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文风,小学毕业要大摆三天宴席!百年前,甘肃流行的一种习俗

 陇史荟王文元 2020-09-15

专栏212    吃文风

百年前,甘肃一些地方,曾流行过,一种吃文风的民间活动。听着名字,就很奇怪,为何叫吃文风呢?可吃的东西很多,唯独风吃不得。那么,人们为何要吃文风呢?

地处西北的甘肃,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在过去,出一个文化人是非常不容易的。自古以来,甘肃人就对文化,非常崇拜,只要条件许可,总要想尽一切办法,供子弟上学读书,以便将来撑门立户。因而,许多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家耕田,一个上学读书,这便是人们常说的耕读传家。两个孩子,各有分工,既种庄稼,又有读书人。即便读书考不了举人进士,会识文断字,就能经商做生意,这也是一个出路。

在明清时期,由于交通缘故,甘肃学子要参加乡试,要到陕西考试,路途遥远,巨大的财力物力耗费,限制了甘肃学子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大家族能出一个举人,就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清代,甘肃(包括甘宁青)共考中进士的数量远远不能同南方其他省份相比,甚至无法同江浙的一个县相比,且所占进士的数量只有清代进士总数的八十分之一,位列全国各行省总数最末。这其中,有甘肃面积广大,参加乡试不易的原因,也有经济困难,赴京赶考艰难的缘故,自然也有地方教育落后、人口基数小的因素。

清末,陕甘分闱甘肃乡试在兰州举行,甘肃考中举人进士的数量大增。既然考中了,就要庆贺一下。

这种庆贺有两重意思,一是祝贺学子学有所成,二来有请乡亲们帮衬凑一点学费的意思。清末,甘肃的二澍之一的阶州邢澍,他的庆贺宴席,就遇到了难题。邢澍字雨民,武都人,出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邢澍小时候,家境极其贫寒,还曾经在寺院中借读。后来读书有成时,准备到西安参加乡试,可是家里没有钱,拿不出来路费,怎么办?这时,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说是置办些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希望届时大家能提供点帮助。

这个主意好!可是,他们家连酒席钱都凑不出来,无奈中只好借钱置办酒席。这天,乡亲们来的人不少,眼看着酒席吃完了,可是愿意出钱资助的人却没有。面对此情景,母子俩只能失声痛哭。好在,有个商人听说,就主动出钱资助邢澍,让他到西安参加考试。

百年前,甘肃各地,军阀混战,再加之天灾人祸,人们生活极端困难,读书人非常稀少,有些地方方圆十多里,竟然找不到一个读书人。这些地方,一旦出现一个读书人,人们就认为是天大的喜事,自然要庆贺一番。起初,这是一种普通的庆祝活动,体现了乡亲们之间的相互帮助。后来,则成为以一种令人头痛的活动。这就发展为民国时期的“吃文风”。

起初是,考上大学、中学毕业的学子们要庆祝,后来发展小学生也要庆贺,而且还有一整套程式。先是,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及长辈,牵着披红挂绿,带响铃的骡马,在乐队引导下,鸣锣放炮助威下,到小学去迎接毕业。当小学生出校门后,亲朋好友一拥而上,把小学毕业生打扮一番,身披大红绣球绫带,头戴礼帽,然后扶着学生骑马回家。到了学生家里,还有一套程式,先是鞭炮齐鸣,接着其父亲迎入祖堂,将毕业证书高高拱起,然后对祖先行牌位画像,行三拜九叩大礼,再拜谢父母高堂。随后,还要去祖坟祭奠。从此,人们对学生的称呼也变了,称之为“先生”。

主家少不了要大大破费一番,大摆宴席,少则一日,多则三天,更多人家是大摆三天酒宴。其实,主家是不愿意的,但架不住乡亲们的热情,只能倾家荡产充阔,摆上三天宴席。这就是“吃文风。”

后来,随着抗战的爆发,东南沿海人士,多来甘肃,他们带来了新观念,吃文风的习俗逐渐消失了。

不久前,还曾看到一视频,为某地乡村,为金榜题名的学生,举行的庆祝仪式。从视频内容看,这个庆祝仪式规模很大,前有人马开道,后有牌匾,写着诸如“金榜题名”之类的内容,而考中某名牌大学的学子,骑在马上,身上披红挂彩,众多被面,压的学生东倒西歪,学生头上戴着的乌纱帽,也歪歪斜斜……场面非常热闹,类似民国时期的吃文风。

这究竟是崇文活动,还是乡村恶俗呢? 对此,有人说好,有人不屑。人们的说法,各不相同。



王文元原创作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