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导者五维修炼

 韬略学院 2020-09-16

晋爵图局部

原始章在第一章,开宗明义提纲挈领地把《素书》的主旨都讲清楚了。很多读者会问,那具体怎么才能从普通人变成贤人君子呢?后面的五章,都是紧紧围绕原始章给出的具体操作手册。

第二章正道章,对应的是道。第三章求人之志章,对应的是德。第四章本德宗道章,对应的是仁。第五章,遵义章,对应的是义。第六章,安礼章对应的是礼。这是《素书》整本书的脉络和结构。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

《素书.原始章第二》

原始章告诉了我们基本的原理,也就是道德仁义礼,领导力的五维体系。对应的是道德仁义礼五维中的道之维。

组织架构是领导和管理工作中的核心,本章,告诉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把领导和管理工作,分成三层组织结构,来分层论述。更深入更具体地阐述了领导工作中,最核心的组织架构原理,把贤人君子分为三层。第一层贤人君子,为人之俊,也就是俊士。对应的是领导者。第二层贤人君子,为人之豪,也就是豪士。对应的是管理者。第三层贤人君子,为人之杰,也就是杰士,对应的是执行者。

当代管理学,实际上都是中国治国理政道术所衍生出来的,支离破碎的琐细屑末学问。为什么组织架构是以三层为最优呢?这一点,现代人就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找不到基础理论的根据在哪里。对于中国传统的管理学而言,这个问题非常好理解。

君臣民,是三层组织架构。君是决策层,臣是管理层,民是执行层。帅将兵,也是三层组织架构。为什么军政两条线,都是三层组织架构呢,这也是师法天地而定的。比如人的身体,心统摄五脏,相当于君主,是决策层。五脏负责管理,调配全身的气血分配,这是管理层。人的躯体四肢,则是负责具体执行干活的,相当于是执行层。

天地创造万物,也是三层组织结构。太阳相当于君主,是决策层。五大行星相当于是大臣,是管理层,负责管理和分配太阳输出的阳气。地球上的万物,相当于是执行层,负责把分配过来的阳气,转化为不同种类的生命。

整个宇宙,同样也是三层组织架构。北极星相当于君主,也就是上帝,是决策层。北斗七星,和三垣是臣,相当于管理层。二十八星宿,和全天的其他星星,相当于是兵,是执行层。

为什么一定是三层最优呢,因为宇宙天地都是如此,所以师法天地,取道于天地,才是最合乎道的管理体系,否则就是人为的妄名妄定了。

我们讲圣贤之道,能不能具体的给出些具体的标准来对照,好知道自己的修为到了哪种境界呢?我们讲完正道章,对这个问题,可以一目了然。

正道章的正和道,是指什么意思呢?我们前面说过,《素书》整本书都以人为核心。正是使之正的意思。类似于正本清源一词里,正的用法。道,是指人之所蹈的那个道。使人合于道,使人所行之道为正,正人之本,这便是正道之意。道正之人具体是什么样的呢?本章给出了具体的阐述。

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
《素书.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怀远 

本节讲的,是怎么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什么是领导,是指能够容人蓄人,给出统一的标准,给出统一的思想,能够提出使命,能够确定正确的决策和路线的人。

关于《素书》中德的解释,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德是指人与道相恰合的程度。人合道,则有德。人背道,则无德。

举个简单的例子,道相当于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相当于万物。没有操作系统,就没有应用程序,连设计应用程序的语言,都是基于操作系统所赋予的。所以说,操作系统是应用程序的创造者。操作系统设定出来万物法则,支撑应用程序的运行,是法则的制定者。应用程序的运行,需要操作系统提供动力支撑,所以道也是动力的提供者。如果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相恰合,它就能运行得很良好,也就是有德则吉。如果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相冲突,不够恰合,它就无法正常地良好运行,就会崩溃,这就是不合道,无德则殃。所以,道也是裁决者。

从这个通俗易懂的例子很容易理解。道和万物的关系,体现在这几点上。一方面道是创造者,第二,道是法则的制定者。第三,道是动力的提供者。第四,道是裁决者。

同理可知,天地也是一个操作系统,人和万物是它的造物,接受天地所制定的法则的规约。而且需要依赖天地所提供的动力,来维系生命的演化。人和道相合,也就是有德,就会运行良好,也就是会长寿,会身体健康,会精神愉悦,会事业有成,会子孙满堂。如果人和道相违背,就会无德,就会和天地相冲突,就会遭殃,就会减寿,就会遭致失败,就会遇到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就是生病和烦恼。

德足以怀远,是说圣贤之人,自己合道有德,不仅自己能够懂得怎么良好地生存,而且还可以教导和领导别人,怎么让大家良好地运行在天地之间。人们天然的本能,让他们喜欢追随好德之人,因为和他在一起就觉得舒服,和他一起做事,就能成功。这里的舒服,其实就是生命的一种良好运行状态。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就是这个意思。只要人主德高,能够蓄人成人,大家都会亲近他,敬重他,追随他。这就是德足以怀远的意思。

老子还说,重积德无不克。人为什么经常不顺利,经常失败,经常生病?因为和天地大道不恰合,相违背,两者相冲突,就会出现运行故障,道给人提出了警告。怎么才能排除这些故障,让人重新良好运行起来呢?根本的做法,就是要修改自己与道不合之处,重新和道相合,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能运行良好,生存状态良好了。健康和成功,只是积德的水到渠成的一个结果。

德越积越厚,则所能蓄养之功,就会越来越博大。一开始以德养身,继续进阶一步,德更加深厚,就可以蓄养一个家庭。接着是一个乡,再接着是一个国和整个天下。

就像造房子一样,一开始是一个小房子,只能自己住。后来是一个大房子,可以让自己的配偶和子孙都住在里面。自己有了房子,然后是让所有的人都能有房子住,这是德被天下。对于更大的天地,谁给天地盖房子住呢?老子说,道给天地盖房子居住,能容得下天地的这个至深至远的德,老子说它叫玄德。

德足以怀远,是说贤人君子,其德要能泽被天下,才能称得上是德足以怀远。

信足以一异 

这句话并不是说,一个人只要能诚实守信,别人就会什么都听他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老实巴交的实诚人,别人都会对他言听计从吗?并没有。这不符合现实中的情况。可见,这里的信足以一异,不是这么理解的。

这里的信,是指德真,方能德信。合乎道则为真,合乎真则为信。只有真,才能成为唯一的,自然的,真实的判准。什么是真呢?真又是以什么为判准呢?以道为判准,以天为判准。

如果没有唯一的真实的判准,大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那就完全没法做事,天下永远都不可能形成太平的秩序。所谓的太平,就是天下统于一。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做成一些事情,首先得统一思想。天底下那么多人,各有各的想法,怎么才能统一思想?关键在于圣贤君子说的话是正确的。

圣贤君子,作为领导,团队为什么要听从自己的呢?因为他们信服领导说的话。圣贤说的,为什么足以让人信服呢?因为他说的是真人真言。合道而通乎万物,所以能够还原万物万事的实情实理,故能让人信服。

德足以怀远,是教导大家,什么是良好的。是统一标准。更深入一步,要能为天下统一思想,告诉大家什么是正确的。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庄子在《天下》篇中,对于道裂为百、天下大乱的世道,感叹道:圣贤不明,道德不一。

所谓的圣贤不明,是说德不足以怀远。所谓的道德不一,是说,没有足够的贤能,来统一天下的道德,统一天下的思想,是以信不足以一异。一,统一之意。异,各种纷乱的一家之言,非大道之论,只是道的碎片,或者是不道的异端妖妄之说。

信足以一异,是说,圣贤之人,要能够统一天下的道德,给人们统一思想。既然天下无二道,那么出现了那么多的学说和道德,必然大多数都只是道的碎片。甚至,是异端或者方术。之所以会出现那么多的异端,是因为大道隐匿,异端才趁虚而入。只要圣贤神明,道德统一,异端必然会被消灭和铲除掉。道裂之后,也能够复反如初。

义足以得众 

治国就是治吏。对于领导者来说,官吏是管理者,领导者通过管理管理者,来管理整个组织。要管理管理者,不外乎行公道,有功要赏,有过要罚,赏罚分明。

有的公司的领导者,连擦桌子的事,都要亲力亲为,这样的企业一定会倒闭。因为作为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者,管理企业的关键,在于管理干部,也就是管理管理者。

在一个组织里面,不公平是造成纷争和抱怨的最大原因。为什么会不公平呢?因为公道不行。之所以有公平,是因为行公道。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不行公道。人主行公道,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赏罚分明,这样所有的人都会心服口服,才足以得众。

德,讲的是统一标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应该怀有什么样的使命,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信,是说统一思想,什么是正确的真理,什么是错误的谬论,我们应该高举什么思想,走什么路线才是正确的方向。义,是讲统一法度,有功劳的要奖赏,犯错误要罚,一定要坚持公道。一碗水端平,法纪严明,这样才能让大家心服,才能得众。

可见,本句并不是说,我讲义气,大家就都会服从我,都会听我的,跟着我干事业。这只是比较流俗的理解,实际上并不是这个意思。《素书》讲的是经天纬地之学,这个大前提,要时刻牢记。

才足以鉴古 

大家都知道,读史可以明智。为什么读史能明智呢,因为可以通过读史,一方面,用来分析历史大势的走向和规律。第二方面,可以用来学习历史上成功的经验,规避掉失败的教训。我们现在的人炒股,都要打开行情走势图,参考历史数据进行行情分析,给出未来的前瞻性判断,这也是读史明智比较典型的运用。同时,很多炒股的人,都喜欢追捧着看那些成功的投资明星去学习,希望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也是生活中的读史明智做法。

再比如,人们喜欢追捧成功人士,看他们的传记,这都是读史明智的文化本能在发挥作用。虽然很多人不太喜欢读严肃的正史,但生活中到处都在发生着读史明智的做法,只是大家日用而不知罢了。

真正的历史到底是什么,很多人可能不清楚。对于历史的理解,现在流俗的观点认为,历史就是记载以前的人,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把历史当成故事会来读,这是对历史最根本的误解。

《尚书》讲,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所说的执中持道,才是史这个字的本义。治国爱民,何以治之?当然是执中持道治国。历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 

天官通过天文观测的图法为基础,制作历法。观象授时是农业的核心。史官通过史书,来记载、匡正、损益,并不停地修正人与天道的关系,并传继君王治国的道术,这个叫历史。

我们看到的史书,都是过去朝代的史官记载并流传下来的,把历史称之为过去的史书,也可以说得通。但是把历史只理解为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这是说不通的。因为历史的核心,在于记载君王以天道治国这件事。而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把所闻所见的一切都记下来。

历朝历代,圣贤如何执中持道治理天下,有什么得失和经验教训,史官们都要记下来,给后面的君王提供正面的和反面的教材,作为其治国理政的参考。后世的君王,也可以根据这些史书,对前朝的制度,进行损益,来制定当朝的新制度。

贤人君子,以治国为志,他必然要学习和通晓之前的君王和圣贤们,是如何以天道来治国的。这需要非常卓越的心智,才能完成。首先,他自己得通道。其次,他得能从之前的君王和圣贤们以道治国的得失,得出经验和教训,并对其进行总结和损益。所谓损,去其蔽。所谓益,维其新。

有了这种心智,才能具备了足以鉴古之才。通晓时变,知道历史的进程和潮流是如何变化,知道什么是好的做法,什么是错误的做法,什么是成功的经验可以学习,什么是失败的教训需要规避。鉴古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明足以照下 

把历史经验、时代的需求,和当前的时局、现实任务相结合,进行通盘分析,理解当前的任务,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英明正确的决策,制定出路线和行动纲领。如果时机成熟,能成功就做,如果通过分析,发现做不成,就继续保持观望等待时机。这是明足以照下的意思。

此人之俊也 

古人把贤人君子,品级分的有很多。比如,豪、杰、俊、英、贤、圣,都是用来形容贤人君子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能力的大小,和功德的大小。而且不同的典籍里面,对这些字的训义,是不统一的。

比如《白虎通圣人引辨名记》训义,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

《鹖[hé]冠子·博选》训义,德千人者谓之豪。《淮南子·泰族》训义,百人者谓之豪。而且,各个朝代,对于举士纳贤的选拔制度,和对圣贤之人的评价标准都不一样。这里我们以《素书》中的标准为准。

在《素书》中,并没有采用这么复杂的分类体系。而是把贤人君子,分为三大品级。最高的一品,便是俊士,是学道用道最优秀的人,是君主,是帅才,是领袖。其次是豪士,是中层领导,是将才,是大臣。再次是杰士,是基层小领导,是业务骨干,是团队里的明星员工。

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分为决策层,中高层和基层三大层。作为中央机关的高层负责决策,中层负责领导管理具体事务和指挥作战,负责衔接决策层和执行层。基层的执行层,负责落实把分配到岗的任务完成。只要把负责决策的高层,负责管理的中层,和负责执行具体事务的基层,这三层都建设好,这个组织一定会成为战无不胜的强大的专业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