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微博:@银行螺丝钉 最近几个月,小米集团的股价短期暴涨,从今年5月份以来,短短几个月时间就上涨了1倍左右。 不过细心的朋友也发现了,小米的股价经过短期上涨,终于重新回到了两年前,也就是刚上市时的价格了。 换句话说,如果在2年前,小米刚上市、风头最盛的时候买入,会被套两年。 哪怕到今年5月份的时候,相比刚上市的时候,还是亏损50%,直到最近两个月才翻身。 所以,如果单纯从上市开始计算,这两年的股票投资回报来说,并不太理想。 如果不考虑股价,单纯从商业模式和发展的角度,小米还是一家不错的公司,营收增长速度也非常可观。其实还是我们经常说的问题,当初小米刚上市的时候,估值比较高。其实股市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给上市公司融资的;其次才是我们普通投资者用来投资的。虽然每年都有非常多的公司上市融资,但是这些上市公司中,大约有六七成最后都发展不起来,只有少数公司可以维持发展。最后能够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指数重仓股的公司,比例不到10%。比如,美股纳斯达克交易所,有几千家上市公司,但表现最好的也就是头部的那100家。不过不管公司未来发展如何,上市公司都有权力上市,谋求自己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资的风险就得投资者自己承担了。对上市公司来说,自己家公司的股份数量是固定的,那么,同样多的股份,通过融资能得到的钱自然是越多越好的。- 熊市里,股票市场活跃投资者很少,给上市公司的估值也低;
- 牛市里,股票市场活跃投资者多、资金也多,给上市公司的估值也会高一大截。
所以,历次大牛市、估值高的阶段,都是公司密集上市的阶段。比如说,当年的中石油48元上市,也是选择了2007年大牛市的时候,卖出了一个天价。再比如说中概股,上一次高估,是在2018年上半年。2016-2017年,中概股走出了持续两年的大幅上涨,从2015年下半年的4000点,涨到了2018年初的10600点,上涨了2.5倍。当时中概互联的市销率,达到了10.5倍,也达到了高估区域。作为对比,2020年8月初,中概互联的市销率只有7.2倍。这还是今年中概股短期上涨了50%-60%之后达到的水平。对小米来说,选择在2018年估值高位上市,自然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小米赶在中概股牛市中后期上市,之后就遇到了2018年下半年的暴跌。中概股的估值也从高位一路下跌,最后在2018年底和2019年中,回到了低估区域。小米也从刚上市的高位,一路下跌,最大亏损超过了50%。不过,对于小米公司来说,刚上市融资已经拿到了钱,并不受之后股价下跌的影响。通过上面的案例分析,对我们投资者来说,要认识到一点: 上市公司积极主动上市的时候,往往是他们自己觉得当前市场估值比较高、能融资到更多钱的时候。但对投资者来说,这个时候上市的公司,不一定是投资的好机会,大概率可以等到更便宜的投资机会。当然这个三年是一个虚指,类似「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思,实际投资的时候以估值为准。阿里也是财务投资的高手,阿里系公司上市也是喜欢在市场高位上市。阿里巴巴股票是没啥问题的,只不过刚上市的时候往往价格不便宜。今年3-4月份底部的时候,蚂蚁是不着急上市的;等到今年年中,中概股估值反弹起来了,就准备筹划上市了。不过这次大概率也是,上市之后一段时间,会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阿里巴巴美股上市是在2014年,上市之初股价在90美元左右,上市之后一年,股价阴跌,最低跌到了57美元。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是在2019年底,上市之后遇到疫情影响,股价从190元跌到2020年3月份最低的167元。我们也是在3月份,中概股估值最低的时候,大举买入中概互联和中国互联的。这些公司选择市场估值高的阶段上市,站在自己战略发展角度,是非常正确的选择,可以为自己公司谋求到更多的资金。刚上市的时候估值高,之后大概率会迎来更便宜的机会,没必要在刚上市阶段就急于出手。对我们这些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可以耐心等待便宜的阶段出手。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喜欢螺丝钉 就点下在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