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戒台寺、十字寺

 黑龙江波涛 2020-09-15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如今已经进入暑伏,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来临了,天气燥热难耐,对于爱摄影、爱旅行的人来说,周末闷在家里不出门是最大的折磨,那么不如去周边寻找清凉休闲之地,既可以避暑纳凉,还可以欣赏风景,一举两得,美哉!位于京西门头沟的戒台寺就是这样一处绝妙的好去处。

    

    戒台寺坐落于门头沟区马鞍山上,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了,以松树而出名,具有“戒台松涛”的美誉,也正是因为它众多的树木和花草,再加上位于山上,而显得这里格外的凉爽,漫步走在戒台寺,处处会有古树荫凉庇护,随时会有微风徐徐袭过,感觉无比舒适!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戒台寺因为建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可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而有“天下第一坛”的美誉。既有北方寺庙的雄伟大气,又有南方园林的清雅小巧,因而在戒台寺中能时刻感受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景观。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入得大门,立刻看到一片荫凉洒满整个庭院,虽然不过才两棵树,却因为古树的树龄久远枝繁叶茂而遮天蔽日,带来无限清凉与惬意。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戒台寺的占地面积约为4.4公顷,主要建筑有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阁、戒坛殿等。和相邻不远的潭柘寺相比,这里的游人较少。戒台寺是坐西朝东的,与北京城遥遥相对。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就是在这里取景开机的。

     图就是山门殿,是南轴线的第一座建筑,门前一对儿石狮子为殿堂增添了几许威严。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紧接着就是天王殿,里面供奉的是金弥勒坐像。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每个院落几乎没有多少阳光直射的地方,所到之处,都是树荫投射下来的斑驳的影子,这让怕晒的我感到分外舒适。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大雄宝殿坐落在两米高的月台上,门楣上悬挂着雕龙的“莲界香林”的横匾,是清乾隆皇帝手书。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造型独特的大钟亭在戒台寺的一个角落,由于三面环山可以使钟声经过震荡产生共鸣,据说能传到四十里外的阜成门。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牡丹园--如今可以喝茶的幽静场所,是戒台寺最美的地方,恭亲王奕忻、梅兰芳老先生都曾在此居住。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游人不多,供香的人也寥寥无几,显得有几分冷清,然而正是这冷清才能在炎炎夏日感觉到心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北京】盛夏去戒台寺享受清凉与宁静      

   从房山周口店北行,大约6公里左右到达车厂村。在村口有个旅游景点指路牌,标识着去往十字寺的路,这是一条新修的柏油盘山路,走到头就到了。十字寺,听名字是一座寺庙。其实这是一所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基督教洋教堂遗址。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景教十字寺遗址的银杏树】

     此地在晋代原是一座佛寺。唐代改为景教(基督教的一支)寺院,早期名称为崇圣院。辽代又恢复为佛寺,应历二年(952)至八年重建。元至正十八年(1358)重修,元顺帝赐名十字寺,恢复景教。明清后又为佛寺。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寺院坐北朝南。寺院内有汉白玉石碑2块,一为辽碑碑文,正面上方横书:三盆山崇圣院碑记;另一为元碑碑额顶端圆球内刻有十字,左右各有石雕云龙1条。正中刻有敕赐十字寺碑记。碑左右两边有汉白玉雕刻的龟趺石2个,石柱础4个,柱础上刻有葵花形图案,花盘平整无刻划,花盘周围刻有花瓣16个,花盘上刻有团状云纹。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房山景教十字寺遗址全貌】
   据曹新华先生的《房山十字寺的变迁》一文记述:“唐幽州(辖今房山)的崇圣院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景教徒们来到了崇圣院,不知道是院里的佛教徒皈依了景教还是寺中已无佛教徒缘故,景教徒们占用了这所寺院。他们在院中竖立起一座刻有基督教标志‘十字’的幢,以示与佛教寺院的区别,于是远离京城长安的幽州也出现了景教教堂。”这些记述与遗址内现存的辽代石碑碑文“古迹犹存石幢一座”;元代石碑碑文“古幢十字重重发光”相吻合。所以说,现房山十字寺遗址,可上溯到唐代,是唐代幽州景教教堂的代表。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由于北京房山十字寺及其碑刻遗物在中国大陆是独一无二的,其宗教文化价值人文价值无与伦比,所以这处原是房山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破格提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十字寺遗址作为元代古遗址,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元代石碑】
    汉白玉石碑两通,一为辽碑,碑正面上方横书:“三盆山崇圣院碑记”,碑高204厘米,宽91厘米,厚20厘米;另一为元碑,碑额顶端圆球内刻有十字,左右各有一条石雕云龙,正中刻有“敕赐十字寺碑记”,碑高307厘米,宽92厘米,厚20厘米。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元代石碑碑文局部】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元代石碑,碑额顶端圆球内刻有十字,左右各有一条石雕云龙,正中刻有“敕赐十字寺碑记”】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新立的—— 陕西碑林收藏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复制品。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明显是复制品,碑额的龙雕刻的死气沉沉。】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景教,是唐朝时期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起源于今天的叙利亚,被视为最早进入中国的基督教派。景教于唐太宗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传入中国,唐朝时曾一度在长安兴盛,并在全国都建有“十字寺”,但多由非汉族民众所信奉。景教是基督教本土化的称呼,“景”被认为是“光明”的意思。进入中国的基督教大量借用国人熟悉的佛教名词。教堂叫作“寺”。[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石碑下部镌刻的据说是古体叙利亚文(如同文盲照着字帖画字一样)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十字寺后面就是三盆山,树木葱乱茂密,景色宜人,一股清泉自西向东淙淙流淌。清流从山上流下时要跳进如盆的三个小水池,由高到低顺流而下,像一条银线穿上三个珍珠,由此得名三盆山。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转载]千年前的洋教堂遗址——北京十字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