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视编辑】第三周 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

 7500146 2020-09-15

4学时

课题: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剪辑点、时空观;

2.掌握各种时空的镜头组接、镜头组接的逻辑性与连贯性;

3.培养学生影视思维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

1.剪辑点的选择

2.主体动作的连贯性

教学难点:

分剪、挖剪和拼剪;战斗场面的剪辑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PPT、教材、PC电脑、相关影视素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这次课我们要学习剪辑与镜头语言的运用。以往的练习中,我们经常提到过剪辑点。似乎大家都剪辑点有感性的认识,但是,什么是剪辑点我们并不是很清晰的理解。因此,这次课我们就从剪辑点开始讲起,深入学习影视语言的运用。

【新授】

一、镜头组接剪辑点

(一)剪辑点的含义

镜头画面的组接,自然要寻找、选择、确定一个最准确、最适当的剪接点。无论是什么片种的影视片,都需要以原设计的戏剧动作、镜头动作等因素为基础结合每个镜头的具体情况,去选择适合于剧情发展、情节贯穿、动作连续、语言通顺、节奏鲜明的剪接点。剪接点是影视剪辑专业的名词术语。它的含义就是把不同内容的镜头画面相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或概念,这就是剪接点。简而言之,两个镜头画面相连接的点就是剪接点,它的代表符号为:

剪辑点是指影视片由一个镜头切换到下一个镜头的组接点。电视片的镜头组接点又称“编辑点”。在正确的组接点上切换镜头能使镜头衔接流畅、自然。

(二)剪辑点的类型  

先放一段安利视频,让同学们讨论分析,都用了什么剪辑点组接上下镜头的,再详细讲解两大类剪辑点的特征和要领。教材P112-119

1.画面剪辑点(动作剪辑点、情绪剪辑点、节奏剪辑点)

2.声音剪辑点(对白、音乐、音响效果剪辑点)

不论是画面剪接点还是声音剪接点,都是以镜头画面内的主体动作为依据的。而主体动作,在大多数情况下,指的是人物形体动作。人物形体动作,通常又是通过三种情态予以体现:面部情态、声音情态和动作情态。

二、镜头组接的时空观

1.影视时空结构要合理

2.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

3.时空的延长与缩短、扩大与压缩

(用图片和视频讲解各种时空的镜头组接)

(一)各种时空的镜头组接:

1.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辑方法

2.不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辑方法 P127-128

上一个镜头小孩在出画后切,下一个镜头小孩在电影院门前进画后切用

上一个镜头小孩说:“看电影去了!”出画后剪,下一个镜头从小孩在电影院门前进画前切用。

上一个镜头小孩不出画剪,下一个镜头小孩进画前切用。这种组接方法应注意小孩进画前应留有一定的空间。

3.相异时空内主体动作的剪辑  P128-129

(二)镜头组接画面的方向

所谓镜头画面的方向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影视片中,每一个画面里的人物、事物的方向;一是指镜头画面本身运动的方向,如拍摄时推、拉、摇、移、跟、升降等镜头运动的方向变化。

1.视线方向

2.事物运动的方向(背景、角色、风、光、声音、色彩的方向)

3.地理地形的方向

(三)轴线与越轴处理

所谓轴线,是指影视片中表现人物(或运动物体)的行动方向、人物的视向和人物之间交流而产生的一条无形的线。轴线直接影响着镜头调度。

轴线一般可分为三类:(1)动作轴线,亦称动作线。如人物向前跑步,人物与所跑向的目标就成为一条轴线,即动作轴线。(2)方向轴线。如人物不动时,他所观看的背景中的某支点或周围某物体,与人物视向构成一条轴线,即方向轴线。(3)关系轴线。如人物和人物之间进行对话交流时,两者或三者之间所连成的直线,即关系轴线。

详细讲解如何处理越轴的问题

1.利用主体的运动越轴。

2.用主观镜头越轴。

3.利用运动镜头越轴。

4.利用中性镜头越轴。

5.利用特写镜头越轴。

6.插入远景镜头。

7.利用空镜头。

三、镜头组接的逻辑性

所谓镜头组接的逻辑性,包含三个主要方面:

1. 故事情节进展的逻辑;

2. 人物事件关系的逻辑;

3. 时间、空间转换的逻辑。

也就是说,影视片镜头组接既要使故事情节进展、人物事件关系、时间空间转换等符合生活的逻辑,又要合乎影视的视觉逻辑。所谓生活逻辑,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所谓视觉逻辑,是指人们在观看欣赏影视片时的心理活动规律,即观众欣赏影视片的思维逻辑。只有在剪辑中正确处理这三大逻辑关系,影视片的镜头语言才能准确流畅,情节内容、思想内涵和艺术底蕴才能有效地、完善地体现出来。

四、主体动作的连贯性

无论是电影或电视,在镜头组接时,都是按照视觉形象的戏剧动作与镜头动作、景物动作及镜头内的主体动作来衔接镜头和转换场景的。因此,在剪辑时,只要掌握住人物动作、景物动作、镜头动作这三类动作的衔接要领,就能达成影视片内部结构的严谨性和外部结构的流畅性。主体动作的连贯性,是镜头组接的重要环节,是镜头语言的重要因素,是剪辑艺术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影视剪辑人员基本的技艺的要求。

(一)人物形体动作的剪辑

生活化的表演,生活化的动作。这是影视表演的特点,也是在剪辑人物形体动作时必须掌握的关键所在。

根据剪辑专业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艺,进行人物形体动作的剪辑,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影视片,都可以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选用分解法、增减法、错觉法这三种手法进行剪辑。在选用这三种手法的同时,要注意镜头运动与人物形体动作的关系。不仅如此,还要在“场面调度”、“戏剧动作”、“造型因素”的基础上,正确地掌握主体动作剪辑的基本法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影视片外部结构的连续性和镜头组接的节奏感;反之,就会影响镜头之间、场景之间、段落之间的有机衔接,最后必然会损害影视片外部结构的完美严整。也就是说,选用这三种手法时,要结合镜头运动、场面调度、画面造型等因素通盘考虑,不可“单枪匹马”地进行。

(分别讲解三种手法:分解法、增减法、错觉法)P151-164

放案例,让同学们分析。

五、镜头画面的分剪、挖剪和拼剪

(一)分剪插接

所谓分剪,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个镜头分成两个镜头或两个以上的镜头使用。因此,它的银(屏)幕效果应当是多个镜头,而不是一个镜头。这一剪辑技法在影视片的剪辑中经常使用,其目的和作用是:(1)加强戏剧性;(2)调整不合理的时空关系;(3)创造紧张气氛和悬念;(4)增强节奏感。(试举例说明之)

(二)分剪插接

挖剪就是将一个完整镜头中的动作、人和物或运动镜头在运动中的某一部位上的多余的部分挖剪去。这多余的部分可能是一段的长度,也可能是几个画格(几帧)的长度。这种剪辑方法,是为了确保动作的连续性和鲜明的节奏感。动作挖剪以后,应当让人感到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动作,而不应当产生跳跃感或缺少一部分的感觉。

(三)拼剪连接

拼剪就是将一个镜头重复拼接。它是只有在镜头不够长、补拍又不可能的情况下而运用的一种剪辑手段。

【课堂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知道了镜头组接是影视艺术基本的、特有的表现手段,贯穿于影视片的全部创作过程之中。它根据文学剧本或拍摄大纲的内容和导演的意图,按照蒙太奇原理和影视艺术要求,经过选择和调配,运用剪辑手段将若干镜头连接组合起来,形成一部影视片生动、通顺、流畅的镜头语言,进而完成这部影视片的创作。镜头语言是影视语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声音、字幕构成完整的影视语言。镜头语言运用的好坏,可以决定一部影视片的成败。而在镜头语言的构成和运用的过程中,剪辑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善于构成和熟练运用镜头语言,是剪辑艺术的基本内容和内在要求。

【作业布置】

观看电影《白蛇缘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