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危机,超出你的想象

 渐华 2020-09-16

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一直影响着周边国家,看看邻国日本和韩国文化里的汉字,你就会涌起一股自豪感。但谁曾想到,因为一些原因,汉字在近代差一点就消亡?

第一次危机,鲁迅先生都提倡汉字拉丁化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竟然提出汉字拉丁化?没错,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鲁迅先生不止一次表示出对方块字的厌恶。

大众语文的音数比文言和白话繁,如果还是用方块字来写,不但费脑力,也很费工夫,连纸墨都不经济。为了这方块的带病的遗产,我们的最大多数人,已经几千年做了文盲来殉难了,中国也弄到这模样,到别国已在人工造雨的时候,我们却还是拜蛇,迎神。如果大家还要活下去,我想:是只好请汉字来做我们的牺牲了。
  现在只还有“书法拉丁化”的一条路。这和大众语文是分不开的。也还是从读书人首先试验起,先绍介过字母,拼法,然后写文章。开手是,像日本文那样,只留一点名词之类的汉字,而助词,感叹词,后来连形容词,动词也都用拉丁拼音写,那么,不但顺眼,对于了解也容易得远了。至于改作横行,那是当然的事。
  这就是现在马上来实验,我以为也并不难。
  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八月二十三日。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五日《中华日报·动向》,标题《汉字和拉丁化》。再比如:

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最近,宣传古文的好处的教授,竟将古文的句子也点错了。

为什么现在的我们看到先生的论断感觉荒唐可笑呢?因为时代不同,先生提出拉丁化的时代背景是民国时期大众普遍都是文盲——毛泽东1945年在《论联合政府》里就提到当时的文盲率在80%。

那文盲到底文盲到什么程度呢?真正的目不识丁,甚至好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书写,只能画圈按指纹。

而鲁迅对于当时的这一现象痛心疾首,认为民智未开的根本原因在于文盲太多——这里就不联系实际做过多谈论了,懂的都懂。

汉字危机,超出你的想象

繁体字了解一下?

而文盲多的原因,在先生看来,是汉字过于繁琐造成的。而拉丁化的好处显而易见,拉丁字母相对于汉字,可少太多了。而且对于识字过程,都是先知道读音,后知道如何书写。而拉丁化的好处就在于,知道读音就等同于学会书写,文盲率会快速降低。所以先生才提出汉字拉丁化。

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理工男才知道,计算机差点消灭了汉字

对于计算机,大家都不陌生,甚至现在大家使用的手机,都可以认为是计算机。计算机的便利与优势,不用我多说大家也都知道。但是你可知道?1979年,时任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应邀去参加一个国际会议时,一位外国专家竟然公开宣称:“只有拼音文字才能救中国,因为汉字无法进入电脑。”

为什么外国专家如此宣称呢?真的不怕国际影响么?还真不是,当时的计算机是真不行,1981年IBM生产的计算机配置如下:主频为4.77MHz的Intel 8088CPU,内存64KB,160KB软驱,操作系统是Microsoft提供的MS-DOS。而汉字字库需要多大呢?我目前没找到具体资料,但可以有一个参考某字库的16*16汉字字库,DZK文件276K。

1981年的主流计算机也不过160KB的容量,而一些字库竟然要276K,何况在1980年最时髦的苹果2电脑,容量更是小得只有16KB。所以从上面数据就可以看出,汉字字库在当时很难应用在计算机上,当时的人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几十年之后,人们随身携带的手机都有16GB的容量(1GB=1000000KB,别数了,是一百万倍)。

我们了解了计算机的优势,就会知道当时的中国有多么渴望“上机”。但可惜,拉丁语系的文化,他们最小的标意单位是字母,加上其他特殊符号,也只有几十个。而汉字,常用的就有3000之多,显然无法在键盘上一一对应,而字库也大得吓人。

所以,当时还真有人想把汉字拉丁化,以防被计算机淘汰。

在这里我们要感谢王选,钱伟长,王永民(五笔的发明者,不然我们真的可能拉丁了……)

至于拉丁,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我们现在常用的输入法不就是拼音么?你以为拼音哪里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