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结直肠科陈功教授是一名妥妥的“网红医生”,不过不是在微博抖音快手头条,而是在结直肠癌病人以及同行医生当中。 病人来看病,都爱找陈功医生;每当国外权威指南发布,同行医生“坐等”陈功医生解读指南。对病人,诊疗仔细、一步不落;与同行,共话学术、见解独到,都是陈功医生不断努力并积累起来的“金字招牌”。 陈功医生为啥这么“红”?究竟有何魅力?个人医生品牌如何建成?看完这三个灵魂拷问,相信你就能找到答案! 在这个小故事开始之前,先对大家做一个小调查:在繁忙的门诊中,对于每一个结直肠癌的初诊病人,你能从肛门指诊到腹部触诊,一个不落地做体格检查吗? 对于这个问题,陈功医生给出的答案是“会,而且每一个都做”。 1998年,奥沙利铂正式进入中国,用于治疗经氟脲嘧啶治疗失败后的结直肠癌转移的病人,而那个时候的陈功还是个“小医生”。“我们那个时候开医嘱都是手写,我一开始写的是用250ml葡萄糖盐配奥利沙铂,病人家属说病人有糖尿病,我就条件反射地改成了盐水。开完医嘱后我就交给护士,后续的事情也没管。” 而氯化钠和碱性溶液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合也不能通过同一条静脉同时给药。“护士喊我回来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们把四只两万多块钱的奥利沙铂配错了。我脑子当时一下就懵了,护士也紧张得不得了。我安慰她说:三查八对没有做好,这件事情我们共同承担责任。” “当时甚至有人给我出主意说:反正病人不知道,就直接给他用药吧,还有人说不如给病人打一瓶葡萄糖。现在想来我要是当时接受了任何一种方案,我一辈子都会良心不安。”陈功回忆道。 陈功最后选择了坦诚,他向病人解释了所有的过程并表示药物费用由医院承担,不会二次收费,并且主动向科室领导汇报实情。 病人及其家属感受到了陈功的真诚,表示自己愿意承担这笔费用。陈功也积极跟药企沟通,力求把损失降到最低。最后,这笔“用错”而导致的药物费用由药企承担,病人和病人家属也表示了谅解。 “当时我觉得这家企业是家良心企业,病人也得到了正确的治疗且不增加任何费用。同时我觉得我也赢了,我从年轻医生时期开始树立了正确价值观。我经常跟我的学生和同事说,医生要专业,但更要对病人坦诚,要学会换位思考,共同解决问题。医患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灵魂拷问3:你能不能做到只付出,不索取? 在医生同行中,大家对陈功医生最深的印象,是从2005年开始,他开始做国外指南的翻译工作,随后每到新指南问世,他都会做出最全面、结合中国国情的全面解读,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这些工作的背后,是“天道酬勤”、不计回报的长期积累。“别看我现在不用太多准备就能翻译任何一场国外肠癌相关的会议,对指南进行解读,我一开始也是一窍不通。” 陈功一开始做国外会议报道和解读,会提前一周联系讲者熟悉内容并做与该研究相关的大量文献的检索,来深入了解话题。甚至会下载讲者既往报道的音频来熟悉讲者的口音。“很多讲者下了飞机已经是深夜了,但是我还是努力见他们一面,沟通熟悉会议报道的内容。等梳理完内容已经是凌晨四五点,我简单休息一下又要开始准备开会。” 就是这样,每一次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做到不辱使命,做到把最前沿最专业的学术知识带回中国,惠及更多人。到现在,每次国内外指南一出来,很多同行医生都愿意听陈功的解读。“现在责任感觉更大了,就感觉我有很多‘粉丝’,所以我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待,我要为他们做出更多的贡献。” 除了学术会议、指南解读,陈功也在各大学术团体里担任重要职务。谈到当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的经历,陈功回忆道:“我记得成立青委会的那年,我们刚好在开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一天早上,在塞纳河边,秦叔逵教授把我叫过去和他一起吃饭,他和我说了一段我这辈子都会记在心里的话:‘陈功你们这批青年医生,为CSCO做了这么多事情,却从来没有开口要过什么。你们所做的贡献,我们心里都明白,今天我们要将你们这批青年医生正式变成一个组织,也算是给你们一个交代。’这句话到现在都激励着我,是对我最好的肯定。” 很多人都会思考,加入一个学术团体到底是为了什么?陈功这样回答:“我在学术团体里当主委、副主委,从来都不是为了给自己谋福利,而是为了服务他人,利用自己学术性、专业性,把更多的知识带给更多人。当你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我经常和我的孩子和学生说,你选择职业的时候,一定要找自己喜欢、擅长,同时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对我而言,当医生就是我这辈子最好的选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