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腾驰//《年画记忆》

 马腾驰 2020-09-16
年画记忆(散文)    作者: 马腾驰

——传统的版画年画“吉庆有余”

年画记忆(散文)    作者: 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手书

年 画 记 忆(散文)

· 马腾驰

儿时,小年二十三岁前后,老家大张寨的人们,一趟一趟往县城跑着,欢喜地置办着并不怎么丰盛,但十分用心十分在意了的年货。

买一捆葱、一块硬豆腐与几根红萝卜,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东西,回来一盘点,还有几样东西没买,不行,第二天还得再给县城跑一趟。十多里的路,来来回回跑着,辛苦是辛苦,但在年味越来越浓的那个环境下,在那个氛围里,他们的脸上,时时刻刻洋溢着喜悦之情,脚下的步子,也是轻盈而欢快的。

除过置办年货,穷家小过的日子,不管谁家手头再紧,都要买上一张新铮铮的年画贴在家里。年画,就是年的象征,就是新年的祝福呀,不贴上散发着浓厚热烈、吉祥喜庆之气的年画,怎么能算得上是过年?

那时的年画下边,都印着一年的日历,老家人常会在日历上,把自己和亲戚家重要的事情,诸如故去亲人的周年、老人过寿与孩子婚嫁等等的时日都画了圈,作了标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不敢错过了。

年前,在西安教书的父亲已放寒假,回到了老家。他除帮母亲忙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年事,上县城釆买年货,不用说,就是父亲的事儿。记得每年置办年货,顺带要买年画了,父亲会特意带着我们弟兄三个一起去县城。办年货买年画,父亲一是想让我们去县城逛一逛,二是让我们去卖年画的现场看看、转转,挑选自己喜爱的年画。

后来长大了的我们,才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那么多品种繁复,有了各种美好寓意的年画,在那个年代,对我们这些孩子们来说,就是一次盛大无比、机会难得的“画展”呢。父亲是想让我们开开眼界,增长增长知识,提高提高鉴赏能力。不能不说,我后来的喜欢涂涂画画,能提起笔来画几笔,与每年购买年画,看这“画展”不无关系。

噫嘻,每到年前,听说父亲明天要带我们去县城买年画啦,我们弟兄三个如快乐的小鸟一般,叽叽喳喳叫着,蹦跳着,那个快活,那个高兴劲呀!去县城的路上,我们一直在前边跑着,快走在后边的父亲叫着我们:“别跑了,慢慢走!那么远的路,跑着去,怎么受得了?”我们还是嘻嘻哈哈的,撒着欢儿住前跑。

年来了,县城里人山人海,忙碌着的人们,手里提着各自置办的年货。父亲领着我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先赶到中山街十字路口的县新华书店。书店的房子年代久远了,墙上的大青砖砖缝里,残留着一道道青苔干枯后留下的黑灰色印痕。书店,是一间深长的店子,门朝北开着。过年,买年画的人太多,书店把年画搬出店外销售。在书店路西,摆开了一长溜儿桌子,桌上,是厚墩墩,一包挨着一包打开了牛皮纸外包装的年画。那一厚沓,一厚沓卷折在一起的年画,背面颜色非常白,白得耀人眼目。对着顾客,从顶侧面看上去的成卷年画,是印刷厂用机器切出来的,齐茬茬的一厚摞子,每个品种都有好几百张。

一长溜儿桌子里边,书店工作人员背后的墙上,从上到下,拉了一道道长长的绳子。每条绳子上,一个挨着一个,挂满鲜艳多姿、浓墨重彩的年画样品。

墙角下,摞着成捆成捆未打开包装的年画。要买年画的乡亲们,在人群中伸长脖子,挑选着自己喜爱的年画。看上了哪一张,就指给卖画的工作人员:“哎!同志,把《天官赐福》给咱拿一张!”“给我拿一张《富贵满堂》!对,对,就是第二摆子,右边的第二张!”“我要那个胖娃娃骑鱼的!就是那张,就是顶上边的那一张!”工作人忙得团团转转,他们先看过墙上那张年画的标号,随后,低头在桌子上整卷的年画里,去找相同标号的那张年画。找出年画后,画面朝里,“噌噌噌”卷成圆筒,用提前剪好的废旧报纸条儿一缠,从大糨糊瓶里,提起作刷子用的小排笔,在那卷好年画的报纸条顶头,点上糨糊,用手粘紧,递给买画人。

年画记忆(散文)    作者: 马腾驰

哎呀,那么多的年画呀!张张都美,幅幅都好看哩,真叫人眼花缭乱起来!高兴着的我们,从大人身下挤到桌子前,去细心看那挂在墙上的年画。年画,都是些人寿年丰、招财进宝、吉祥如意与祈祷丰收的画儿。我们弟兄三个站在桌子前,互相指点着墙上挂的年画,说这个好看,那个漂亮。

喜滋滋的我们挤出人群,给在人群外站着的父亲说,我们看上了哪一张,还有哪一张年画。我问开了父亲:“爸,那么多那么多的年画,把我眼晴都看花了!一大片子的年画,爸,它们都有啥区别呀?”

父亲笑了,说:“好,好,说明不光看了,还动脑子了!年画的来历还真长呢,它兴起于汉朝,唐宋时期得到发展,到明朝、清朝时,就十分兴盛了。过年贴年画的风俗,一代一代传下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父亲指着挂在远处墙上的年画又说:“年画大都是神仙与吉祥物、故事传说、百姓生活与娃娃美人。有门神、吉庆、风情、戏出、符像和杂画等等的门类。譬如吉庆类中就有《连年有鱼》《一团和气》等。风情类中有《老鼠嫁女》《猴抢草帽》之类的。戏出类中,就有《群英会》《盗仙草》《杨家将》与《西厢记》等等的品类。每个门类的年画,都有不同的寓意与说法。不管咋说,都是图个喜庆欢乐,图个吉祥如意!”

对“戏出”不理解的我,问父亲“戏出”是什么意思?父亲说,“戏出”,就是戏剧。弟弟还问了父亲,“符像类”和“杂画类”都是些啥年画?父亲解释了这两类年画是什么,都有什么样什么样的内容。

我们和父亲又一起挤进买年画的人群。两个弟弟分别要了《春风得意》与《一马当先》,我要了《蟾宫折桂》。书店工作人员把三张画卷在一起,用报纸条儿贴好,递给我,我接过年画,手挨到了粘糨糊的地方,凉凉的。父亲毫不犹豫地付了钱,在那个艰难困苦,钱紧缺得厉害,把一分钱都要掰成几半花的年代,父亲对我们关于知识与学习,买小人书与启蒙教育方面书籍的支出,他从来都是舍得花钱,都是极力支持的。

买过年画,我们和父亲又在几条街上,补办了尚未办齐的零零碎碎的年货。到了中午饭时分,父亲领着我们弟兄三个,去县印刷厂东侧不远处的面馆吃面。父亲要了三碗素面,弟弟问父亲:“爸,咱们四个人,咋要三碗面呢?”父亲笑着说:“你们吃,爸这会儿不饿,爸回去以后再吃!”面端上来了,我们让父亲吃,他说:“你们快吃,你们快吃,我不饿,一人一碗,赶紧吃!吃完面,咱们一起回家!”

父亲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吃完。我注意了,父亲看着我们稀里呼噜地吃着面,他的喉节动了几动。后来,稍稍长大的我才知晓了,到了饭时,父亲咋能不饿咋能不想吃,他是为了省下一毛二分钱的一碗面钱啊!长大成人了的我,每每想起这件事,心里就会泛起阵阵地酸楚。

年画拿回了家,按正常时间,应该在大年三十下午贴出来,等不及的我们弟兄三个,常常在扫过屋里以后,就急着把年画贴上了。屋里屋外,已被白土泡的泥水全部漫过,焕然一新,屋内年画一贴上,整个屋子,马上就好像跟着抖了几抖,那个气氛,那个环境,还有那个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突然间,屋里好似变得灿烂明亮起来,变得吉祥喜庆了许多!

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往前过着,一年一次的年画照样贴着。美好热烈与喜庆祈福的画面,是年画永恒不变的主题。

1994年秋,我们一家搬离老家,先铜川而后咸阳,其间,过年的年画逐渐变成为了挂历。后来,有了手机,可以随时随地看时间,挂历,也就失去了其掌握时间的实用功效,慢慢地,很少也有人挂挂历了。年画,挂历,都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难忘儿时的年,难忘有着许多美好记忆与故事的年画。

2019年01月30日于驰风轩

年画记忆(散文)    作者: 马腾驰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 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以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2019-1-21“青云计划”获奖作品。《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即将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