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待雪

 香甜夹心 2020-09-15

一千六百年前的某天,下了一场雪,一会儿就停了。这场雪令一位先生有点忧伤,于是就给一位叫张侯的朋友写了封信:雪下了一会儿天气就晴了,你还好吗?事儿没办成,宝宝心里难受,有心无力。

他一定想不到就简简单单的这封信,被后世推崇为“神乎技矣”,“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二十八骊珠”。

下雪总能让人有所感触,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之所以如此传神,也许就有被雪逼出来的韵味在里头。

地处江南,雪本不多。偶尔一场小雪,就能在朋友圈里刷得满屏满眼,也能让一众女文青们兴冲冲把“裆下”的忧郁装出一片天地来。

天气渐冷,潮湿,有风,风已经在让耳朵生疼,想要带上护耳,或者去年买的绒帽,只是一件毛衣挡不住寒意的侵入,要再披一件大衣或者棉衣,走路时候把前襟口紧。

可是雪,却未必下。

就好像等着那个良人,只看云在走,日月轮换,草长雀飞,一直以为下一眼,就能看到古道尽头的身影,但尽头却一直只有孤独的希望。

对容易感伤的人来说,希望似乎反而不容易破灭。因为他们只剩下这个了,不像没心没肺的人,乐于享受当下,何必总盼着那些遥不可及,也许永远不会出现的事情。

也许明天会更好吧,“力不次”的王羲之先生也许心底里这样盼着。他的朋友张侯,从来都不知道是谁,想来也有体验到这一次快雪时晴,但在历史上却未留下寸言片语。也许是因为名声不响,笔法不佳,于是就湮没了。但也可能是拿到王羲之的这封信,撇了撇嘴说:“臭矫情!”

下雪前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天是阴的,地是冻的,空气是潮湿的,云重重的压下来,悬在头顶。与人谈起天气,总是说:“估计要落雪哉”。语气里必定是透着点兴奋,因为憋了许久的文青气质亟待发泄,却又带着一点惧意,因为路难走,衣难干。

江南多雨,所以对于雨,我们早就有了一整套系统而有效的应对办法。但江南少雪,于是就每年盼着应景冬季的一两天,却又不希望真个下成银装素裹天地一笼统了。

江南的人,只适应江南的雪,夹在小雨的间隙,飘那么几片,在屋上,树上,留下些许痕迹,在心里,在朋友圈,留下几分感慨,然后就悄然化去,成为这一年里终须逝去的情谊。

今天常熟,无雪落,有雪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