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亚迪学校 “名企办民校”,这种办学模式在深圳很常见,但为何亚迪学校能取得“一年三台阶,五年两状元”这样罕见的快速发展?在众多毕业生的评价中,他们给出的一个高频答案是:老师。到底亚迪的老师有何不同,他们是一群怎样的老师? 所谓“奇迹”,就是多一分责任、努力、付出 2003年,亚迪学校创办,2006年第二届毕业生中就诞生了中考状元——蒋艺霖。时隔4年,该校学生颜天成再次摘得2010年深圳中考状元桂冠,还有5人总分标准分800分以上,成为全市民办学校的一个奇迹。 蒋艺霖(2006年深圳市中考状元) 取得如此好的成绩,难道是有最好的生源,或者是老师有什么妙招吗?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亚迪的老师时,他们一致摇头。亚迪学校初中部德育主任、资深语文高级教师喻佩良说:“哪有什么妙招,如果硬要说的话,那就是比别人多一分责任,多一分努力,多一分付出。” 2007年,就在亚迪第一名状元诞生后的一年,喻佩良从湖南省岳阳市一所重点中学来到亚迪,上完第一节课,他就打退堂鼓了。“说实话,当时的生源,比我原来学校的差很多。有一些是单亲家庭,有一些是‘问题孩子’。”但喻佩良最终还是坚持留下来了,这一留,就是12年。 跑操、上课、晚自习、辅导作业……从早上6:40开始到晚上9:30,这样的工作时间已经成为喻佩良和其他教师的日常。每天晚自习,老师们只要有空,都会在办公室值班,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或对薄弱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或面批作业,日复一日。说到这,喻佩良都有点感动:“我们这个团队特别肯付出,老师们兢兢业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真正考虑他们的所需所想。” 针对部分优秀学生,亚迪学校的老师还会因材施教,给他们“加餐”,比如数学、化学、物理竞赛,鼓励他们找到自己的优势与自信,补齐不足。同时,教师自身也在不断地“进修”。作为“深中共同体”的一员,亚迪的老师经常与深圳中学的名师交流切磋,同课异构,共享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得益于老师们的努力付出,亚迪学校经常有“逆袭”、“奇迹”的案例发生。英语教师张维,原来在湖北一所重点高中任教,来到亚迪后,带出了不少英语高分学生,有一年一个班就出了14个A+,1个中考英语满分。她说,这名英语满分的学生,初一时成绩还平平,到中考就一跃成为全市单科状元。 如今,亚迪学校社会声望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家庭想把孩子送进亚迪,生源质量也越来越好,学位十分抢手。喻佩良说:“今天亚迪学校的成功是不容易的,这是全体领导与教师、学生与家长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仅要教会知识,更要健康体魄、健全人格 在亚迪,所有教师都有一个共识:学生不仅要学业优秀,更要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因此,只要天气允许,每天早上都可以在亚迪的运动场上看到蔚为壮观的情景:所有的学生与老师一起进行晨跑与相关训练,持续半小时。 因为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亚迪学校有一种“中考体育满分现象”,每年毕业生,中考满分的不计其数。在喻佩良班上,有一个学生,初一入学时由于体重接近200斤,号称“0.1吨”。当时喻佩良对家长承诺:“3年后,还你一个帅哥!”现在学生初三,体重减了50多斤,体育中考还拿了满分。他说:“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也让他们练就了坚毅、耐心的品质。” 八年级级长夏祥富老师,原来在湖北一所重点实验中学当骨干老师,2006年来到亚迪后,也经历了许多难忘又温馨的瞬间。他带过一个学生,刚入学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三差”学生(成绩差、表现差、品质差),还不时和老师起冲突,但夏祥富发现,这个孩子其实很聪明,只是家庭的原因导致出现一些问题。于是,夏祥富主动出击,经常找他谈话、聊天,亦师亦友,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勉励他,把这名孩子彻底感化了。到中考时,他以718分的高分考上了深圳中学高中部,成功逆袭。“我教学生,品德是第一位,先做人再做学问。” “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全方位的,需要每一位老师的配合。”喻佩良所指的“每一位老师”,不仅仅指语数英这些学科老师,还有生活老师及社团、体育等老师。夏祥富也表示,与非寄宿学校不同,亚迪的学生放学后还在校,所以要尽量地提供更多的社团活动给他们。自主能力、独立思考精神、创新能力不是在课本上学来的,必须要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来支持。“正因为如此,我们和深中高中部交流,他们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认可,后劲十足。” ![]() 2006年的中考状元蒋艺霖刚进亚迪学校时,数学还处于不及格状态,到初三时,几乎都是满分。回忆起当时在亚迪的初中三年时,她感慨地说:“我至今还记得当时鄢老师教我不计较一城一池,要学会包容;记得曾老师教我凡事要充满信心;记得孙老师教我多把握机会,要活得快乐;记得宫老师教我好好同人相处,要体贴关怀;记得艾老师教我理清思路,要严谨认真;记得詹老师教我学会爱人如己……我很庆幸当年上了亚迪学校,遇到了你们这样的良师,你们用勤勉、拼搏和责任,让我知道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对待人生。你们是我所见过的最有热忱的富有担当的老师!” 10年,创出“亚迪”品牌 今年,是亚迪学校创办的第16个年头。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还很年轻;对于广大教师来说,把一半的青春都奉献在这里。每位接受采访的老师,无不感慨道“把这里当成家一样”,这已经是亚迪的传统。如今说到亚迪学校,亚迪的师生无不自豪:“10年,我们的‘亚迪’品牌算是创出来了。” ![]() ![]() ![]() ![]() ![]() 在回忆起在母校的点点滴滴时,毕业生邓芷琳感到很温暖:“走出校园后才感到亚迪的老师是最负责的,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仅关心我们的学业还照顾我们的生活。远离父母的时候,是他们在为我们的点滴成长而欢欣。感恩母校的严格的晨训晚训,身体不再像以前一样易生病。体育老师们风雨无阻的陪伴我们锻炼,也使我们至今难忘……在这里,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家。” ![]() 作者:欧欧 编辑:吕少静 回复更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