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 | 华袍与虱子 | 作者:李素华

 大河文学 2020-09-15

华袍与虱子

近读张爱玲,感慨良多。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她的一句名言:“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是张爱玲真切的人生体验。如此入骨的洞察,如此绝妙的比喻,让人不敢相信彼时张爱玲年仅二十一岁。

诚如斯言,张爱玲的生命的确是“一袭华美的袍”:诞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翰墨书香之族,(祖母为李鸿章之女李菊耦 ,母亲黄逸梵,清末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军门之女。)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卓尔不群;三岁诵诗,七岁著文,二十三岁横空出世,名震整个上海滩。其作品《金锁记》,《茉莉香片》,《沉香炉一 二》,《倾城之恋》,《传奇》等等仿佛一枚枚重磅炸弹,让当时寂寞的文坛为之震颤。傅雷曾热情盛赞:“毫无疑问,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红学大师周汝昌则认为,“她若从事任何一门艺术创作,都会是第一流的大家。”作家贾平凹也说:“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名门之后,天赋异禀;才情四溢,少年盛名——张爱玲的生命之袍不可谓不华美了。然而遗憾的是,这袭华袍上面,却真真的是“爬满了虱子”。

先说她的亲人: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式人物,母亲则是个新式女子,与丈夫一向不和,所以在张爱玲很小的时候就出国留学去了。整个童年及至少女时期,爱玲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关爱极其稀少。十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很快去了法国,父亲则很快为她娶了继母——一个自私而冷漠的旧式女子。 中学毕业时,因与后母冲突,遭父亲毒打监禁于空屋内,连患痢疾也不肯替她请医生,不准让人替她送药,甚至扬言要用手枪杀了她。所有这些都在清高孤傲的张爱玲心上划出一道道伤痕,——至亲不怜,不能不算人生一憾。

较之父母亲人,张爱玲婚姻的遭遇更是其致命的伤痛:初嫁胡兰成,一个深谙女人心理,很会讨女人欢心的风流才子。凭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对张爱玲的赞赏,使得她明知使君有妇而甘愿做扑火的飞蛾。然而才子的热情往往是不能持久的,婚后短短五个月,胡兰成便移情别恋,且沾花惹草,处处留情,甚至将自己的风流韵事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和盘托出。这对于张爱玲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她可以不在乎胡的“文化汉奸”的尴尬身份,不在乎两人十五岁的年龄差距,不在乎之前胡的风流往事,可是,孤傲清高才情卓绝的张爱玲却不能不在乎他一而再的感情背叛。她终究无法接受自己是红玫瑰抑或是白玫瑰其中的一朵,于是捂着滴血的心给胡兰成写了一封诀别的长信,至此,轰轰烈烈的胡张恋落下了帷幕。

在胡兰成的身上,张爱玲几乎倾尽了所有的激情。愈是如此,一旦情变,心伤愈甚。“从此她再也不谈感情,即使是赴美后第二次结婚,也只是找个伴而已。”想想这胡兰成,可不就是一只可恶的虱子?生生把爱玲的华袍蛀得千疮百孔!其实彼时爱玲年仅二十七岁,风华正茂的年龄。怜兮!悲兮!

怀着一颗破碎的心,爱玲辗转飘零,悄悄疗伤达九年之久。直到1956年,三十六岁的她得遇美国戏剧家赖雅。这个学识渊博,颇具才华的美国老头。彼时赖雅已六十五岁,多年漂泊,身心疲惫的张爱玲需要一个避风港,她相信赖雅的才学,也憧憬他会给自己带来安宁和平稳。可是她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赖雅竟然隐瞒了自己曾多次中风的病情,新婚仅仅两个月后,赖雅再次发病,爱玲也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年极其困顿窘迫的护理病婿的岁月。三十六至四十六岁,对于一个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来说该是何等的宝贵!然而,丈夫的年老多病,经济的窘迫,生活的压力,使她心理和精神都不堪重负,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影响她才能的发挥。她的好友夏志清则坦言:“她为了这个‘钱才双尽’的美国老头儿,彻底摧毁了自己的健康和才情。”毋庸讳疑,假使爱玲同一个身体健康且有稳定收入的人结了婚,至少不致整天苦于生计疲于奔命,她的创作激情很可能会第二次勃发。然而实际情况是:生存的压力泯灭了她的才华,摧毁了她的健康。爱玲默默承受着这不幸的一切。至此,我们不能不为东方女性的善良坚忍而肃然起敬,同时也真想诅咒一声:这可恶的赖雅,你可真是一只讨厌的虱子!看看我们爱玲的华袍被你蛀成了何等模样!

1972年以后,张爱玲深居简出,只埋首研究她钟情了一辈子的《红楼梦》。晚年独居异国他乡,孤苦伶仃,凄凉孤寂,死后几天尸体才被人发现。一代才女,就这样携着她爬满虱子的华袍,去了……

作者简介

李素华,河南省项城市人,一线中学教师。1993年8月参加工作。现在项城市第八初级中学任教。平时繁忙,闲暇时兴趣颇多:戏曲、旅游、朗诵及书法,尤喜写作。

出品:大河文学ID:dahewenxu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