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黎族卡咯会

 暗香浮动w 2020-09-16

  卡咯会,又名“咔咯会”,是海南黎族庆丰收的一种文体性集会活动,“卡咯”是黎语音译词,即“跳竹竿”。 在每年秋季果香谷黄时节举行。

秋天傍晚,黎寨村边开阔地上点起堆堆大火,男女老幼便来举行“卡咯会”。两条小腿粗细的桁条摆在草坪上,上架许多根竹竿。八名青年蹲在桁条外侧,4人一排,相向跪立,两手各执竹竿一端,然后晃肩扭腰,按节拍将竹竿与桁条、竹竿与竹竿互相叩击。跳竹竿的青年就在竹竿叩击的分合空隙中快速跳跃、旋转,一边跳一边暗递神情,动作配合默契。跳到欢乐时,齐声高喊“咔咯!咔咯!”气氛热烈。时而单足跳,时而双足跳,时而侧身旋转。叩击声紧凑有力,跳者身姿轻松优美。男女青年通过“卡咯会”交成朋友,有的成为终身伴侣。

按照传统的规则,击竿者分为跪、蹲、站三种打法,节奏逐渐加快,难度也越来越大。而跳竿者如果被竹竿夹住,就要被竹竿夹扛着扔出场外。对于屡过难关最终获胜者,则要用竹竿抬起以示祝贺,击竿和跳竿的人经常还要相互轮换,围观者往往也会加入进去,欢呼雀跃,热闹非凡。

跳竹竿时,摆竿的节奏会越来越快,难度也越来越大。跳竿者只有反应灵敏,动作快捷利落,才能巧过难关。假如谁的脚踝、腰部或颈脖被竹竿夹住,就要被人们用竹竿抬着扔到场外去,引起围观者的哄笑。而胜利过关者,人们则用竹竿将其高抬起来,表示祝贺。有时还会给获胜的小伙子敬一碗山栏米酒,给取胜的姑娘献上槟榔。

根据黎族民间传说,跳竹竿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相传黎族先民们在搭建茅屋的时候,竹竿不断地从屋顶滑落下来,人们为了避免被竹竿碰头打脚,便不断地左闪右跳,慢慢地大家对这种动作产生了兴趣,经过不断改进,便形成了如今的跳竹竿,也叫《跳柴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