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总是向孩子的天性让步真的很好吗? | 作者:吴杰明

 大河文学 2020-09-15

教育总是向孩子的天性让步真的很好吗?

作者:吴杰明

又是一件耸人听闻的惨案!就在昨天,上海卢浦大桥上,一个男孩,突然从车里冲出来,从桥上跳下去,紧跟着的女子是男孩的妈妈,因为没有能够及时抓住自己的孩子而坐地痛哭。据目击者说,这个男孩年仅17岁,因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事后遭到其母亲的批评,就冲下车毫不犹豫地从卢浦大桥上跳了下去,整个过程还不到5秒钟。

惨案发生后,大家都很心疼。可看到“一点资讯”上的文章及网友们的议论,我又有几点不解。

“一点资讯”上的文章是我向来关注的重点,许多重要的资讯十分及时全面,有很好的认知价值,但这一回报道这起跳桥惨案的文章却让我莫名的惊诧。这篇文章的标题赫然写着“妈妈,求你不要嫌弃我”这几个大字,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前苏联作者高尔基曾经说过:“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老母鸡也会做的事情。”怎么到了我们的某些作者这里,妈妈们就成了嫌弃自己的子女了人了呢?我们都是为人父母的人,大家说说,有几个做父母的人会真心嫌弃自己的子女呢?如果批评教育就是嫌弃,不打不骂也是伤害,那么教育就只能是顺着孩子的天性走了。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师道尊严要不得,家长也要讲民主”“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不能批评、不能惩戒,要保护孩子敏感的自尊”“不能熟悉和适应孩子的心理需求就没有资格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持续不断地放弃原则,明哲保身,一味地向孩子们的所谓“天性”让步真的很好吗?

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荀子在《荀子˙性恶》一文中说“今之人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伦理亡焉。”人性既恶,加强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及时地纠错伐罪就十分必要了。任何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必要性的想法都是对恶劣人生的放任与助长,纵容迁就,姑息养奸,就一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与不幸的结局。因此,国家重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出台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工作。

教育的本义是对善的助长与对恶的抑阻,如果我们只是致力于扬善,无休止地放任守望,一个劲地表扬鼓励固然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始终处于情感舒适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也一定会十分和谐,甚至孩子们的特长和优点也一定能得到发展与弘扬,但这种保护孩子天性、张扬孩子特长的教育教学方式真的能够解决孩子们在他们曲折坎坷的成长过程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吗?表扬鼓励难道就真的成了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阻恶扬善的唯一正确选择了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些结晶了传统智慧的至理名言时时刻刻都在告诫我们:“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不能对孩子成长过程出现的消极现象与各种罪错选择性地无视,批评和惩戒也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至圣先师孔子曾经痛骂过他的一个名叫宰予的学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把学生骂成“朽木”和“粪土之墙”,这毫无疑问是侮辱了学生。他还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这干脆就是把这个学生看死,没给一点希望,这不就是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了吗?可严厉的训斥不仅没有让孔子的这位学生投河跳桥,却促成了宰予的反省与自觉,终成使孔子学生中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一。

个别学生执迷不悟,反复说教丝毫不见效果,还招怨惹恨,恩将仇报,在能够留给我们的教育时间十分有限、教育手段又十分缺乏的情况下,仅仅靠温言软语的教育感化其力量明显是不够的。苦口婆心、翻来覆去,只是增加他们对批评教育的耐受力与反感度,这时候,“顽症”需“猛药”,教育的底线真的不能不守,当头棒喝真的必不可缺少。我在这一次有关学生跳桥的新闻稿下面见到过网友们这样的议论:“我的孩子不需要大富大贵,只希望他平安快乐就好”。希望孩子平安快乐固然是无可厚非的,但平安快乐就可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吗?放弃底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视而不见、一味忍让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平安快乐的目标了吗?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我们一次又一次十分惊讶地发现,我们现在不断遇到的已经不只是自私厌学这样的癣疥之疾,就算是杀师弑亲这样的心腹大患也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对孩子们的罪错与叛逆视而不见、一味退让就是纵容,就是鼓励,孩子们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样下去,毫无疑问不只是害了孩子、害了父母、害了老师,也坑害了对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有无限责任的教育事业。

我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就曾遇到个别犯错误的学生对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毫不领情,甚至还讥笑老师对他的关爱、理解与感化,误以为这是老师不敢罚他,遇到年轻教师更是出言不逊,一副“你敢奈我何”的样子。长此以往,当批不批,当罚不罚,学生的偶尔的错误就成了长期的习惯,变得越发无理蛮横,油盐不进,等到有一天酿成大错,再痛加责罚,导致矛盾激化、非死即伤,这无论对于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的本质就在于选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手段扬善救失,如果我们不能言明规则,持之以恒,时松时紧、时热时冷,全凭意气用事,就会使得青年学生是非观念模糊,心理预期落空,怀疑师长的用意,幻灭了人生的理想,在冲动之下做出毫无理智、无可挽回的愚蠢举动。

当然,批评不应该是挖苦,惩戒也不能只是体罚,对犯错误的孩子,我们也不能不给出路,无情打击,进而引发无可挽回的悲剧后果。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孩子们心理脆弱、自寻死路的心理基础,找到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有网友在留言评论时说:“我们年轻的时候,老师打骂,父母加码,也没见有哪个孩子投河上吊,跳桥寻死。”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规范应该是一个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的过程,一直娇惯,一时痛责,孩子的心理落差大,失望如山,气愤难抑,有巨大的羞耻心与寂灭感,不出事才怪。如果我们以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一开始就非常严肃地和孩子们言明是非的界限和惩戒的方式,孩子们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与心理预期,违规受责,犯错挨批,情理所致、水到渠成,何来这些投河上吊、跳桥寻死的闹剧惨剧?

文章写到最后,我想起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教”字的定义。敎,音jiào,从孑,不从孝(爻、子)从攵(攴,pu,戒尺打学生)。以攴施教就说明教育自古以来就不回避批评与惩戒。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也是敎,教育的天地从来都不缺少和风细雨,但必要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讳言疾风暴雨。教育者的软弱与退让只能弱化教育的力量,贻误孩子的成长。教育只要是与爱心一路同行,只要是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灵活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措施,就一定能够收获安全有效的教育教学效果。

END

责编 | 橄榄绿

编辑 | 陈娜

审核 | 凌霄

图片 | 网络

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 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