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如郊:教师要迅速成长,就要不停“折腾”

 名师说 2020-09-15
编者按
本文是宋如郊老师在海南省骨干教师培训班讲课时的讲稿。虽然这次讲课已时隔多年,但是宋如郊老师在演讲中回顾了自己从大学毕业一直到来深圳工作,在此期间20多年的成长、奋斗和发展经历。
尤其是他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精益求精,以及教书育人道路上的痛苦探索和反思,这些经历,不仅对于很多青年老师,甚至于对于其他行业的年轻人来说,都值得借鉴。
如今宋如郊作为中科先进院实验学校校长,可能已经不再任课,而他过去的这些经验总结更弥足珍贵。本文虽长,却值得认真一读。

尊敬的童光政副校长、关文信教授,尊敬的各位同仁:

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向海南师范大学的领导,向著名学者、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开拓者、领路者关文信先生表示敬意,并向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

关文信教授命我结合自己的成长历程,谈一谈老师专业发展的话题。那我首先向大家汇报我的情况:

我1987年从东北师大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北师大附中工作,从毕业至今一直任教高中语文,1996年东北师大建立一所新的附属学校,叫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我被大学抽掉去参与筹建工作,作为建校的首批骨干老师任教高中语文;2001年被北大附中所吸引,到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工作,其间受校董会委派帮助北大附中云南实验校工作1学期;2005年至今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工作,期间受北师大发展委员会委派去东莞筹建北师大东莞石竹附属学校一年半。在这个过程中,我都是被当作教学骨干、行政管理骨干使用,始终没有脱离课堂,没有脱离教研。

这个工作过程是一个专业成长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反思,而推动这个过程的则是读书学习。我认为,一个优秀教师成长,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互动的。

我和在座的各位都是骨干教师,我们的成长之路一定有许多相似之处,尤其在我们成长的初级阶断,读书的习惯,读书的积累,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将书本学习的东西与实践有机结合,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活动中的能力,对我们终生的专业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我的读书习惯是学生时代养成的,大学毕业时有了一点积累,但把读书与工作相结合是在我的第一个工作单位东北师大附中逐渐学会的。当时的学校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学校让每个教师按学期报购买图书的计划和读书计划,定期进行读书心得交流,读书情况纳入个人业务考核范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我读书的内容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学时代读的多是文学作品和与课业有关的书;在附中却开始读国外一些教育家的著作:像凯洛夫、布鲁姆、赞可夫、巴班斯基、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当时国内教育家的著作多是读语文本专业的,比如叶圣陶、陶行知、吕叔湘、张志公、刘国正等。当时,兴起的语文教改名家像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常常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今天想来,正是这种自觉加行政推动的读书行为,使我顺利、比较快速地成长起来。

读书学习这个过程贵在坚持和得法,我总结出一线教师读书的要点:

第一,读书要坚持这样的习惯:1.勤,天天读一点。2.博,各种书都看一点;3.新,追踪前沿的新信息;4.思,回味咀嚼。勤,是保障,博,是宽度;新,是锐度;思,是深度。

第二,读书要坚持内化:1.由数量上的积累进而形成质量上的积淀;2.将资源转化为能量。即将所读内容有效转化,为己所用,变成自己的专业思想和技能。

第三,读书要坚持务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保“本”,即重点要突出,教育理论和本专业的著述是读书的重点,数量上要保证,时间上要倾斜,整合上要优先;2.返“本”,即经典著作要常常“回头看”,常读常新,像《叶圣陶文集》这类著作应该多看几遍,每一遍都有新收获。

实践,贵在广泛和深刻。广泛,指行动的指向角度小、面积大,凡是关系到教育教研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各种对象、各个环节,都要实践到位,普遍尝试,不要遗漏。深刻,指行动在面对特定对象时不是浅尝辄止,而是切实地、反复地、深入地落到实处。实践的核心是课堂教学。

我从教之初的实践和各位也一样,都是从琐细的微小环节一个一个练起来的。一些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像数卷子,刻写蜡纸,收发试卷,监考,批改作业等等,练一段时间很快就熟练了,超过了中老年教师。但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就难了。

为了把课上好,我在备课和听课的环节上下了很大功夫。备课时写讲稿经常数易其稿,遍查资料,挑灯夜战。听课的实践是使我终生受益的,这是我教学水平和能力能够迅速提升的关键。东北师大附中有给新教师配导师的传统,我的导师名叫李光琦,他的风格在语文组非常独特,自成一派。我老老实实地听了三年课,完成了一个高中的教学循环。三年中只有《一次大型的泥石流》这篇课文我没有听到,因为我有事请假,李光琦老师代我的课。

我小心翼翼地把李老师的课复印到我的课堂上,但学生不买账,因为这种照相式的课死板、生硬,只知生搬硬套,不会生动变化,当然不受欢迎。于是我尝试克隆,不但求形似,更求神似,亦步亦趋,足足跟导师六年。在这期间,各种“杂活”很快就干纯熟了,但是单元的测验试卷,工作1年之后导师才允许我独立出卷,期中期末考试题,直到工作2年之后才获得授权。

在第一轮高中教学结束的时候,导师做出的一个对我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决定。李光琦老师郑重地找我谈话,提出从第二轮高中起不许再写教案,尽量少留作业,所有试题自编自创,不允许用现成的试题。这对我是全新的考验和挑战。此前他对教案要求极严,标点都不能错。现在忽然要求像他一样,上课只能带一本书。好在他没要求我不看教材。

他上课只拿一本书,但书仅仅是摆设,他很少翻开,下课再拿走。所以我的压力骤然增大。上课、考试等等所有的环节不敢有丝毫的怠惰。这样的教学实践使我获得了某种回报,在附中工作九年,带了三届毕业生,首届高考成绩在长春市名列前茅,后二届在全省名列前茅,并且有二届出了全省语文单科第一名。

实践积累的重点在校内。这是一种教学实践的量的积累,在一定的时候会产生重大的飞跃。相信大家和我有同感,我们一定在某些发展的关键期获得了某种良好机会,我们抓住了机会,展现了自我,获得同行和专家的认可。我在附中的努力实践和初步取得的成果使我获得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机会,我正是抓住这个机会使我的实践积累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1991年,在我参加工作4年之后,学校给了我一次上“百花奖”公开课的机会。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东北师大附中的“百花奖”公开课。这是一种校内公开课,历史悠久,每次都给东三省、内蒙、北京、天津等省区市发邀请函,限制听课名额,课后评课请国内知名专家。大概从90年起听课人数扩为千余人,使用现场直播的方式把上课实况转播到一个大礼堂和一个体育馆。

学校领导对上课的老师要求高,把关严,轻易不给青年教师机会。如果哪个教师把“百花奖”的公开课上砸了,学校则不再敢提供后续的公开教学机会。我上了一篇文言文,很成功,奠定了校内的评价基础。此后连续给我上“百花奖”的机会,每次都圆满完成任务。我就此获得了一个新的实践平台:有资格代表学校参加市、省、东北地区基至全国的展示活动。

实践深化的重点在更高层次的参与。我有幸把握住两次机会:一次是1994代表学校参加吉林省青年语文教师省级赛课活动,获得“吉林省语文教学新秀”称号;一次是1995年代表学校参加长春市首届教师岗位练功竞赛活动。参加长春市的这个活动是我教学实践的一个转折点,也是又一次实践层面的重大飞跃。这次活动规模十分宏大,市教委以行政命令大力推动,长春全市加外5县所有的初高中老师必须全员参加,大约1万多教师参与。

活动是从1994年底开始的,1995年持续一年,1996年初进行总结表彰。校领导命令各科全部参赛,并严令必须科科进决赛,必须进前三名。语文组内经过选拔,推我参赛。这样我就从教研组选拔到学校,从学校再到市。市里的比赛分三阶段进行,先进行笔答考试,再进行听说读写基本功测试,后进行现场抽签说课比赛,我一路赛上来,连中三元,最后取得了这次全市岗位练功活动所有学科的总分第一名。在1996年初作为代表上汇报课。这次活动严重地考验了我,也锻炼了我的综合素养。

在这次纵跨三个年头的岗位练功活动中,我把所有精力和不多的智慧全部投入,以致变得麻木不堪。开始时奋斗目标明确,要层层过关,占好名次,顺利晋级;后来目标模糊甚至迷失,不知道自己到底为谁而战,为何而战,像角斗场上的角斗士杀红了眼。最后变成了竞赛机器,只要获得一个指令,就毫不犹豫地为战斗而战斗。

作为对我表现的肯定和鼓励,长春市教委先后授予我几个荣誉称号:“学科单项能力竞赛一等奖”“市先进个人”“市岗位练功标兵”“市十佳教师”。这一年我被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当时我评上中级职称才二年,29岁,是附中最年轻的高级教师。我庆幸自己的丰收,也心悸自己的幸运,更感谢我成长的路上赐给我机会的领导、导师和同仁。我常想,一个教师要迅速成熟,需要不停地“折腾”,如果一个教师获得了许多“折腾”的机会,又能禁止得住近乎折磨的折腾,那确是幸事,渴望健康、迅速成长者必由此途。

但是,一个一线教师仅仅做了课堂教学的能手还是不够的,他必须拓宽自己实践的领域。那就必须从事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我的第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是工作二年后写的一篇备课旨要,发表在《吉林教育》,此后每有所思所得就写成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专业论文至今将近30篇;参加教学业务指导部门或专业学会举办的论文竞赛所谓省级以上获奖40余项;参与“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研究市级以上共计12项。这类实践活动的特点是要求高,智力密度大,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促进效果好,与教学的呼应性、联动性强。

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又发现了一条全面提高自己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的道路,那就是编写教参学辅资料,编写工具书,编写教材,撰写学术著作。我从1990年开始这种实践活动,至今参与撰写、主编和录制的书籍、音像资料约120余本,总字数超过2000万。其中绝大部分是教参学辅资料和工具书,没有学术价值。只有参编的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共8种,吉林省中等学校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语文》,吉林省统编教材《高中写作》以及《语文读本》和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成果《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等书,略微有点学术价值。

这种实践活动最具长处的地方是打通课内课外,建立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联结。同时,锻炼了我的选题能力,策划能力,构思能力,预见力、判断力、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和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的精神。

上述实践活动时刻伴随着反思前行。

反思贵在否定和超越。

一、让反思成为习惯

1.时时反思

2.处处反思

二、凡有反思,必有收获

1.敢于否定自己

2.敢于面对失败○承认失败○认识失败

3.敢于寻找突破

三、反思离不开实践与读书

从教之初,我刻苦备课的时候,只懂得教案对我极其重要,我要非常认真地书写教案,向当时的语文教育名师、吉林省实验中学的吕志范老师学习(他的教案可以用艺术品来形容,几乎每一页都有插图);但是在导师要求不准写教案以后,我经过反思懂得了一个朴素的道理:备课是全部语文教学的基本依托,备课的质量决定课堂教学的质量;教案仅仅是备课的形式和表象。

我教出了第一轮学生后,渐渐对语文教学有了点感觉,也开始思考有关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当时语文界都在思考一个老大难问题——“少慢差费”怎么解决?但这时的我充其量是一个教学的熟手,所思考的问题大而不宏观,小而不具体。我一心想着把课教好,但“教好”的目标落实在课堂往往变成了热闹;我一心想着把分数提高,但“提高”的代价是学生付出过高的时间和精力成本;我一心想着把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好,但“培养好”的期望仅表现为语文知识的机械增长。

我感到郁闷、憋屈。我大量地读书看报,在几年的时间里,试图从理论上寻求一点营养。专业的报刊满足于知识和方法的介绍,一切为高考服务,横竖都一样;传统的理论观念看上去都很有道理,但总让人觉得它们是旧衣裳。我愈是求索便愈是苦闷而烦躁。这种思想和精神上的不良状况导致我的教学停滞不前,我惊恐地发现自己仿佛堕入一个固定模式的循环,不停地打转转,就是出不来。

虽然这时候我的教学已经很纯熟,但自我反思,发现了问题——匠气十足,有豪气无底气,有内容无精神,有特点无风格。我痛苦地感到自己难以前进,我进入了持续的高原期。

我十分不甘心,我需要突破,需要超越。我积极地参与组内名师(如陈凌云,马洪邦,李光琦)主持的教改课题研发活动,竭力实现自我突围。我开始全面清理自己的教育实践,反省过失,查找原因,重新定位。我反思语文的传统问题并试图解答,当然更希望这样做有助于我的课堂教学实践。比如这样的问题:语文教育的要素是什么?语文教育有规律可循吗?语文教学一定需要模式吗?语文教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的发展?语文的本质是什么?……我一边继续苦思,一边尝试着从下位入手解决一些疑问。

为解决学生学习的压力大的问题,从1990年开始,我忍痛(当时确是如此)取消了所有的语文作业;取消了平时的测验,只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在我的两个班,不再以成绩排名论人之高下。这在当时是十分冒险的事。一时间,学生欢迎,家长困惑,同事担心,本人也没底。我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为解决少慢差费的问题,我探索出三条途径:第一,通过提高授课的精彩程度吸引学生,挖掘非智力因素,调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第二,调节师生关系,建立平等的、善意的,以尊重为核心价值观、以和谐为目标的合作型师生关系;第三,充分整合教学资源,处理好课堂施教和课外延伸学习的关系。

我在实践中渐渐学会了了解学生,这对一个教师来说,是重要的功课。我相信他们,理解他们,支持他们;我鼓励他们的思维向着任何方向发展,只要不停滞下来。

这是一个痛苦的探索和超越过程,这个过程教会我很多东西,催我成熟,促我奋进。我悟到了一些今天看来显得简单的道理。语文教学中,急功近利必舍本逐末,教师会把语文变成大家的负累;懒散怠惰必陈词旧套,教师会把语文变成双向的折磨。教师的角色是难以界定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功底,不同的付出,不同的悟性,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内容,都影响着教师的成长。

对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教学的各个要素永远处于动态之中。语文的形与神,教与学,理论与实践,绩效与评价等等无不是变数,我们很难找到一成不变的常数。所以我必须做语文的变色龙。语文教学就应该求新求变,正是在这“求”的艰难中,我完成了从摹仿到克隆,从形似到神似,从追随到超越的历程。但有实践就有辛苦,有反思就有苦恼。

但新的教学高原期已然来临,新的问题又困扰着我,促我思考:语文的价值是什么?语文和社会、历史、人生的关系如何重新界定?语文课程能否改革,怎么改?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在语文教学功能中如何重构?……我陷入深深的苦索之中。

此后十年,我的语文人生随着工作环境变化而“漂泊”起来,但我追梦的脚步没有变,寻梦的理想没有变。我把追寻所得用一篇篇论文表达出来,用一本本书表达出来,用一堂堂课表达出来。这段时间,我在教育教学思想、理念上不断成熟,教育教学效果也不断提高。

我力倡民主、公平、和谐的教学精神,努力营造宽松、清新的课堂氛围,追求比较完美的教学意境。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发展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信息)新、(节奏)快、(教法)活、(收效)实;尊重学生个性;品学并育,把课堂建设成一种生活,使学生通过语文生活求真、积善、致美,让学生认识到对自信与尊重、自由与平等的收获永远重于对知识的获取。

我取得了许多新的业绩,也获得了更高的认可,渐渐从浮躁轻狂走向平稳深沉,但内心充满更多孤独、疑惑和矛盾。我又沉入冷清孤寂的思考和实践中。经过反思,我认识到,语文不是越做越甜的事业,似乎又不是越做越苦,但却能越做越好,越做越具有挑战性。语文教师是最具个性的劳动者,我们能为未来做些什么呢?未来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一个学生,学了十几年语文,当他走上社会,回首往昔求学的岁月,关于语文,他们还剩了什么?2001年我来到深圳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


新课程改革席卷了每一个语文教师和他们的语文生活。我在深圳有幸成为全国首批课改实验区的实验教师。课程改革之初,只有国家政策性文件,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后来出现了一本解读纲要的书《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纯粹从理论层面进行指导。但是可资借鉴的教学一线的鲜活案例非常少,这时候有幸读到了关文信先生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与课堂教学行动策略(丛书)》,这套丛书既有理论阐释,方法指导,又有实践操作,案例翔实。

这些著作成了我进行新课改的抓手,使我没有感到新与旧“接轨”有什么困难,我率先开设了选修课,指导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另外,我进行了2项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活动:第一,在广东省的高中我首先推出学分制,尝试深层次评价方式改革。第二,施行“导师制”。有媒体说,这2项活动在全国是最早的,我觉得不一定,应该是比较早的。

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选教材,并打破必修与选修的界限,尝试探索选修课的新上法;我甘心做一个“阀”,适时地调节着学生的压力。我想,我们一线教师如果不做“阀”,都争抢学生空间,是违背新课改的精神的。

我发现,尽管基础知识薄弱,尽管同学间水平参差不齐,但他们对语文审美的需求同样渴望,他们的审美潜能一经激发就焕发出令人称奇的光彩。我任教学生的状况(略);我在教学诗经《氓》这个篇章的时候,引导学生从诗歌入手,发掘其中的文化意蕴,文化内涵,学生们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这个文学上永恒主题与诗歌内容紧密结合,经过充分研讨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深厚根基、顽强的生命力、对今天的文化(比如婚俗)的影响等。这加深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认识,语文老师如果在培养学生审美上无所作为就不能称为优秀教师。优秀教师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人性的光辉。

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学生思维与心智发展的显著不平衡,面对特区丰富的文化差异,语文获得了新的功能定位。我必须运用个人的社会经验,生活体悟,借助良好的教学能力在课堂上还原社会真实,揭示生活真谛,传导社会人的情感状态,让学生保持与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有机联系,成为均衡发展的人。

以下是2004年高中语文进入新课改以来,我对语文教育、语文教学的几个侧面进行的一些反思,这些反思以读书为推动,全部来源于实践,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向大家汇报一下:

语文是师生共同的游戏,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在任何地方结束,好玩不刺激,费心不省力,只有赢者,没有输家。当学生走出校门,带走的,是睿智的头脑,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还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留下的,是永恒的美好记忆。这段话我经常对年轻教师讲,也对刚刚上高一的学生讲。重点在鼓励他们不要害怕语文、讨厌语文。

语文活动核心的价值观应是:唤醒大爱,赋予学生生命的广度;激发思辨,赋予学生生命的宽度;培育根基,赋予学生生命的厚度。要让师生共享生命与智慧、爱与美、真与善成长的快乐,共同体会人性的尊严与光辉。这是我对语文活动价值的思考。

以下是对语文学科性质、作用、教学行为的思考: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智慧,教学活动是教师通过个人智慧以语文智慧启迪学生心智的过程,这使智慧增生,文明传承。

读书、思考、质疑、表达——这是语文教师最应该重点培养的习惯,因为这是一个人成长最重要的品质和支撑,因此这也是语文学科对人的全面发展所作的最主要的贡献之一。

教语文,更多的时候是传导信念,树立信心,要永远对学生充满想象和期待;在教学中,要有效地保护课堂上真实的声音。爱、尊重、宽容和信任是最好的教法。

以下是我对语文教育本源及价值的思考:

语文教育的本源是“仁”,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习“仁”,解读“仁”,领会“仁”,践行“仁”,做“仁”人,才能带领学子上进,使其有“仁”心,行“仁”事,成为“仁”者。这一点是我从语文学科的历史发展总结出来的。

语文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人的生命。语文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使未来社会的主人认识生命的尊严,尊重生命的价值,捍卫生命的信念,传达生命的意义。

语文教育使文明传承,使文化生长,使生命厚重。

这样语文教学就有了新的价值:

语文教学是文明的倾诉,是文化的沟通,是生命的表达。

语文教师也就有了新的职业定位:

择语文为业的人是幸福的人,学语文,做“仁”人,传“仁”道,塑“仁”心。

在读书、实践、反思这个有机结构中,我们都找到了自己成长的身影和历程。我总在想,随着书越读越多,我们的实践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反思也会更深刻、全面,更接近于学科的规律,更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那我们的眼界、胸怀、心态自然就不一样。学生当然因此而受益。

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道可循,有章可法,有本可依,借用《大学》里“经文”首章的几段话,可以比拟。

关于目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关于方法: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关于途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实世间万物,古今中外,概莫解外,教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同样包含于这个道理之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这个发展序列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最实际的是“格物——诚意”。“诚”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不仅关乎态度,而且关乎实践。解决了“诚”的问题,就解决了思想态度问题。

请看《中庸》论“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说明一个人欲求“诚其意”,必须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即“固执之”,怎样“固执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看来,读书、实践、反思全都是一个人成长的要素。

今天有幸向大家汇报我的成长之路,把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未必对大家有什么启发,更谈不上指导。

再次向尊敬的关文信先生表示敬意,向海南师大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海南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的领导和老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作者:宋如郊

内容自:诗意的河流:常作印博客

编辑:小说

不关注


就捣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