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风景线 作者:吴诚 十几年来,儿子的成长一直让人牵肠挂肚。 小时候,儿子喜欢白酒的味道,见到大人们喝酒,他也会像模像样的小面呡几口,或闻闻酒的芳香。小娃们喝白酒,那还了得。父母知道后一再提醒,一定要想法戒掉他的酒瘾。酒瘾断了,他却爱上了甜食。不良的嗜好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刚换过大牙,他的两颗“六龄齿”就成了糖的牺牲品。医院里,那锤击的敲打声疼得他两眼生泪,大人们站在一边着急的束手无策。经历过疼的痛苦,儿子长了记性,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伴着年龄增长,儿子的灵活显现在他的业余爱好里。他常常活跃在篮球场上,运球自如,惯用准确的命中率让同龄人折服;兵乓球台前,他忽左忽右,或前或后,时高时低,能接连对打连续坐庄。和伙伴们在一起,他还有着较好的人脉资源,俨然一副哥们老大的气派。 在我的眼里,以孩子的性格、智慧,我不担心他会做学习上的逃兵或未战先怯。但初二后的几次考试成绩,却引起了我的注意,也让一家人担忧。班上多数同学进步明显,他的成绩为何不高不低,不前不退呢?是我的期望值太高?还是儿子的学习方法出了问题? “还没到初三呢,你们着急有啥用,有的是时间,我心里有数。”周未和儿子谈心,他手里拨弄着手机,一脸满不在乎的样子。 “6月27日就要进行生物和地理会考,到时候分数要计入中招成绩,你可得当点心啊!” 一番口苦婆心的沟通,儿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都是手机惹的祸。他迷上了平时的QQ游戏、抖音小视频。 “一个人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关键是知错就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亮度’,即便再平凡的个体,也有燃烧起来的可能。” “有一分光,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每到周未,我常用这样的励志名言感染儿子幼稚的心灵。 儿子在点燃“亮度”的过程中,也会满腹牢骚,甚至垂头丧气。 这时,我会积极寻找新的“平衡点”,帮他消除痛苦、迷茫和徘徊。我们曾一起爬山,站在高高的山顶,遥望起伏不断的群峰,高唱着《向天再问五百年》,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我们共同品味唐代魏征的“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我们先后阅读露易丝·海的名著《生命的重建》,各自写下了2019年新的打算...... 为摆脱手机依赖症,儿子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和学期奋斗目标。学科作业、篮球练习、跳绳比赛,一切都井然有序。我也经常给他推荐《欲毁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孩子,请把自己逼进好学校》《10年后最没出息的孩子,就是这种!别怪没提醒你》等网络平台哲理性文章,心里也暗暗地监督着他的行为 。 “中招是你人生的第一个重要时刻,今后你将会遇到许多这样的关键节点。这是你的第一次破冰之旅,可别轻易放弃!” “成长需要流泪、流汗,需要费心、费力。现在你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将来才不会后悔。” “知道了,老爸,这话你都说过多少遍了。” 说得多了,儿子难免烦气和拌嘴。他说我管得太紧,限制了他的自由空间。我说那是一种关爱,现在不理解,以后慢慢就会懂得。我们爷俩人的争辩常常互有胜负。和儿子一番较量之后,我也经常反问自己。我对孩子的要求是否过于严厉了?我喋喋不休的忠告,孩子们是否反感?他们的内心又能接受多少呢?尽管如此,我仍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尽可能的为他营造舒适的学习环境。 语文离不开阅读。一个假期下来,他渐渐喜欢上了《人民日报》上的人民论坛专栏。他认真的对《领悟昨天,奋斗今天,拥抱明天》《困难是成长的“维他命”》《追梦路上再出发》等一篇篇小文章进行学习批注。那独特的视角、敏锐的点评,不断激发着他读书看报的兴趣。很快,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先后写出了《初心未泯,方能始终》《细节里的感动》《加油,2019》等小文章,并在济源晨报、大河文学、爱墨文苑等公众号中发表。这些小小的收获,儿子乐在其中。 生物和地理两课成绩公布后,儿子考了190分。我心里踏实了一点点。 “如果心不想走,脚就不会出发。”我继续为儿子打气。 “你生命的样子就在你的心里。这段时间感谢老爸的帮助。” “咱爷俩,感谢就免了,只要你尽心尽力,比啥都强。2019年,中招等着你!” “一定会努力的!我要做更好的自己。”儿子信心满满地说。 开学第一天,儿子留给我一首小诗:打开相册, 一张,一张地翻。 合影上,你的影子很少出现。回忆过去十五年, 您,似我的朋友, 陪我度过多少欢乐时光。 您,像我恩师,教我多少人生道理。您,为我操碎了心。白发,藏在乌丝间,皱纹,悄悄爬上您的眼角。 漫长人生路上, 成功,只因有您陪伴,有您做我的依靠。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孩子,你懂吗? 责编 | 橄榄绿 编辑 | 陈娜 审核 | 凌霄 图片 | 网络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 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作者简介 吴诚,文学爱好者,河南省济源市下冶镇人,编写出版过《玉阳赞歌》文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