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雨 | 作者:魏铁山

 大河文学 2020-09-15

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编辑部微信号:dahewenxue2017


文/魏铁山

我是一个喜欢雨的人。 

作为一名生活在农村的七零后,儿时的记忆里并没有太多丰富多彩的内容。好在小时候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生活的贫瘠,并没有让人失去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人们的内心里仍然保存着一份朴素的纯真。除此之外,所有童年的记忆早已变得模糊不清。 

儿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夏天的雨。 

倘若天气极其闷热,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流动,汗水不一会儿就浸透了母亲手工纺制的单衣,我就和小伙伴们来到村里池塘边,三下五除二褪去衣物,一个个像受惊的小青蛙,“扑通、扑通”跳入水中。 

晒了一天的池水是温热的。闭了眼,仰面躺在水里,放松身体静静地漂浮着,淡淡的水草腥味儿钻进鼻孔,不时有三三两两觅食的小鱼儿游过来,轻咬我的脚丫子,痒痒的。这一刻,仿佛时间静止了。 

忽然,天色暗了下来,紧接着一阵狂风从水面掠过,岸边的柳树枝叶随风狂舞,平静的水面顿时起了波澜。耳畔“喀嚓”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隆隆的雷声滚滚而来,天空乌云翻腾,遮天蔽日,大地一片黑暗。不一会,雨点像小石子一样从空中呼啸着砸了下来,击打在水面上发出“啪啪啪”的声响,形成了一个个透明晶亮的水泡,飘浮在水面上,直至被连绵不绝的雨点砸破消失,再形成新的水泡,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 

这个时候,小伙伴们并没有慌张,不紧不慢地上了岸,穿上裤衩,跑到不远处的树林里,找到一棵小泡桐,大家纷纷掐下一片片硕大的桐树叶,扣在头上,就成了天然的避雨斗笠。 

那时雨伞还是较为贵重的家什,不像现在的自动伞既美观方便、又便宜普遍。在夏天的雨季,如果不是有事外出或上学,家长通常不会轻易让小孩子打伞,怕弄坏了。小时候的雨伞是手工制作的,又大又笨重,油布做面,竹杆做的伞骨伞架,力气小的孩子根本撑不起来,如今早已不见它的身影。 

夏天的雨是奔放的、不羁的、肆意的,好像精力旺盛的少年,不知疲倦。又急又密的雨不停地下了一个上午或下午,这时候池塘里的水早已满了,顺着沟渠流向远方的田野。 

夏天的雨后,便是捕鱼的好机会,大人小孩齐上阵,捕鱼的手段也千奇百怪,平时常见的垂钓在这时成了最落后最没有效率的方式。 

有用网粘的。一种狭长的鱼网,网眼较大,固定在池塘中央,当鱼儿游过时,身材较为肥大的鱼儿便会被网眼卡住,越挣扎越紧,直到无力逃脱。 

有用诱捕方式的。找一块方形的很薄的洩布,再用两根薄竹片呈“十”字形交叉固定在布的四角,中间放一些鱼饵,大都是剩馍剩饭之类,再覆盖上瓦片,用绳子绑定竹片中间的“十”字交叉部分,缓缓地放入水中。大约几分钟后,抓住绳子极慢地匀速提起,当洩布的四角快要露出水面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拽出水面,这时就会看见洩布的中央躺着几条半大不小贪吃的鱼虾。 

当然,最有效率的捕鱼方式还是撒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渔网是父亲自己做的。首先是织网,一片竹子做的织网的梭,细长而光滑,头尖尾方,尖头有孔,方头有凹槽,上面缠绕着白色的很结实的细棉线。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晚上昏暗的灯光下,父亲慢慢地织,若干天之后,网织成了。再弄一盆猪血,将白色的网整个浸泡一阵子,取出沥干,然后放进笼里蒸,蒸完以后拿出来晾一会,渔网就成了黑红色,结实耐用。再缀上买来的金属网坠,渔网做好了。 

撒网是一门技术活,不是随便谁都能做到的,柔软的渔网扔出去要完全展开成圆形才能网到鱼。如果有船,就能捕到更多的鱼,当然没有也不要紧,父亲也有办法。找几根浮力很好的树木,再弄几块木板,用绳子一捆,一个简易筏子就做成了。此后的数天,各种鱼儿就上了饭桌,鲫鱼、鲤鱼、鲢鱼、鲶鱼、白条、泥鳅…… 

现在想来,那时喜欢雨,无非因为贪玩。夏天,雨水可以让池塘里的水不至于因火辣的阳光而干涸,让儿时的我们能够在水中自由地嬉戏。对于父亲,丰沛的雨水则会养肥池塘里的鱼,可以给家里的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美味食物。 

如今,我不再是小时候的我;村里的池塘早已漂满了垃圾,更无法像小时候那样去捕鱼;父亲也离我而去,长眠于地下。只有雨还是雨。 

有人说,人会死三次:第一次是他断气的时候,在生物学上他死了;第二次是他下葬的时候,人们来参加他的葬礼,怀念他的一生,生活中不再有他的位置,对社会来说他死了;第三次是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把他忘记了,那时候他才真的死了。 

但我认为,死了便是死了,哪还有什么第二次第三次。人的生命终结,无论伟大或是渺小,依旧是亲人痛彻心肺,仇人拍手称快,路人漠不关心。 

当活着的人们孤寂时,往往最让人断魂的,是那清明时节的雨。

编辑:远岫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作者简介:魏铁山,男,笔名细雨不须归,河南周口商水县魏集一中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