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比我们想象中更危险的境地

 名师说 2020-09-15

为什么是孩子?

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备受呵护的对象,是需要关爱、疼爱和保护的群体。类似儿童虐待/性虐事情的发生,令人发指,很容易让人痛问:这些可爱、无辜、纯洁的孩子们,为什么能下得了手?

其实,儿童生活在远比我们想象中更危险的境地。

细想一下,看看是不是一切再不能和过去一样了。现在的孩子整天呆在家里,不是看电视就是玩电脑游戏。时常爆发的虐童、拐卖案,大多数父母已经被吓怕了,甚至不敢让孩子们走出花园。现在的孩子都无法拥有我们以前的那些娱乐体验了。无法创造出自己的户外娱乐方式,无法安心地探索周围的环境。如今的孩子似乎不可能再享受我们小时候在农村、城镇等熟人社会拥有的那种自由了。那种自由中最宝贵的是:可以充满信任地和成年人在一起,没有人会对你或者他们的动机产生怀疑。

现代社会中,我们努力制造的“关爱儿童”普遍共识,让我们很容易忘记在人类历史上“儿童”群体曾处于怎样的生活境地。

不要忘记,“儿童”的概念,只是到了16世纪的发明。直到12世纪前后,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中世纪的成年人随意玩弄儿童的生殖器,熟悉历史的人应该不陌生。17世纪,人们对杀婴现象的容忍在现在看来似乎也不可饶恕。还不到一百年前,我们还在把我们的孩子往上赶到烟囱里,往下送到矿井去。

我们现代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中,有一条规则最具强制性,也遵守得最好,这就是要求成年人在孩子面前避谈有关性的话题,不能有任何暗示,尤其是不能开这方面的玩笑。但在短短的一百年前,这样的观念还是多么的陌生。

如果你读过亨利四世的御医艾罗阿尔记载小路易十三生活点滴的日记,一定会对里面人们对待儿童的放肆、玩笑的粗俗、在大庭广众之下的下流举止且不以为耻、反而习以为常的情形感到惊讶。

“再不听话我就割掉你的小鸡鸡!”即便到了今天,尤其在农村,小孩子的生殖器官被成年人以“开玩笑”、恐吓的方式进行取乐的现象并不少见。在星爷(周星驰)的《喜剧之王》有一幕,一个跟班在模仿星爷的行为,准备砍杀黑帮老大的时候,星爷蹲下逗弄一个小男孩的下体,引发了跟班对黑帮老大实施同样的动作,戏剧性的对比,确实产生了诙谐的效果。

然而这妥当吗?通过电影银幕的方式,将儿童的性器官当做是大众喜剧的素材,实际上是对儿童权利的忽视。如果他们真的有的话。

"作为一个社会整体,我们从来没有和孩子们和睦相处。"

有一首古老的摇篮曲唱道,小女孩是由糖、香料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做成的。前几年被称为“最后的禁忌”“英国图书市场上的惊雷”的畅销书《糖和香料》,讲述了儿童性虐连环杀人案凶手罗伯特·布雷克犯罪、被捕真实事情所改编的故事。记者克里斯托在他女友的八九岁女儿被虐杀后,有几段独白令人动容:

"我们把孩子当做二等公民。我们的社会没时间关注他们。在他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我们会做出愤怒的表态。性虐待孩子的事情发生后,我们更加义愤填膺,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不是发自肺腑的。”

"当我去法庭接受取保候审的聆讯的时候,成群的人,在法庭外面大声叫嚣着,要我血债血偿。但要不了多久,也许就是这些人,在家里会因为孩子抢着说话而打骂他们,会把政府给孩子的补贴花光在宾果游戏和廉价酒上面。他们清楚的知道,在地球的另外一边,孩子们正因为饥饿或是脏水引起的疾病而死亡,或者是因为我们国家制造和销售的武器而受害致残。作为一个社会,我们从来没有和孩子们和睦相处。"

我亲历两起虐童案。2012年11月29日的深夜,恰好也是一年的这个时间,我采访了一起突发。一名3岁的小男孩,因为“不肯乖乖”吃饭,被他妈妈打了。结果小孩倒地,脑部受创昏迷,送院手术抢救,性命危殆。在重症监护室,我看到小孩的胸腹部有一处疑似鞋印的红血痕,左臂有伤痕,左腿有巴掌大的淤青,还有一圈牙印类的伤口。几天后,小孩不治身亡。

一个月后,12月28日,龙岗坂田,又采访了一起。一名老爸用皮带“教训”6岁的儿子,下手过重,打死了。这是当年深圳有报道的第7起虐童事件。

由于涉事者被刑拘,无法采访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是由于成为年轻父母没有做好育儿的心理准备?生活压力、心理抑郁的排解?无从得知。

虐童、性侵事件罪无可恕,无论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像这起有组织、有保护伞的案件,更令人发指与心寒。从另一方面来想,也会觉得悲哀:我相信,假想上述两起虐童的涉事者听闻红黄蓝事件,同样会义愤填膺、愤怒、控诉。然后一回头,小孩该打还是打,不管在何种借口的包装下。

控诉很容易。从控诉者变成施虐者,也很容易。

最近的两起幼儿园虐童案,有不少人从对资本的追逐剖析了虐童的产生机制。我想提的是,在这个产生机制中,“权力”扮演了核心的角色。

成年人的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并没有将小孩视为独立、有权利、值得尊重的个体。虐童的发生,实际上是成年人权力的滥用。不管是父母将儿童作为一种“我想打就打你管得着”的私有财产,还是教师滥用职位赋予的权威与家长托付的信任。

对儿童的暴力与侵犯,并不仅仅是“惩罚与规劝”式的警示与教育。很多施害者乐于其中,享受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中无法拥有的、施予权力、控制他人身体乃至生命的权力。也许,从中便能完成从平时小人物的窝囊,转变为似乎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快感。

克里斯托在分析“沼泽谋杀案”、“克利夫兰市儿童性虐案”、“邓布兰大屠杀案”三起被称为“对英国孩子的童年造成最大的影响”的虐童案时说:“这是对控制的需求……控制一个人,甚至有能力将其杀死,是权力的终极表现。”

有组织的观看猥亵,这是有组织的权力的施暴。比作为一个个体的施虐更卑劣。

事情的发展似乎能看得到结局。有一种动物叫替罪羊,愤怒的嘴巴终究也会被封闭上。然后渐渐遗忘,然后那一天会被又一次弹出的新闻推送再次激怒,展现我们新鲜的、近似讶异的愤怒。

我们成年人们就像从来不知道,把权力利维坦关进笼子的最好武器是法律,至少目前阶段是最现实而有效的手段。就像我们好像认为一部《未成年保护法》就足以保护花朵们不被制成花圈。

Stv:前南都记者,现在某科技企业公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