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瓦坎达再无国王”

 大脸说健康 2020-09-15

据美联社8月29日消息,电影《黑豹》男演员查德维克·博斯曼罹患结肠癌去世,终年43岁。

△ 查德维克·博斯曼△ 查德维克·博斯曼

天妒英才!

网友和影迷们得知消息也纷纷震惊不已,才43岁,对于喜欢“猎豹”和漫威系列电影的影迷来说,走得实在太年轻,太突然,也太过让人痛心。

查德维克·博斯曼出生于美国纽约,大学读的并非演员专业,但因酷爱表演,还专程去英国牛津戏剧学院进修,此前,博斯曼的理想是在幕后做编剧、导演,从未想过自己能走到幕前,当演员甚至成为大明星。

但上天就是如此垂帘努力的人,终于,这位大器晚成的演员等来了漫威的青睐。

2018年,《黑豹》来了,博斯曼因饰演非洲神秘国家瓦坎达的国王特查拉,同时也是“黑豹”的继承者,而一战成名。

《黑豹》在全球拿下了13亿美元的票房,光奥斯卡提名就拿了7项。

然而,在满载荣誉的光环背后,却是暗凶涌动的病魔厄运。

早在四年前,博斯曼就因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自己患上了结肠癌,也就是那段时间,他的身体开始暴瘦,那时还有不知情的粉丝竟以为他是因为塑造角色所以才如此,竟没想到那时的博斯曼已经“病入膏肓”。

拍戏期间就已经身体暴瘦的博斯曼拍戏期间就已经身体暴瘦的博斯曼

谁也不知道在疾病缠身的这些年里,博斯曼是怎样坚持过来的,因为我们也确实看到了四年里,仍然不放弃自己演绎事业的“勇士”身影。

现在想来,早在拍摄《黑豹》时,博斯曼就已经身患癌症,接下来的《马歇尔》《誓血五人组》《复仇者联盟3、4》等电影,以及遗作《Ma Rainey's Black Bottom》,很难想象,这些电影,博斯曼是如何做到与无数手术、化疗艰难抗争,并又“完美”拍摄的。

现在再看《黑豹》这段台词,不禁对他这个真正的勇士,肃然起敬!

01

结直肠癌,已然成为全球第三大死亡癌症

结直肠癌(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也称为大肠癌,主要来自大肠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原发部位包括结肠癌、直肠癌和肛管癌,“黑豹”博斯曼罹患的就是其中的结肠癌。

早在2016年的一组数据中统计,全球就有630万结直肠癌患者,在引起的死亡人数上,结直肠癌已经超过了肝癌,仅次于肺癌和胃癌之后,成为第三大致死癌症!

△ 全球结直肠癌呈上升趋势△ 全球结直肠癌呈上升趋势

不仅如此,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死亡比例也逐年飙升,成为了如今常见的癌种类型,而中国近年来也已进入结直肠癌高发地区行列,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日益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 每年新发、死亡病例,结直肠癌都排名靠前△ 每年新发、死亡病例,结直肠癌都排名靠前

也许你会疑惑,如此高发的癌种,为何一向注重健康的博斯曼却丝毫未发觉?等到检查出来后就是晚期了呢?

其实,这与结直肠癌的临床表现不明显有关。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很不明显,一旦检查出来,大多数患者已经到了中晚期阶段。早期的肿瘤很小,仅有排便习惯或腹泻便秘等症状,很容易被忽视,而晚期严重贫血、体重突然减轻等全身症状出现时已为时已晚。

而且,结直肠患者有的进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50岁以下人群原发结直肠癌患者诊断时大多已有症状,一旦确诊,甚至半年不到就有病逝的案例。

02

结直肠癌发病上升迅速,且有年轻化趋势

在临床中,结直肠癌患者通常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主,那为何年仅43岁的博斯曼会患上,而且仅仅四年时间就人去两空?

其实,癌症的年轻化已早有苗头。

我们都知道,早诊早筛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很多恶性肿瘤的发展,据2017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结直肠癌男女1976-2014年间死亡率虽然下降了51%,但同时,他们也发现,年轻人的发病比例竟有了明显上升。

据调查,这一发病率自从1980年代起就在上升,90后的发病率已是50后在他们这个年纪时的两倍。

从80年代中期至2013年,20-40岁的成年人的结肠癌发病率以每年2.4%的速度增长。而对于20-30的成年人,在1973年至2013年间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3.2%的速率增长。

显然,年轻人的发病率还在呈现上升趋势,尽管仍然较低,但也非常令人担心,因为这部分人自觉还在安全年龄内,很少接受筛查。

如果有坚持体检的习惯,早发现,早治疗,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90%以上,还是很可观的。

为什么结直肠癌会盯上了年轻人呢?

除了遗传因素外,有研究认为,城市化的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为值得关注。

另外,结直肠癌患者年龄越小,高度恶变的可能性就越大。除了注重早期筛查之外,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很重要。

03

免疫细胞疗法,为结直肠癌带来新策略

关于结直肠癌的治疗,目前临床上还是以手术及放化疗、靶向治疗等为主要手段。比如,采用传统化疗与靶向药物联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但这也只是提高肿瘤对药物的反应率,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彻底治愈结直肠癌,还要走很远的路,幸亏免疫治疗时代已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肿瘤病灶的发展要经历很长时间,除却遗传因素,80%左右的结直肠癌由结肠息肉恶变发展为癌症,需要至少5-10年的时间,但结直肠癌一旦发生,从早期变成晚期,可能只需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既然肿瘤是变异的细胞演化突变而来,那么尝试免疫细胞疗法是否可行呢?

免疫细胞疗法,就是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经过体外改造、细胞因子激活和扩增后回输入患者体内以抵抗并杀死癌细胞的作用。

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也早有研究者成功地将脐带血NK细胞通过膜结合白细胞介素(IL)-21进行扩增,并应用于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案例。

△ NK细胞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活性△ NK细胞联合贝伐单抗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活性

研究证明了免疫细胞NK细胞疗法不失为对抗结直肠癌的一种新治疗策略,也为免疫细胞疗法突破更多癌症种类带来希望。

如今的免疫治疗已经成为21世纪攻克癌症最有希望的疗法,在众目期盼中,免疫细胞疗法也一定不负众望,造福更多癌症患者。

更多好内容尽在官微“金泰长福生命密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