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士家风”系列之八 淡泊明志 学以广才——诸葛亮的修身与家风

 四地闲夫 2020-09-16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千古名相诸葛亮生命中的最后一年。这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决定倾全国之力放手一搏。正是这最后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征伐武功县时,给远在孙吴的兄长诸葛瑾写信,提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对儿子诸葛瞻的期待与关怀溢于言表。而后不久,诸葛亮又写成千古名篇《诫子书》,给年幼的诸葛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名士家风”系列之八 淡泊明志 学以广才——诸葛亮的修身与家风

短短几十字,严谨精干,不事雕琢,流露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是作为父亲的诸葛亮,家常而温情的一面。写成《诫子书》不久,同年8月,诸葛亮便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这封信也成为他留给儿子诸葛瞻的遗训。在诸葛亮的教导与影响之下,诸葛瞻文武兼备、忠君爱国,后阵亡于绵竹战场,时年三十七岁,被史学家干宝评价:“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作为修身与教育子弟的经典,《诫子书》读来振聋发聩、受益匪浅,成为后世诸多文人修身、治学的精神动力。除了《诫子书》,诸葛亮在《诫外甥书》《又诫子书》《与兄瑾言子乔书》等家书中也表达了他的家训思想。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面对利益和欲望,人们的诱惑和困惑越来越多,更需要从诸葛亮的家训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志以成学”等修身、治学态度,培养高尚的品格,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视野的宽度,积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少孤动荡,志存高远

除了非凡的才能与智慧,诸葛亮被人所熟知的,还有他曾经“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恬静时光。与此同时,诸葛亮生命早期孤苦艰辛、颠沛流离的经历则容易被忽略。

汉灵帝光和四年,诸葛亮出生于琅琊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之家,幼年时,母亲章氏与父亲诸葛珪先后去世,生活陷入艰难。诸葛亮十四岁时,不得不和哥哥、姐姐、弟弟南下投奔叔叔诸葛玄。这时,豫章太守周术病死,袁术表奏诸葛玄继任,但不久职位被别人夺去,诸葛玄不得不带着全家前往荆州另投刘表。诸葛亮姐弟也就跟着到了荆州,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哥哥诸葛瑾则由于年事稍长,去江东孙权那里谋事。紧接着,建安二年,诸葛玄病故,十七岁的诸葛亮没有了依靠,不得不再次奔赴异乡,和姐弟移居隆中,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早孤”“(诸葛)玄卒,亮躬耕陇亩”。

在诸葛亮气象非凡的一生中,早年动荡无依的艰难经历,并没有影响他日后成为被历朝历代礼赞、被华夏儿女崇拜的人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立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朗朗上口的“志存高远”,最早就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提到“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在《诫子书》中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高远”和“淡泊”,同样是诸葛亮对于“志”的表述,这两个主张不仅不相悖,而且相互成全。一方面要实现远大的志向,需要清心静气、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习先贤。另一方面树立远大的志向,才能自觉排除干扰、摆脱琐碎事务的纠缠,从而对理想目标一心一意,内心宁静而坚定。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公元207年是诸葛亮人生中具有转折性的一年。这一年,刘备三顾茅庐,二十七岁的诸葛亮走出隆中。隆中一“对”,鼎足三分,开创了三国对峙四十多年的历史。而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正是由于徐庶的大力引荐。《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徐庶正是诸葛亮在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时,为数不多的相信支持“谓为信然”的人之一。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就是诸葛亮的友人。

“淡泊”“宁静”作为诸葛亮家训思想的重要内容,并不是道家主张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相反这是一种清晰、明确、有标准的态度,是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审慎选择的主静思想。

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诸葛亮在隆中的十年中,除了勤奋学习、博览群书,还积极寻师求友。他拜识了德高望重的名士庞德公,每次登门求教都是谦恭有礼,庞德公也对他格外器重、有求必教,还把诸葛亮和自己的侄子庞统分别誉为“卧龙”“凤雏”,又为儿子庞山民聘娶诸葛亮的姐姐为妻室,结成姻亲。在此期间,诸葛亮还结识了一同游学的徐元直(庶)、石广元(韬)、孟公威(建)、崔州平等名士,时常聚会,纵谈古今,结下深厚情谊。

在《诫外甥书》中,诸葛亮提到“绝情欲”,这里的“绝”不是弃绝,而是节制、约束和克制。这和“俭以养德”中的“俭”呼应。诸葛亮二十岁时还未成家,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仍然坚持自己的标准。后来诸葛亮娶了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为妻,虽然貌不出众却天资聪颖、品性贤淑,还有才女之名,夫妻和睦,终身不悔。

诸葛亮节俭治家,对“俭以养德”身体力行。刘备托孤白帝城后,诸葛亮上表刘禅:“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还曾在《与李严书》中说:“吾受赐八十万斛,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在诸葛亮病逝之后,清理其家庭物件,确实如其所说。诸葛亮的简朴无私不仅仅体现在财产上。他没有像曹操、司马懿那样培植自己的子孙以延续权力,他的养子诸葛乔死于北伐,儿子诸葛瞻和孙子诸葛尚都死于保家卫国。乾隆皇帝曾评论诸葛亮:“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

观其大略,学以广才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提出“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在《诫外甥书》中,诸葛亮又提到“广咨问”。不仅要立志成学、静心学习,还要广泛学习、博采众长。在诸葛亮的学习方法中,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观其大略”读书法。

“学以广才”和“观其大略”,体现了诸葛亮涉猎广泛、博览群书、撷取精华、领会实质的学习态度。需要注意,“观其大略”并不是读书走马观花、泛泛浏览,而是不被局部所迷惑,分清轻重主次的谋略和方法。

在著名的“隆中对”中,诸葛亮“不出草庐,便知天下三分”,准确判断了当时的天下形势,给刘备提供了一条兴复汉室的“隆中对策”。他指出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而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最终为刘备指出荆州“其主不能守”,要想办法占据荆州,向西发展。而后,诸葛亮出任刘蜀丞相,帮助蜀国奠定了基业,并且任人唯贤、公正严明,使蜀国在动乱的局势中站稳了脚跟。作为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所展现出的雄才大略和运筹帷幄的卓越才能,正是他“学以广才”“观其大略”的成果显现。

诸葛亮的“博学”和“广才”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充分地学以致用,体现出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诸葛亮从隆中出山到入川之前,主要表现的是外交才能,尤其是赤壁之战中的游说使得孙刘结成同盟。从入川到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主要展现的是政治才能。刘备死后到诸葛亮病逝,诸葛亮则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除了政治军事才能,诸葛亮的博学多才还体现在不同的领域。在北伐期间,诸葛亮创造性地发明了木牛、流马用来运输粮草,而且创造出了两军对垒的一种阵法“八阵图”。不仅如此,诸葛亮还通音律、明律法,还曾教南中少数民族织锦,这种锦被叫做“诸葛锦”。涉猎广泛、发明创造的同时,诸葛亮还写了不少书稿。在《三国演义》中,重病的诸葛亮对姜维说:“……吾平生所学,已著书二十四篇,计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内有八务、七戒、六恐、五惧之法。吾遍观诸将,无人可授,独汝可传我书。切勿轻忽!”这些著述尽管难以考证,但也反映了诸葛亮的博学多才。

国士精神,济世安民

传统士大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念,在诸葛亮的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诸葛亮用一生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国士精神”。从27岁出山到54岁去世,诸葛亮辅佐了刘备、刘禅两任君主,为蜀汉政权奉献大半生,公而无私,忠君为国。

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再度派遣使者求战,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饮食起居如何,一顿能吃多少米。使者答三、四升。司马懿又问营中事务,使者说二十军棍以上的处罚,丞相都要自己阅批。于是,司马懿判断诸葛亮死期不远了。一次,诸葛亮正在核对文书簿册,丞相府主簿杨顒见了,径直入内,开始向他长篇大论地进谏,最后说,现在您治理国政,竟亲自核对文书,整天忙得满头大汗,这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听完,感谢了好意,却并没有改变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的作风。诸葛亮大半生劳心劳力,身体长期超负荷,尤其是生命的最后一年心力交瘁,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真正体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提出不修身立志及放纵自我的后果,即“多不接世”。在《与兄瑾言子瞻》书中他担心儿子诸葛瞻过于早成,恐不成“重器”。在《诫外甥书》中,他又鼓励外甥“志存高远”并积极努力,如此“何患于不济”。诸葛亮的“接世”“济世”思想,还体现在他对百姓的重视和热爱上。诸葛亮主张轻徭薄赋,提出“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否则“人有饥乏之变,则生乱逆”。此外,诸葛亮在蜀中组织兵士屯田,增加军粮收入,以此减轻百姓负担。《袁子》记载,诸葛亮治蜀虽“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不下怨”。据统计,在三国时,曹魏属地共发生民变24次,孙吴23次,而蜀汉仅仅只有3次,这也印证了诸葛亮推行的赋税政策是体恤百姓的,得到了百姓的拥戴。

在诸葛亮家训思想的影响之下,他的子孙个个德才兼备、忠君爱国。其子诸葛瞻十七岁任骑都尉,官至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长孙诸葛尚为国捐躯,次孙诸葛京官至江州刺史,为官受到百姓称誉。诸葛亮归葬定军山不久,蜀汉百姓就开始自发进行祭祀活动,纷纷向朝廷请求为诸葛亮立庙祭祀,更有不少百姓在清明节及诸葛亮祭日“私祭于陌道”。这种风气一直延续到后世各代,“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诸葛亮作为忠臣的楷模,得到了从“家”到“国”再到普通百姓的共同称颂。

注:本文作者系河南省南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永,此文发表于《中国组织人事报》第1424期(总第3054期)第八版(2020-07-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