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连载:紫荆花满蒲津渡(一)| 作者:虔 谦

 大河文学 2020-09-15

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编辑部微信号:dahewenxue2017

这部作品,以西汉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原型,经过文学的提炼加工和演绎,描写了少女庄小环被迫男装从戎的坎坷和传奇式经历,以及她与左玄英和耿依勤之间的情缘,同时描述了左玄英如何在短短几年间转战西北,并在之后奉诏千里南下,主持闽越百姓前往江淮新地的大迁徙。

小说通过紧凑动人的故事,铺开西汉强盛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以及几位主人公至死不渝的家、国、人之爱,歌颂了那个为汉族立名的朝代里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气魄。 

  一个巾帼少女和一个绝代英雄的旷世传奇

第一章   河东情缘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元朔六年)三月初,在河东运城衙门外,一位英俊少年牵着马,来回徘徊了几趟。门外有一个奇兽模样的石雕拴马柱。少年走到拴马柱跟前,和那尊龇牙咧嘴的家伙四目对视了许久。

少年名叫左玄英。他高个头,长方脸,眉宇清俊,鼻梁圆融,嘴角露着不服输的倔强。几天前,他刚在西北一场与匈奴的战斗中大获全胜。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众将士兴奋非常,左玄英却是一路寡言少语,想着几年来盘踞心底的心事:他那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左玄英的母亲早年是个卑微的宫中侍女,他和母亲一起度过了他卑微的童年,从小就耳闻人家的笑语:他是一个私生子,他的父亲还活着,可就是不理他们了。他问母亲,母亲起初的说法跟那些风言风语不同。在母亲的话里,父亲并非抛弃他们,而是事有苦衷,情非得已。十三岁那年,在他的一再追问下,母亲第一次告诉了他,他父亲名叫左小如,是河东一个在仕途上挣扎的小吏,已经另娶他女,有了孩子。他听了,心里涩涩的,却还是感到几分安慰。母亲在叙述里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有爹娘,有兄弟。 

今年他十七岁,第一次打大仗,还打了胜战,凯旋路上,他就生出了过河去见生父的念头。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寅时他便策马启程。一路快马加鞭,未时他已经到了官府门前。

官府大门,是陈旧的枣棕色,在岁寒里显得几分阴森,几分冷漠。此时的左玄英心头,却涌上来几分暖意。可是,就在他要往那尊怪兽脖子上栓绳的一刻,他犹豫了。从来没见生父面,听母亲说,父亲是个要面子并喜官位的人,否则也不会弃他们母子而自奔前程。眼下,他虽然打了胜仗,可还只是有一个虚设的将军头衔。他要再等,等到他斩获更多的军功,然后风风光光地见父亲。

他回了一下头,又一次看了看衙府门前的那只古怪石雕,心头一阵撕裂的痛。“驾!”他一揪马绳,掉头朝西。 

战马跑着,马背上的左玄英觉得又饿又渴。 进了一个村落,玄英放慢了速度。这时,他见有一户人家,门外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小女孩穿着带补丁的衣裳,头发对分,在脑后盘两个小小的髻,然后直落双肩。她一双乌黑的眼睛朝他看了过来,很快那看就变成了凝视。那凝视,使得玄英驻步。些许之后,小姑娘出来了,双手托起了一个陶制的水壶。 

玄英动容,连忙下马。他想,他现在脸上肯定是双唇干裂,神色憔悴。他走过去,微微弯下身来,接过了那壶水。水是温的,喝下几口后,左玄英感觉全身都滋润遍了。这时,小姑娘转身又进了房子,不一会儿,她出来了。这一次,她端出来一个陶碗,上面放着几块饼。

“你饿了吧?你要吃吗?”左玄英耳边灌进来一串轻柔的音符。瞬间,生活在这个心已经几分苍凉的少年眼前展现了它完全不同的洞天,催开了几多鲜活而柔嫩的花朵。他那双挥刀握枪的手居然几分微颤。“小妹妹,多谢你啦!”说着他接过了陶碗。

“坐着吃吧。”小姑娘指着边上的台子说。

“哎。”玄英坐了下来,没有马上吃,却端详着眼前这个小姑娘。虽然她衣着色淡,发上没有任何装饰,却掩盖不了她圆圆的脸上美丽的光泽。玄英还注意到她的一对晶莹湿润的眉毛和眼帘上的睫毛。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他问。

“我叫小环。”她答。

小环,好好听的名字……玄英心里想着。那面饼里似乎加进了一种什么油汁,吃起来很香。小环看着左玄英吃,问了一句:“你从哪里来?要去哪里?”

玄英听了,脑海里急促地想着要如何回答。他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说:“我是蒲坂人,我们其实是老乡。不过,我从小在长安长大,现在要回长安去。”

小环听着,看了看一旁高大的马,“你好像刚刚打过仗?”

玄英点头:“嗯,刚和匈奴人打过,我们打胜了!” 

正说着,突然从房子里面一拐一拐地冲出一个少年来,“小环,你在跟谁说话呢?!”

小环脸上立刻露出了极度的不安,急站起来跟玄英说:“你把饼带上吧,我得进去了!”说完提起半空的水壶,匆匆离开了。

那少年一拐一拐走过来,一双狐疑和敌意的眼睛盯着左玄英看,“你是谁?怎么在这儿?”

左玄英被少年这一问,心里不平地想道:我是谁?要不是我们在前方厮杀,匈奴人早把你们给生吞活剥了!不过表面上他还得装出客气,“我是大汉征讨匈奴的将军。路过这里,承蒙小环姑娘善心,讨得一壶水喝。”

少年小眼睛,胖胖的、有些臃肿的脸,鼻子有点歪,两片嘴唇薄薄地悬在那里。“将军?有你这么小的将军?没听说过。”少年瞟了左玄英一眼,哼了一声,回房子里去了。 

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一团暖气,被那少年给冲散了。不过,吃了东西喝了水,左玄英恢复了体力。他跃上马,提起缰绳,朝西奔去。远远地,能看到蒲津渡。三月天,正在释冰的黄河寒气袭来,路边的紫荆抖动着她殷红色的花蕾。左玄英不由得回过头去,往小环住的地方望了望。那里,仿佛有炊烟袅袅升起。

蒲津渡上一条索道浮桥悬立在冰凌上。岸边,一尊石牛仰着头,佇望河西。据说,这是上古舜帝时留下来的古物。左玄英放松缰绳,踏上了浮桥。一抬头,橘红色夕阳正挂天边。

第二章  小环的三里路

见不速之客左玄英走远了,脸色阴郁的少年便折回房子里。少年姓张名祖嗣,今年十五岁。母亲绣娘织布,父亲张营在黄河渡口做买卖,兼摆渡,养着一家子。十三年前,张营在对岸发现了一个一岁的女弃婴,想着孩子一个是养,两个也是养,将来长大了还能免费为腿残的儿子当媳妇,便将女婴抱回家来,取名小环。

祖嗣长到十岁左右,便明白了小环和自己的关系。因为自小身残,他性格乖戾,不让小环和村里其他男孩接触。张小环从小就在一个半封闭的世界里长大,很小就扛起家中一应事务,包括伺候爹娘和未来的男人张祖嗣。 

这会儿,祖嗣面有愠色,对小环呵斥道:“说了多少次了,不许和其他男人说话,你偏偏就不听!”今天这个骑马的少年将军,让祖嗣觉得格外有威胁。

小环轻轻回了一句:“我看他又渴又饿,给他一点吃的喝的有什么错?”不料话音刚落,祖嗣便抓起墙角的竹条,狠狠打在了小环身上,“我叫你嘴硬!叫你嘴硬!”

这不是第一次挨打,身上疼,小环嘴里却一声不哼。祖嗣一看,更加恼怒,他一定要打得这个女孩喊不敢才会感到满足。而小环却就是不哼不吭,硬是忍着。

在一旁纺织的绣娘看不下去了,喊住了儿子:“祖嗣,别打了!她可是你将来的妻子。你这样打她,不就是打自己吗?”

祖嗣一听,情绪转为委屈。他一扔竹条,跑到绣娘边上,半撒娇地说:“娘,你是不知道,小环她,她今天出去和一个大男人说话!”

绣娘开导儿子:“说几句话又有什么关系。小环不是说了,那个人远道而来,我们给他喝点水,也是应该的。”见小环还在一边低头站着,绣娘便说:“小环,你……要没事,就忙活儿去吧。”

小环走开了,可现在房子里显得特别的闷,她实在呆不下去,便挎起洗衣箩筐,出去洗衣服。 

走到小溪流边,她蹲下来,把衣服放在石头上,拿起木棒使劲敲打。一阵嗒嗒的马蹄声起,几个人骑着马,从溪边走过。小环心里一动,站起来,追了过去。“这位大哥,您能告诉我,到哪里可以学骑马吗?”

马背上的年青人怔住了,答不出来。另一匹马上的大叔说话了:“小姑娘,你真想学骑马?”

小环认真地点了点头。

那大叔往北边指了指:“从这儿去三里路,有个叫驹伯的,人很好,你去找他帮帮忙就行。” 

马队走了,可三里路外的老驹伯,小环却是记住了。 

这天,小环借口说去渡口,偷偷找到了三里路外的驹伯处。那驹伯五十多岁,留着灰白的胡须,长方脸,棕色额头上陈列着一条一条的皱纹。他养了一辈子的马,却还从来没见过有女孩子上门求学骑马的事,他既惊讶又好奇,“小姑娘,说说看,你为什么要学骑马?”

小环只好又编借口说:“我家里爹老在外面跑买卖,娘走不动,哥哥腿坏了,所以我想学骑马,以后能帮家。”驹伯一听,也有道理,就答应了她。 

驹伯挑了一匹性情好的小一点的马。小环个小,还是够不着。驹伯只好拿个木桩头在地上垫着,让小环上去。接着,他教她怎么坐稳,控制缰绳,怎么踢马肚子。小环人小胆子大,又有心思压着,学得还真是快。她骑着马,来回走几遭,接着绕圈子走。慢慢的,竟然就跑了起来。

马背上的小环,看到了一个马背下不曾看到、感觉到的世界。她隐隐觉得,她这一辈子,会跟马结下不解之缘! 

为了报答驹伯的情,小环帮他煮了一顿午饭。驹伯忙饿了,就坐下来吃这一顿别致的饭。 

“小环,你做的饭真香啊,驹伯真是托福了!”他呵呵笑着说。

小环腼腆地:“应该说是小环托驹伯的福,才有机会学骑马。”

驹伯说:“有的是机会。你有空就过来,我来调教你的马术,顺便尝你一顿好吃好喝的。你看,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午饭后,小环又一次上了马背。这一次,她感觉更加自如,那马驹也似乎习惯了她。这小女孩手一提缰绳,两条腿一紧,那马儿便跑了起来。“这天底下的女孩子呀,小环你恐怕是学得最快的了!”驹伯在后面呵呵笑说。

小环绕了一大圈回来,转身跳下马背,对驹伯说:“驹伯,除了骑马,小环以后还想学点舞刀弄枪的本事。不知驹伯您能不能教教小环?”

驹伯眼睛一亮,摸了摸胡须:“小姑娘,你可是找对人了。你驹伯我,年轻时也曾经戍过边。行啊,下一次你再来,驹伯一定教你几样本事。”

编辑:远岫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作者简介:虔谦,女,本名曾明路,籍贯闽南,北大中文系本科及研究生毕业。现居洛杉矶,为资深电脑程序员。出版、发表长篇小说《二十九甲子,又见洛阳!》《不能讲的故事》《无房》, 中、短篇作品数百万字发表于海内外报刊杂志。获2016年度北美华人图书馆协会最佳图书奖, 2018华文著述小说佳作奖,第四届郁达夫小说奖提名,小说被英译并列入《东方文学》杂志2017亚洲最佳名单。散文、诗歌多次获奖,编入教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