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的家风

 杏坛归客 2020-01-26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氏是琅琊望族,家风清正、英才辈出,不仅在政治上、军事上取得了卓然的成就,还非常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诸葛氏子弟们杰出的才智,忠厚的信德,与其质朴俭静的家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诸葛亮的家风主要体现在《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生书》等家书之中,为古代中国绵延不绝的家风传统注入了一脉哲思清流。

《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时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涉及立志、勤学、修身、养德等方面的内容。《又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养子诸葛乔的家书,专门谈论饮酒问题。《诫外生书》是诸葛亮写给外甥庞涣的家书,谈论了立志的重要性。诸葛亮劝诫子弟心志拳拳、意境旷远,在传承了诸葛家风的基础上,熔铸了自身独特的人生感悟及家国情怀,是培育良好家风、涵养正气的典范之作,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诸葛亮的家风,以“修身”“养德”为核心要义。《诫子书》开篇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回顾自己的一生,风云际会、跌宕起伏,是什么让他坚定不移地坚守志向,使人生意义有了超然致远的浩然之象?他认为,总离不开淡泊、宁静的心境。纵然世事纷纭,淡泊持志远,让人从容应对成长路上的坎坷;宁静致远长,使人安然迎接建业路上的艰辛。建安二年,诸葛亮17岁,叔父诸葛玄病逝。这一家庭变故,是诸葛亮继失去双亲后的又一次重大打击。从此,他在襄阳顿失依靠,政治上无人扶持,经济上陷入窘境。于是,诸葛亮决意与弟弟搬到距离襄阳不远的乡村居住,这样既可通过耕耘土地,在经济上基本达到自给,还可以利用农闲到襄阳游学,汲取教益。

“俭以养德”,节俭的生活作风,可以塑品格,正家风,养廉洁。诸葛亮在《诫子书》提出要“俭以养德”,自己身体力行,为后辈作出了表率。他在为官期间,不敛民财、不置家产、生活俭朴。去世时,内无余帛,外无赢财,还留下了薄葬的遗嘱:“葬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在诸葛亮的影响下,其家人的生活非常俭朴,诸葛亮与李严书说:“今蓄财无馀,妾无副服”,其勤俭持家之风,由此可见一斑。

三国时期酒文化盛行,诸葛亮在《又诫子书》中告诫养子诸葛乔饮酒要“适体归性,礼终而退,此和之至也”。饮酒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沟通情感的重要媒介,“夫酒之设,合理致情,适体归性”,诸葛亮认识到这一点,没有要求诸葛乔禁酒。但当时因喝酒而误事的官员,不乏其人。例如,张飞因聚众饮酒失掉徐州、因大醉丢了性命;蒋琬因不理事务,时常大醉,丢掉官职等。诸葛亮考虑到当时的社会氛围,专门写家书警示诸葛乔不能饮酒至迷乱。

志存高远  学以广才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从17岁隐居隆中,躬耕田亩,到27岁时离开,运筹帷幄大展经纶,成就蜀汉鼎足三分之业。可以说,与隆中10年的静心学习、师友间的切磋问难有着密切关系。东汉末年,由于黄巾农民大起义的荡涤,大小军阀混战,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崩溃了,儒家学说的独尊地位受到了严重削弱,诸子百家的学说开始自由传播。而此时,刘表统治荆州社会安定,襄阳人文荟萃、文化繁荣,为诸葛亮的博览群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隆中是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四周岗峦起伏,群山环抱,势如盘龙,山涧泉水潺湲,松簧叠翠,百鸟飞鸣,环境怡然清幽。在这里,诸葛亮除了研习儒家经典之外,也读了不少有关法家、兵家、纵横家以及道家之书。《三国志》说道,诸葛亮读书有一个特点,不“务于精熟”,而是“独观其大略”,既不像一般汉代儒生那样寻章摘句训诂名物,而是深入思考领悟其精神实质。诸葛亮亲手抄写了《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以及《六韬》兵书,不拘于一家之言,博采众长加以贯通。诸葛亮受到先秦纵横家及其他诸子的启发,洞察天下风云,指画了了,宏论滔滔,为后来成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积累了丰厚的学养。后来,诸葛亮在著名的《草庐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与《战国策》内纵横家们随机应变的犀利词锋颇有相似之处。《三国志》记载,公元208年,曹操攻入荆州,刘备仓惶南逃,诸葛亮劝孙权联合刘备抗曹的一番说辞云:“(将军)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按兵束甲背面而事之?”纵横捭阖词旨明彻,句句触击对方所思,使孙权做出了抗曹的决定。《诫子书》云:“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隆中10年的立志求学,博览群书,精研要义,成就了诸葛亮“逸群之才,英霸之器”的卓越学识。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诸葛亮心系天下,站在忠义的高度谨慎处世,不汲汲于追求功名利禄。《出师表》中,说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既是谦辞,亦非谦辞。诸葛亮在荆州时期,想要以其家世才智跻身上层社会还是比较容易的,可是,据《三国志》记载,刘表“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的作风,使诸葛亮选择了“穷则独善其身”的隐居生活。然而,诸葛亮并没有忘怀世事,虽身居隆中,却密切关注着风云变幻的天下大势,在草庐之内为刘备决策三分。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的诚挚礼遇,终于毅然出仕,一生追随刘备,助其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赤壁之战中,诸葛亮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奉命出使东吴,其非凡才智深为孙权赏识,张昭推荐诸葛亮留仕东吴,被其婉言拒绝。有人问其原因,诸葛亮回答说:“孙将军(孙权)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可见,诸葛亮对孙权的观察是深刻的。刘备邀请诸葛亮出山,当时刘备的处境正是人生最为艰难的时期,正如《出师表》中说的:“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然而,诸葛亮选择刘备,一则被其至诚礼遇所感动,一则经过了慎重全面的考量,觉得刘备不仅能够“贤亮”,而且还能“尽亮”,这是诸葛亮的智慧所在。一旦择主而仕,就忠心耿耿,为主分忧,诸葛亮的道德和节操,注定其不可能离开刘备而投向孙权。正是有此忠良仕主之心,才有了后来刘备的“临终托孤”。章武三年四月,刘备于弥留之际,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子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听后悲感交集,泪流满面跪答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待刘禅继位,诸葛亮总理朝政,兢兢业业,蜀汉举国重任都落在了他的肩上。

诸葛亮把治国安邦、济世安民作为自己最高理想和人生追求,把家族命运与国家前途、黎民苍生相系。在隆中之时,诸葛亮就 “自比于管仲、乐毅”,渴望像管仲、乐毅一样能有机会辅助明君,兼济天下。担任蜀相时,诸葛亮“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深受百姓爱戴。同时,他对后辈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通过立志勤学、修身养德,早日成为济世安民之才。《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诸葛瞻,切不可放纵、不勤学,否则“多不接世”,不能为国家及社会所用,这正是诸葛家族深深担忧的。

诸葛亮的家训、家风,含有大量立志勤学、修身养德、兼济天下的思想,不仅能使其子孙后代受益,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家风建设仍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