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副对联,可以说是古今第一励志对联。但是,关于它的作者,大家都弄错的。 我们都习以为常,认同了这样的说法: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很小就刻苦学习,才华横溢,可是多次应试,却名落孙山,于是,他把满腹忧愤化为一腔激情撰写《聊斋志异》,并写下此联挂在自己的书斋内以自勉。 蒲松龄书写此联并将其挂在自己的书斋内以自勉,这没错。但是,把此联的原创作者按在蒲松龄头上,却是大错特错了。 清人邓文滨《醒睡录》载:吾邑前明孝廉胡寄垣初入学,试下等,愤甚。即登楼读书,不下梯者三年,自题联云:'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足吞吴。'后数年遂中。 由此可见,此联的原创作者应该是明朝的胡寄垣。 此联意思是说:一个有志气的人,全力做事情是一定会成功的!全联仿佛一篇精短的议论文,先议论后叙述,叙述用以证明议论,立论谨严。 上联从志向的角度立论。首先提出论点:'有志者,事竟成。'然后以项羽破釜沉舟,将秦军打得大败,最终消灭秦国的历史事实来证明。 项羽为了解巨鹿之围。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砸个粉碎。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百二秦关'古代通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秦国领地。'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一个人有远大的志向,就能激发自己的才智,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并实现目标。 下联从勤奋的角度来立论。先提出论点:'苦心人,天不负。''天'指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然后用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夫差,消灭吴国的事实来证明。 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总扪心自责:'你忘了会稽大败之辱吗?'就这样勾践与命运同甘共苦,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并挟灭吴的余威渡淮北上,与诸侯会盟,终于成就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梦。此处'三千越甲'为虚数,并不一定是指三千名越国士兵。 上下联互文见义,合在一起,揭示这样一个道理:远大志向+勤奋努力=成功。 该联匠心独运,妙嵌'破釜沉舟'、'卧薪尝胆'两个成语典故,抒发自己发愤攻读、著述,成就事业的远大志向。 此联确实具有相当的激励性,此联自诞生以来的几百年间一直激励着许多身处逆境的人们奋发向上,战胜重重困难,实在无愧于古今第一励志对联之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