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丁金华

 益博社会工作 2020-09-15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丁金华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8年10月30日,晴,周二

按:夜色阑珊的时候我还坐在新生街通往吉庆巷口的位置,九十岁的龚广珍老师,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若近若远的说着陈年往事,偶尔发酵,路过的人,时有驻足,愕然于还有这些人在陪老人聊天,还滔滔不绝,这中间我的笔没有停。大概一天的时间就要这样收场的时候,获知金庸老师驾鹤西去,一路上穿行在老南阳的夹道里,木然,惑然,释然,风悄悄的吹来凉意,从孙家楼还可以到南门东马道,我才知道四通八达的意思。

匆匆忙忙的事,有时使你疲于应付,但心向往之的事,一个一个讲述,甚至让对老南阳懵懂无知、一知半解到略知一二,算是一个过程。不像早晨,太阳升起,天高云淡,鸟鸣狗吠,叶落花谢,偶见几束菊花怒放生命。而只有木器厂的一堆松木的右边,干枯的狗尾草边还有五六朵牵牛花样子的兰花,喜鹊照旧在教堂顶上飞舞,铁路对面的一排家属楼,鸟鸣啾啾,算是热闹起来。那个用耙子把扛着一筐红薯的老者沿着铁路往回走。

一天的事不过两三件,除了吃喝拉撒,真正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如何切割时间,真正和时间交朋友,慢慢老去,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咸淡自然,我最属意河街。第一次来记住了文明四海和光照宛南,以后次数多了,在这里吃饺子水煎包,买牛羊肉,偶尔还会逛逛甘露禅林、河大王庙、清真寺。一个街承载这么多的文化生态。顺着琉璃桥往北,弯曲逶迤的走向,南门的清真美食,中间的牛羊加工,北边的交易市场,越是下午,越是热闹。那是上星期日的下午四点多。

今天,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讲述人丁金华

1

我叫丁金华,我们是回民,今年七十二岁了,就生在河街122号。我们丁家,据志书上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明朝从迁到河南孟县桑坡,明末一支从桑坡南迁到新野横提铺和南阳河街落籍。

我的父亲丁汉章就是宰牛的。当时河街大部分是住的黄萆草房、麦秸草房,街上瓦房少里很。当时的草房有土坯和土夯两种,捡点砖头瓦块当地基。当时睡的床,睡的土胚墙,然后用高粱杆织成簿,就在上铺被褥。当时烧的草,也拾点柴,或者撸点树叶。原来乡里来拉牛,牛粪晒干都能烧。

河街是个古街道,在寨里,属于老南阳东南隅,也是个老官道,河街西靠宛城驿,通往西南云贵川。东频白河,是南阳古城的水寒码头。河街挨住温凉河,清末叫顺河街,解放后叫过一段太平街,后来1972年恢复叫河街。早年这里属于水旱码头,丰水季节,从湖北襄阳汉口过来的竹木漆器和煤炭桐油等物资顺着汉水白河云集这里,成了集散地。热闹非凡。

2

河街总共就五百多米,现在修的奎章阁,我们就叫阁,琉璃桥下面原来有个木桥,温凉河过去和护城河汇合后流入白河。那边有个东西桥,小木桥能过架子车拉水,那个时候喝茶都喝白河水,水甜滋滋的。现在的摆记饺子馆原来就是个茶馆,这条路一直到南关河堤,原来寨墙都挨住温凉河,解放广场以前都是河带石坝。过去温凉河都是菜园地。

我原来在一完小二分院上小学。那个时候一完小总共三个分院,现在八小是三分院,菜市街那边是一分院,邱公祠是二分院。邱公祠原来是纪念邱公的祠堂。原来说是民国元年1912年建个回民同化小学,校长叫朱乐亭,1935年的时候,在景穆街就叫景穆小学,1990年又改成回民中学,后来又改成六中二分院了。当时,离家也近,你不上学,老师立马都到家里问问为什么不上学。

1972年结婚,找个爱人是南阳搬运站的,是个汉族,后来随回民生活方式。当时就是在街上请请客,两块钱一个礼都不错,还有送镜框、枕巾、茶壶都算礼了。按照利益,回民结婚阿訇念经就是有个回民仪式。河街清真寺是南阳地区的首坊,白崇禧都来过河街清真寺,中州路的清真寺属于南寺。

3

我上初中的时候都是定量供应,初中生是一个月三十六斤,市民二十六斤,干部二十九斤。后来考到新乡平原技校,新乡原来是平原省省会,在那里上了四年学年青,分到国防厂当工人。后来到1974年又调回南阳市车队,就是现在的卧龙区第一运输公司。当时公司二十多辆车,主要是德国出的大一发,小一发。主要是从鲁山平顶山拉煤。

我们也是用过咱南阳汽车厂产的黄河牌汽车,上南房搞过建设,还是质量不行,方向也硬。车队是由宛运三队分下来的,分为南阳一部分、新野一部分、内乡一部分。内乡用的是小一发,我们和新野用的大一发。

城内的变化,主要是房子盖成全现浇水泥楼房了。原来河街都是草房,除了北面一个姓李家做生意好些外。河街除了房子街道没有啥变化,寨墙也没有了。我们就挨住清真寺原来这里还办过食堂,记得有馍菜面条米饭。那些年有个自行车就很排场了,回来生门买个自行车。

4

我们过节,主要有大寨门开斋节、小开斋节,跟着汉族也过节,过年走个亲戚,串串门。这条街上百分之七十多都是回族,1953年好多回民去了青海,主要是那里也有回民,比较团结。一家还有个丁长汉也是传统武术的高手。

这条街上就这有几个古迹,琉璃桥、琉璃阁、河大王庙。河大王庙是码头上保佑河道安澜航运通畅的祭祀场所,现在成居委会办公的地方,门口还有几通石碑。琉璃桥全部是大青石板砌成,三孔,拱内还有三把宝剑,还有三尊石石兽,也有传是刘李两家共同出资建的桥,后来念串音了。阁,就是奎章阁,是南阳地标建筑,需要好好保存下来。甘露禅林的楹联多有哲理,现在宛城区机井队在那里,人们也没办法。

你们这个事,有意义。好好整理,因为河内是大杂居、小聚居,要问一些更深的问题还要问问年龄更大一点的。退休了,也没干活,看看书,读读报。两个儿子都参加工作了,一个在汉画馆,一个在保险公司。闲了多来玩。

【后记】坐在河街一边,和这个老南阳对话,聆听讲述,直到夜幕低沉,灯火阑珊,不时有人过来插话,旁边的无花果和月季花已模糊不清了。一个老人,逗着一个小孩,喊着小石头。河街清真寺出来的一个银发白胡长着做完祷告,但到也不是在河街的老户。奎章阁的灯带把这个梅城公园点缀的熠熠生辉,与毗邻的解放广场、白河湾、温凉河天然融为一起。

夜幕下,河街的市井风情蔓延开来,街道两端都是一些清真饭店和风味美食。当我们通过一个老南阳的讲述,引发几个人的围观,传播几百个的阅读,讨论古宛城的变迁,倡议老南阳的保护,也是件极有意义的事情,我穿过奎章阁,消失在中州路的梧桐树下了。最生活,也最精彩,匆匆流过的时光里,在意一些与我们有缘的人,有感的事,有关的物,一切都会充满活力和生机。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南阳的包容,才会更好的让每一个新南阳茁壮成长。就像我们和几个朋友讨论,为什么在这里生活,因为在物竞天择里我们觉得生活更有意义。意义就不是空泛的,而是真实可感的,譬如你一天遇到的人和事,一一过一遍,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偶有回首,转角,遇到的每个人就是老南阳。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为社区漫步、长者陪伴、地名文化、活态传承的综合社工服务项目,老南阳人或者老国企譬如南纺、天冠、汽车厂甚至是木器厂等老工人口述一些历史,当然红色文化也是一个考虑对象。通过探访、沙龙等一系列方式,鼓励老人形成自助收集、记录老南阳的热情。让老南阳人眼里的老南阳故事,通过媒体平台或者网络渠道,感受老南阳有血有肉的风情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和发生在老南阳优质精神,链接历史与现实未来的时空通道,形成强大的气场,凝聚南阳的精气神。同时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通过社工引导老南阳讲老南阳,可以提升老人们的人生满意度和自我幸福感,一个人的城市记忆,汇聚成点线面结合的丰沛的而不是单薄的历史画面和现实碰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