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怎么还没有开始写作业?” “你这么不听话,我养你有什么用?” “你这种成绩将来怎么找工作......”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这是家长常说的话,但孩子们每次真的听进去了吗? 据青少年心理学家研究表示,在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中,半小时的沟通时间,至少有25分钟都是父母在讲自己认为的重要的事。 孩子听进去的寥寥无几,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在放空,把你的话当空气。 如何与孩子更好的沟通,是每一个父母都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02 在开始讲沟通之前,我们一定要先树立一个意识,即家长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一定是建立在高质量陪伴的基础上。 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 高质量的陪伴要求家长在与孩子相处时做到及时回应、积极互动。 尤其是在沟通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03 在高质量陪伴的基础上,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还要做到: 1)学会倾听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和父母沟通”,在下面的回答中,大部分人都提到了:
所以,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在孩子主动和你沟通时,一定要表现出耐心和兴趣。 用眼睛注视着他的同时,不时加以引导,比如可以说: “发生了什么事情?说来听听。”、“这样啊,然后发生了什么呢?”、“真是没想到,接着说下去。” 也可以用一些肯定语气的词语,回应孩子的感受。 2)使用正面语言 父母常常会抱怨,孩子不听话,说让往东非要往西。 但你有仔细审视过,自己对孩子发出语言吗? 它们大多都是命令、威胁、指责...... 命令孩子快点写作业,威胁孩子不学习就不让看动画片,指责孩子不会体谅自己的辛苦。 这些负面的语言,是你将孩子越推越远的元凶。 因此,在给孩子提要求时,应该尽量使用正面语言。 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你希望他做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多长时间做完。 比如,你想让孩子快点收拾,避免迟到。 那么就不要说:“你怎么老磨磨蹭蹭的,浪费时间,你上学会迟到,我一会儿上班也得迟到。” 而是换成:“你现在动作有点慢,再快一点,我们就能及时到学校了。 给到孩子明确的行动建议,你会发现孩子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不听话。 3)批评时使用技巧 很多时候,在孩子做错事时,我们需要运用批评去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批评也是要讲艺术的,好的批评方式更乐意让孩子接受。 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批评技巧,第一个批评技巧是利用心理学上的「反弹琵琶效应」。 它是指在孩子犯错误时,先不要急着批评或惩罚他。 而是要充分肯定或表扬他的长处,让他自己去反省,进而认识并改正错误。 还有一种批评技巧,利用的是「三明治效应」。 当孩子犯错时,把批评放在两个表扬之间。 第一层先说对孩子的认同和肯定,中间一层夹杂着对孩子的批评,第三层再说对他的鼓励和信任。 04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多些观察和理解。 要做到有效的沟通,就要求家长将孩子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适当给孩子一些空间,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
|
来自: 红了樱桃绿芭蕉 > 《09-人文/教育/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