通道的国际海运最繁忙的交通线之一。

八所口岸与越南中南部地区隔海相望,自古就与东南亚各国有海上经贸和民间往来。

1957年成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之一。1993年获对越边贸许可,1996年获对越边境小额贸易政策,2010年获批为国家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成为国家第八家获批也是海南唯一获批的进境水果指定口岸。

2010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启动,依托八所港建设“东方边贸城”项目启动。东方边贸城规划面积81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主要建设边境小额贸易集散地区、对越互市贸易区、仓储与物流中心区、加工贸易区、商品交易区、电子商务区等六大功能区域。

经过多年建设,东方边贸城已初具规模,已完成流通主干道建设、边贸城联检大楼建设及配套工程、改造建设八所港进境水果口岸,八所海关、八所检验检疫局、八所边防检查站、八所海事局等口岸查验执法部门已进驻联检楼办公,并正常运行。已完成联检楼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和视频监控网络建设。已具备了封关运行的必要条件。

可见,八所港浮水洲岛联手推动休闲渔业的国际交流,甚至共同打造北部湾休闲渔业合作圈,已具天时地利人和之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