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于荫霖墓志铭所蕴涵的历史往事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南阳地名文化大讲堂‖于荫霖墓志铭所蕴涵的历史往事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当我们站在老南阳根基上的新南阳,有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诚实与质朴,历史沉淀下来的东西,会给我更多的启示与反思,使我们谦卑而不骄傲,自豪而不自卑。历史总是这样参差不齐,如果有一点交集,就会通过蛛丝马迹,打捞出一段别样的风景,譬如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我们循着这条路,与今人讲述,也是与古人对话。

名人总是这样层出不穷,住在南阳,风华自带光环。我从周文金找了三十八个姓周的,昨天又在文正夹道里找到一位,不过早已对淹没的历史知之甚少,随着时间扬长而去。历代治理南阳的人们留下了一段一段刻骨铭心的典籍故事,从召父杜母到羊续悬鱼,从顾嘉衡到潘守廉,那些在南阳出仕为官的人,其实也是新南阳,但他们的后代留在了南阳。

潘守廉任南阳县令,又复任南阳知府兼县令,这个有着情怀的人,在南阳大兴教育,付诸文化,也因为同乡之谊,把河南巡抚于荫霖和山东同乡孙葆田悉数邀至南阳,为南阳的文化传承奠定了很重要的桥梁和纽带。观瞻风云,从《清光绪南阳县志》这部经典的史志巨著里,孙葆田起例为日后《山东通志》浩若烟海打下坚实基础,桐城学派,自成一家。

我从府衙从典籍里知道的于荫霖早已作古,我从李华庄看到的地方和墓志铭早已灰飞烟灭,我从王府山访古寻踪中听到的新信息不断的让我丰富对于荫霖的认知,也增加了对在南阳宛南书院讲学一年担任《清光绪南阳县志》的孙葆田的认识,也算快哉。

这个存在于李华庄的地方,原来就毗邻梅溪河畔,现在已成为居民区,再早为南阳农科所实验田,再往前推可以推到杨鹤汀冯紫岗办的李华庄农场,更早又得知为南阳玄妙观的土地共同的十余倾。这个地方也是于荫霖寓居南阳,最初的安葬之所,虽然后来又迁回吉林太平川,但历史还给我们丰富的想象,至少让南阳人与外界勾连起时空隧道。

下面,我们一起分享孙葆田为于荫霖所做墓志铭,静悟老南阳的风云际会,汲取前进的动力,萃取有益的经验,愿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家人们有所启发。

河南巡抚吉林于公墓志铭

孙葆田撰

光绪三十年八月十三日,前河南巡抚吉林于公薨于南阳寓邸。遗疏入,报闻;于是朝中贤士大夫相与叹曰:『北方贤者,咸丰遗老尽矣』!先是,二十六年夏,变起京都,泰西各国联兵深入,以保护使馆为名。时公方巡抚湖北,因密荐,巡阅长江水师。前四川总督李公请内召,公亦拟统兵入援。会湖北票党事发,——票党者,康有为潜遣其党乘机起事,以「富有」为号也;公与总督张公先事定谋,获其党,乱乃定。而是时李公已死王事,两宫西幸;公忧灼万分,宿疾复作。朝议以河南为天下要衢,乃移公抚豫。而适会法国将遣兵南下,官民汹惧;公行抵裕州接任视事,即日移檄河北三郡列营严守,别遣道员与法教士议约。议定,法兵遂中途返,豫民得以不扰。初,官吏闻公严正,皆凛凛畏惧。及公接见群僚,乃更开诚布公,务为宽大;由是,吏治亦蒸蒸日上。明年春,调抚广西。未行,时相奏言公刚直,好持己见,恐其不善交邻;朝廷不得已,解公职,另候简用。会公亦奏请养疾,将卜居襄阳;行至南阳,遂止。其年冬十月,天子奉皇太后回銮;公力疾迎于洛阳,召见行在所,温谕至再。将起用,时相有尼之者,公亦自请返南阳就医。又明年,日、俄事起,东三省为战地;公忧特甚。甲辰七月,公患腹舄;至是,竟不起,享年六十有七。

公讳荫霖,字次棠,又字樾亭。先世文登人;明初,迁居潍县。公曾祖讳居安,当嘉庆时山东大饥,携家再迁至吉林之伯都讷厅,遂占籍焉。祖讳龙川,以公叔父通政公贵,诰赠资政大夫;父讳凌奎,貤封资政大夫:及公贵,祖、父皆赠光禄大夫,妣皆赠一品夫人。通政公讳凌辰,性严重,为咸丰朝直臣;于诸子中,独爱公。

公举咸丰八年乡试;会是年科场舞弊事发,主司及同考官多获谴,而公覆试列高等,人无闲言。明年会试,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同治初,倭文端公为理学名臣,公相从问学;又与前兵部侍郎文公治、前闽浙总督边公宝泉、前山西布政使李公永清诸人为执友,往复质疑,所学益纯。光绪改元,与修「穆宗毅皇帝实录」。故事:实录成叙劳,各官皆自陈,愿保何职;公独不言,乃仅得交部照章议叙。五年,俄罗斯与我争伊犁界;公上书,力劾钦差大臣崇厚擅许天山左右数百里之罪。廷臣交章入奏,改遣大臣赴俄争议。公以为大议已定,备敌宜权其要;乃复陈吉林邻俄形势,请简知兵重臣驻吉林,以东边三城珲春、宁古塔、三姓为行营,别练万人驻黑龙江之艾辉以相犄角。当是时,枢府或欲为崇厚地;公复上书,劾及军机大臣畏葸罔上状。六年,补詹事府赞善,升右中允。会闻仲兄疾,遂请开缺旋里;兄卒,家居二年,拟不复出。

既而迫于通政公命,乃奉母入京供职。八年十一月,简放湖北荆宜施道。公到任,首裁道署陋规。时荆属仍岁霪潦,饥民流离载道;公檄有司发仓廪以振穷乏。复亲履灾区,请于大府,改筑紫贝渊石闸为朝天坝,使监利、沔阳两岸居民皆免水害;然后民皆复业。宜昌法教堂与华民有违言,至以兵船恐喝;公据理与争,法领事亦旋引兵退。英商有擅越宜昌关者,公察知其违约漏税,使遏之,且将籍其半以充公。英商惧,厚有所献;公掷还其贿,廷责之,使补税,乃听其去。英商语人曰:『自某入中国,未尝见廉正如此大人者』。其为远人敬服如此。

十二年,擢广东按察使。陛见,面陈东三省防俄事宜;于是,始有练兵三万之旨。广东盗贼素炽,公以严为治,民气渐苏。明年,升云南布政使;未行,丁太夫人忧。

十六年服阕,授福建台湾布政使。适有奸商汤连魁贿托言官误劾伯都讷厅绅士一案,公弟编修锺霖与亲友多被诖误;公发愤,具疏奏辨。廷议遣大臣往讯,颇得言官受贿状;然犹以部议落公职。公既闲居京师,益与子弟、故旧讲论正学。

二十一年,中东战事起;其年八月,公奉命襄办奉天军务。统帅忠壮公依克唐阿孤军战奉天迤东,公单车潜行至其营;将军一见,大喜。公为草奏请添募二万人,并条陈形势;疏入,恭亲王语人曰:『于某至伊营矣』!得旨:『姑念此折出于忠悃,准添兵万人』。公复为拟奏,以万人分为四军;又乞将于山东,请械于江南。由是,东省势始壮。

已而和议成,公遂辞军归里;而湖广总督张公、山东巡抚李公并列章保公宜大用,遂以三品顶戴署安徽布政使。既到官,则清厘田赋、整顿吏治。又明年,德兵占据胶澳;又以某教士被戕,力言于朝,罢升任四川总督李公职。公愤甚,乃疏劾大臣翁同龢与张荫桓等轻率懦怯;而附陈勤修省、除忌讳、斥把持、明是非、保善良五事,其言甚切。疏入,所劾者旋皆得罪去。

二十五年,补云南布政使;未至,授湖北巡抚。湖北督、抚同城,巡抚号为不任事;公与张公夙相知遇,事犹力持正议。然公所至皆施设未竟,此有识之士所尤为天下惜者也。

公论学,一以朱子为师,居敬穷理,不为空谈。其论治,以为今日中国之弊在人心。自庚子乱后,朝廷锐意变法;公谓『变法云者,非一切扫除而更张之也。有即事核实以为变者,有祛弊复古以为变者,有不必讳言效人、宜师其意而毋泥其迹以为变者』。当去河南任时,上陈变法八事,而于学校、兵制尤反复言之。所著,有「奏议」若干卷、「日记」若干卷。性孝友,赠光禄公早卒,事母太夫人尽爱尽敬。丁母忧,年逾五十,哀毁尽礼,不饮酒、不宿内者三年:诸子弟皆化其行。配孙夫人。子一翰笃,指分河南候补知府;女三,皆适士族。孙男一,熙曾;尚幼。

葆田与公弟蘅霖为同年进士,官京师时顾不常见;辛丑岁,同客南阳,始获朝夕请益。公于奉旨保荐人才,猥列其名;至谓「忠爱之心,老而弥笃,不为丝毫利禄之计」,盖不啻公之自道云。公原籍太平川,既不能归,翰笃将卜葬公于南阳府城北之某原,以状乞为铭。铭曰:青、齐旧族,伟哉于公!少承家学,奋起关东;学得所师,道积厥躬。回翔翰苑,惟孝惟忠。使臣辱国,义愤上疏;远人窥伺,谓宜远虑。弹劾枢府,不为声誉。天子曰俞,是社稷臣;乃命外试,以乂人民。顾见灾黎,流转江滨;乃躬相度,筑堤连垠。惟彼憬夷,畏公若神。按察粤东,六条克陈;直道见绌,忽奋忽沈。优游林下,金玉閟音。国事方棘,艰危独任;戎马奔驰,强敌是临。帝鉴忠忱,大任特简;皖、江、楚、豫,疆符迭绾。忽闻西巡,有泪如潸。銮舆既返,迎觐洛阳;曰臣多疾,不胜封疆。以人事君,大义尤彰。天不慭遗,逾岁旋薨;宛城之北,马鬣新增。最公生平,名节无疵;我铭其幽,实无愧词。公今往矣,匪哭其私;为贤者痛,悠悠我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