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思明居士 2020-09-15

“间谍”古时称为“细作”,《孙子》一书完美解释了“间”,“故用间有五”,“间谍”分为五类。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谍”——“军中反间也”。

历代帝君,都高度重视“间谍”的作用,也会设置各类机构,培养间谍人才。中国历史的第一个间谍可见《左传》“使女艾谍浇”,说的是夏王朝被“颠覆”后,复国的少君派出了一名叫“女艾”的间谍,放于浇身边。她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既然从事的是“非同寻常”的任务,那么,对“间谍”人选的要求就会相当高。

首先,要有绝对的忠诚度,为人要机灵,不怕牺牲;

其次,身体素质必须过硬,有些任务需要深入敌方,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方式,翻山入水都是家常便饭。

这里有一个故事。

宋朝的战事不断,就招募一些熟悉水性的“蛙人”做间谍。南宋初期的“水坼堠”,就是在海上传递情报的机构。《昭忠录》记载,一次元军攻打襄阳,将襄阳“裹”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在水道还设置了密密麻麻的桩栅,鱼虾都极难穿行。

对此,襄阳城的宋朝守军选出了两位“蛙人”,他们在水道中潜行了数十里,最终,搬来了救兵。可见,为了“应付”各种状况,获取各种情报,朝廷就需要各类人才干这活。比如:要精通番语,要熟知地理知识,要擅长绘画,数学知识不错等等。可以说,这些间谍都是相关领域的高手。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除此之外,宋代的间谍系统比较完善,在每个行业都安插了“细作”。

出访外国的使臣,或者边境做买卖的生意人,敌人将领身边的亲信等,他们的真实身份都可能是间谍,甚至,连僧人都会干这份差事。

在《东轩笔录》中就说了一个僧人间谍的故事,宋仁宗时期,西夏皇帝李元昊命令裕勒且驻守在宋夏边境。当时,裕勒且特别能打仗,给宋朝边防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宋朝的将领特想干掉他。一天,宋将种世衡将光信和尚找来,后者常常替他做些“情报工作”。

随后,请光信和尚好好的吃了一顿,给他派了一个任务。不久,和尚出发了,刚到西夏边境就被捉了,一搜身,居然有封种世衡写给裕勒且的信,这可是“很严重”的事情。虽然,信中只是“寻常问候”的话,但是,西夏皇帝就是不相信,一顿严刑逼供,和尚就是不开口。

这时,和尚身上的这套新棉袄惹眼了,一检查,果然里面有玄机。还有一封信,竟然是一封“密约”:种世衡和裕勒且约定,来个里外配合。皇帝李元昊当场气晕,没有经过任何思索,直接拿掉了裕勒且的兵权,之后便杀了他。可见,这招“反间计”用的实在漂亮。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其实,间谍除了对人选有相当高的要求,对“技术”也很有要求。我们现在看一些间谍影视剧,常会有“密码”场景。可在古代,“密码”早已派上了用场。

在宋代,被称作“字验”。具体操作时,用四十字的一首诗中的某些字进行“组合”,来“讲述”各种情报。《武经总要》就记载,“军中之事”分四十种情况,如请粮料、请草料、请添兵、请固守、贼多、贼少等,按照顺序排好。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中的一项或者几项,就会写成一首五言律诗。之后,按照顺序,在诗的第几个字下面做上记号。

以《赋得古原草送别》举例,如:出现“被贼围”。这是四十种情况中的第“三十一项”,会在诗中的三十一个字“又送王孙去”的“又”字下面做记号。之后,收到情报的主将,对照“密码本”,就会清楚原来他们“被贼围”了。这样一来,情报的“安全性”就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障。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另外,还会用“谐音”或者“隐语”来传递情报。

宋人施宜生,被迫投降金人。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正月,金人派施宜生来送贺礼,随行人中就有间谍,一路暗自绘制南宋的地图,为进攻宋朝做准备。

当时,施宜生想给宋人提个醒,但是,身边有金人。后来,他借着和宋朝官员闲聊时,大声说道:“今日北方甚劲。”还用笔敲着桌子:“笔来,笔来。”听后,南宋开始有了防备,着手备战。

当然,还有其它的一些技术,比如:蜡书、瓮听、空飘和箭书等等。所以,当时的间谍活动和反间谍战,是将当时人的智慧和技术发挥到了一种极致的高度。

其实,不管是男间谍还是女间谍,间谍都是一个高危职业。毕竟,身为间谍,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非常隐秘,不能暴露身份。否则,间谍们将会有失去生命的危险。

可见,间谍这种职业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中国古代的“间谍战”:每个行业都安插“细作”,连和尚都不例外

除此之外,在古代交通不便、通讯极差的情况下,间谍们依靠的无非是信鸽、风筝、密信等等,这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及时传达信息,沟通非常的不方便。因此,古代间谍的功能非常单一,都是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不会出现长期潜伏的情况。

参考资料:

【《左传》、《昭忠录》、《东轩笔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