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车锡伦:《俗文学丛刊》中的戏剧、音乐资料

 掌灯时分后花园 2020-09-16


( 2005-10-29 23:21 )


      伦按:《俗文学丛刊》,臺湾新文丰出版社出版。影印上世纪二、
      三十年代刘半农先生等学者在北京徵集的大陆各地的俗文学资料。
      现已出版四辑 400册,001~350册為戏曲资料,351~400册為宝卷
      、鼓词、木鱼书、子弟书等说唱文学作品,国家图书馆和中国艺术
      研究院等单位均以购藏。



    2003年11月,笔者应邀赴臺参加「2003年说唱艺术学术研讨会」,得以看到
新文丰出版社已出版的《俗文学丛刊》(下文简称《丛刊》)的「戏剧类」部分
。经友人介绍,又到新文丰出版社访问了该社经理高道鹏先生。1996和2001年,
笔者赴臺参加学术会议时,曾到史语所傅斯年图书馆去查阅过二、三十年代刘半
农先生等学者在大陆徵集的这批俗文学资料,但看到已出版《丛刊》所收的戏剧
类和有关民族音乐的资料(部分尚未出版),则為其丰富程度而震惊。

    《俗文学丛刊》的「戏剧类」部分,影印本预计 337册(25开,每册少者近
400页,多者600页以上,部分尚未印出来),分「总类」和「剧目」两大部分。
「总类」收二、三十年代上海大东书局陆续出版的《戏学匯考》、《戏学指南》
、《戏剧月刊》和各种戏曲曲谱。

    《新编戏学匯考》,凌善清、许志豪编。底本用的1929年第三版。该书又分
「戏学编」「戏曲编」两部分。「戏学编」分「总纲」「生」「旦」「净」「丑
」「武行」「场面」「工尺谱」「服装」十章,是较早的关於京剧表演艺术的专
著。「戏曲编」收京剧剧本 110种,按主要角色「生」「旦」「净」「丑」分类
,每一类下又按角色特色作了进一步的划分。如,旦角剧本又分做「老旦」「正
旦」「花旦」「古装旦」「崑旦」「秦旦」和「两主角合演」的剧本;又如,「
生角剧本‧偏重唱工之须生戏」,包括《文昭关》、《取成都》、《天水关》、
《(全本)空城计》、《七星灯》、《捉放曹》、《李陵碑》、《四郎探母》、
《乌盆记》、《上天臺》、《逍遥津》、《朱砂痣》、《双师图》、《八义图》
、《献四川》、《疵黄袍》。《戏学指南》,冯春航校正,罗驾新编次,1931年
出版,共16册。此书為京剧爱好者学习和欣赏而作,所收皆名演员演出的脚本,
多為全出,附录说明,加工尺谱、板眼等记号。共收80多个剧本,其间还穿插一
些戏剧拾零、「閒话」,供阅读者欣赏。两书所收近 200个剧本,是二十年代京
剧舞臺上最流行的名家演出各类角色代表性剧目,同时它们又都是流传至今的京
剧传统剧目。结合《丛刊》「剧目」部分所收清及民国间的相关剧本和当代演唱
的剧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找到它们发展的轨跡。《戏剧月刊》,刘豁公主编
,共收1929~1931年出版46期,除了一些戏剧专论和评论外,每期都有大量演员
、名票的黑白和彩色剧照,极其珍贵。

    《丛刊》「戏剧类」的「剧目」部分,按剧种分编剧本,计收高腔、崑曲、
皮黄(京剧)、梆子、滩簧、吹腔(以上以声腔曲调分),滇戏、川戏(川剧)
、楚戏、赣戏(赣剧)、越戏(越剧)、淮戏(淮剧)、粤戏(粤剧)、福州戏
、潮州戏(以上按流行地区分)等剧种和蹦蹦戏(评剧)、影戏(皮影戏)剧本
。所收既有整本戏,也有折子戏或单出戏;大部份是清及近现代的手抄本、刻本
,也有现代的铅印本。按「编例」中介绍,它共收 860目、4500餘册,实际上所
收剧目数字要多,如上文所说,「总类」中已收了近 200个剧本,「剧目」类收
的有些是剧本合集。所收剧本均按剧本故事的朝代顺序编列,折子戏和单出戏都
注明其整本戏的名称。其中收剧本较多的是高腔、崑曲、皮黄(京剧)、梆子、
滩簧、粤戏和影戏的剧本。以下简单介绍《丛刊》所收几个剧种的剧本情况。

    「崑曲」剧本共影印49册,绝大部分是折子戏,涉及明清传奇、时剧近80种
。有些折子戏收多种版本,或几折合抄,也有全本,因此所收折子戏的準确得数
字难以计算,估计在 500出以上,超过此前的任何曲选;五分之一以上抄本的唱
词注工尺谱。所用的底本,除了民国二十九年(1940)北京国剧学会刊30餘种折
子戏和民国刊本《绘图缀白裘》10集四卷外,都是清及近现代的手抄本。注明年
代较早的是雍正至道光年间的抄本,如:雍正十三年(1735)《一捧雪总本》、
嘉庆四年(1800)刘立抄本《青袍记‧一门五福》、嘉庆十七年(1812)曹心泉
抄本《红楼梦‧葬花》、嘉庆年间(1896~1820)抄本《双珠记‧投渊》、道光
四年(1825)曹文澜抄本《清忠谱‧五人义》、道光五年(1825)聚锦堂抄本《
紫釵记‧折柳阳关》、道光十三年(1833)雪林堂抄本《邯郸记‧遣番》、道光
十七年(1837)《长生殿‧惊变埋玉》、道光十九年(1839)抄本《安天会‧偷
桃》、道光二十三年(1843)抄本《义侠记‧鸳鸯楼》等。大部分抄本没有注明
抄写年代和抄写者;署名的抄写者,如百寿堂(松记)、忠和堂、养和堂、顺得
堂(潘记)、南辉堂、百忍堂、聚锦堂、宝和堂(柴记)、新慰堂、耕心堂、禄
泉堂、逊锦堂等,可能与百本张(又称「百本堂」,收抄本较多)、别梦堂一样
,都是清代北京抄卖唱本的书坊。

    「高腔」剧本与崑曲一样,绝大部分是折子戏,涉及明清传奇、时剧70种左
右。影印本共23册,全部是抄本,其中百本张抄本90多种。这些抄本虽然没有抄
写年代(有年代的仅光绪九年《昭代萧韶‧遥祭》一种),但清代高腔盛行於北
京地区主要在清代前期,所以车王府曲本中的高腔剧本,仅有几种。

    「皮黄(京剧)」剧本影印本预计60册(284~344册,部分尚未出版)。除
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刊本(如光绪八年[1882]万宝全刊《牧羊卷全本》和宝文堂、
锦春堂、文裕堂等的刊本)和石印本,大部分是手抄本,较早的有道光五年(18
25)抄本《界牌关‧苏保童》、道光二十年(1840)抄本《高平关‧赵匡胤》、
同治九年(1870)抄本《五凤楼》、同治十一年(1872)抄本《胭脂虎‧石中玉
》、光绪三年(1877)抄本《龙虎峪总讲》、光绪八年(1882)抄本《祭江‧孙
尚香》、光绪十年(1884)抄本《贵寿图总讲》、光绪十一年(1885)抄本《取
桂阳总讲》等。抄本中有百本张、别梦堂、万兴斋、汇聚堂、同蕙堂、聚卷堂的
抄本;有复抄车王府曲本80餘种(有些為影印《蒙古车王府曲本》未收)。其中
大多没注明抄写者。这一部分所收剧本数难以统计。这些剧本都是清及民国初年
的剧本,它们同「总论」中收的京剧剧本结合起来,京剧形成和发展中的主要剧
目大致就齐全了。

    「梆子」,即梆子腔,是北方以硬木「梆子」击节的板腔体地方戏曲的声腔
。各地梆子剧种剧本可以通用,曲调具有地方特色。清康熙乾隆以后,陕西梆子
(秦腔)、山西梆子流行南北,被称作「乱弹」、「山陕梆子」。《丛刊》所收
剧本多為北京地区清及民国刊本和铅印本,如宝文堂、学古堂、致文堂、学古堂
、老二酉堂、中华印书局等;也有一些外地刊印本,如「确邑」聚文堂、「新邑
」三元堂、「老河口」郁文堂、「郟邑」文义堂、南阳府宝文斋、西安中英书局
,及上海茂记书庄民国初年印行的《改良佈景山陕梆子调脚本》(15册,《丛刊
》收10、11、15三册)。

    《丛刊》所收「影戏」卷本份量很大,影印本共108册(166-273册),剧目
80餘种。因為民间艺人用的抄本影卷一般用大字抄写,且為多卷本,如《松枝剑
》25卷、《天雨花》18部(册)、《金玉山》17部(册)、《五虎平西》15部(
册)等。其中《牛马灯》、《西游》、《对陵金》、《閔玉良》、《天门阵》、
《泥马渡江》、《对菱花》、《镇怨塔》、《红阁梅》、《绣綾山》、《金蝴蝶
》等卷是车王府曲本影卷的复抄本。(有些為影印《蒙古车王府曲本》未收)

    「滩簧」是江南吴方言区民间小戏的总称,近代随各地移民进入上海市后始
被注意,所以《丛刊》所收都是二、三十年代上海仁和翔书庄、上海全球书局出
版的剧本,特别标明的有「申滩」(沪剧)、「寧波滩簧」(浙江甬剧)、「餘
姚滩簧」(浙江姚剧)等。所收四集40出之抄本《红楼梦》,虽署為「滩簧」,
非民间滩簧的演出本。

    「淮戏」,又称「江淮戏」、「江北小戏」,是在江苏北部淮阴、盐城地区
的香火戏基础上形成的剧种,现定名為「淮剧」。辛亥革命后,许多淮戏班(香
火班)到上海演出。他们的服务对象、观眾是「江北人」(苏北地区移民),既
演戏,也做「香火会」為人请神、消灾,所以剧本中有来自香火神书的《刘全进
瓜》《唐王了愿‧九郎替父》。二、三十年代淮戏大兴於上海,京剧演员也同他
们搭班演出。《丛刊》所收剧本都是这一时期上海大达书局和大通书局的排印本
,影印本共 8册。据笔者所知,当代研究淮剧史的人没有注意这些剧本。

    《丛刊》所收音乐资料,主要是戏曲和小曲的曲谱。「戏剧‧总类」影印本
第28(部分)至第35册专载戏曲曲谱。所收京剧曲谱数量最多,多是清末民初各
地书坊刻印的工尺谱。第28~30册所收抄本《曲牌》12册,是民间崑曲艺人的手
抄本,第一册是笛子谱,第二册收锣鼓谱,其它各册都是注有工尺、板眼的折子
戏唱词(第四册是一套敬神的仪式曲)。另外还收《粤东锣鼓乐谱》(1921年及
幼斋序刊)、《初学梆子》(北平修德堂刊)和多种簫、笛谱,其中有的是流行
小曲谱,如《初学簫谱二十四胡涂》、《初学笛谱春从天上来》(三册,均北平
修德堂刊)。在「戏剧类」各剧种「剧目」中,也有许多曲谱。崑曲类的剧本约
有五分之一的折子戏是带工尺谱的,《天宝遗音》(清同治二年[1863]抱琴斋抄
本)和抄本《崑曲唱词》、《崑曲唱本》等都是带工尺的折子戏集。滇戏类剧本
收《滇戏曲谱》 6册(1929年昆明务本堂再版)。

    总观《丛刊》中的戏曲资料,其特点不仅数量多,还包括了清乾隆以下至近
现代流行的各主要剧种的剧本。它们都是戏曲舞臺上的演出本。从戏剧艺术史的
研究来说,它们将会充实和改变中国清代戏剧艺术史的面貌。举例说,张庚、郭
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三卷本,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在论述清
代地方戏曲作品时,除了介绍《雷峰塔》、《黄金印》和《缀白裘》中的地方戏
曲作品外,仅提到「楚曲」《祭风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收藏汉口三
元堂、文升堂、文雅堂刊楚曲剧本五种之一),而《丛刊》所收「楚戏」剧本则
有汉口三元堂、会文堂、同盛堂、大成堂刊剧本24种。影印《清蒙古车王府曲本
》所收戏剧剧本 993种,除了近百种崑曲剧本等外,主要是京剧(皮黄)剧本。

    清代的小曲,上承明代小曲,也是流行歌曲。清康熙以后,一些地区的小曲
发展為地方曲艺的曲种和地方小戏,或被地方戏曲剧中吸收。它们流传南北,也
传到日本,成為日本的「清乐」。《丛刊》所收小曲类的作品尚未出版。它所收
小曲类的作品,据曾永义教授的文章介绍,其中的「杂曲」收89类、4078种、53
54目,其中有一些是有曲谱的(工尺谱和现代人记录的「简谱」)。曾教授便选
取其中一、二十种曲调,经音乐家校订,由臺湾大学中文系的学生举行了一场「
俗曲演唱会」。(见《俗曲演唱--写在臺湾大学中文系「俗曲演唱会」之前》,
载《说俗文学》)这批资料中到底有多少小曲曲谱?尚无法统计。上文介绍,在
戏剧类中也有小曲曲谱的存在。

    清代小曲的曲调(曲牌)当代大部分仍有流传,但调名和曲调多有变化。研
究小曲艺术形式的流变,最大的困难是缺少古人记录的曲谱。这批资料的出版,
将為此提供很大的方便。可以举一个实例:臺湾用了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课本中
,有一首歌曲《太湖船》,注為「中国民歌」,几代人耳熟能详。1992年,有人
提出这首民歌是根据日本侵佔臺湾时期的「日本歌」的旋律填词而成,应為「日
本歌」;有人发现早年它曾有闽南话歌词,认為它是「臺湾歌」;当时到大陆拍
摄风光片的媒体记者,在江苏太湖地区也没有採访到以「太湖船」為名的民歌。
於是,这首民歌的曲调到底来自中国大陆,或是「日本歌」、「臺湾歌」便出现
了争论。臺湾嘉义师范学院张继光教授从这批资料中发现一本带工尺谱的清代百
本张抄本小戏《荡湖船》,它是清乾隆、嘉庆时期形成于苏州地区的滩簧戏,既
流传到北京地区,也传到臺湾(臺湾「北管」中称《摇船》)。百本张本《荡湖
船》中的「闹五更」调、臺湾北管中的「闹五更」调都与《太湖船》的曲调相似
,而「闹五更」作為曲调名在明代已经出现。因此,张教授认為《太湖船》「绝
非『日本歌」」,「可以理直气壮的依旧称它為『中国民歌」」。(见《『太湖
船」曲调考源》,载《国立编译馆馆刊》,臺北,22:2,1993.12)一场争论便
这样结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