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李进章|土地!土地!忧思录......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李战旻摄于河北省景县

(一)

村子里失去的土地去了哪里

我们村是华北平原上很普通的一个小村庄,普通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群里的一颗星斗,浩瀚无垠的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巍峨屹立的高山上的一棵小草。即便如此,它也曾经拥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它“河北省农业战线八面红旗”之一的光荣称号。
这份荣誉来自于村子里拥有的一望无垠的土地;来自于在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汗滴禾下土”的村民;来自于这片土地结出的丰硕果实;来自于村民们节衣缩食无私奉献多缴公粮的传奇。
我们村向来以“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闻名,民风淳朴,崇德向荣,村民们勤俭持家,购地置业,“田肥美,民殷富”。听老辈人说,土地改革的时候,我们村拢共只有六百口子人,却有着四千多亩良田,人均耕地达七亩之多。
现如今,村子里的人口已达到了一千一百余人,较过去翻了一番,但是,土地却只剩下了两千多亩,人均土地骤减至一亩八分。
作为大地母亲、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一千余亩土地,你到底去了哪里?
1955年,县里准备兴办国营农场,于是,便相中了处于安平饶阳两县交界、人少地多的我们东两洼村。那个时候,国家的概念,大局意识,牢牢地束缚着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命令与服从是上级手中的一柄尚方宝剑,事先不需要商量,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有16开的一纸红头文件,便将我们村子位于饶安公路两侧的六百多亩良田,划归了新挂牌的“安平县国营农场两洼分场”,同时被划拨的还有东西寨子的土地,在那里办起了“安平县国营农场寨子分场”。在那个年代,白白占有了你村子的土地,你还要感到骄傲自豪;明明巴掌煽了你的脸,你还要学会强颜欢笑。
1958年,大跃进的时代,放卫星的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县里将我们村与两洼农场合并,昔日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农场里会种田的“工人”。“家鸡变凤凰”,不是神话,也不是传说。但是,神话迟早会破灭,家鸡终竟成不了凤凰。没过半年光景,风向变了,我们村又被从农场分离出来。这次合合分分的代价是,我们村被迫单方写下了一纸文书:“只因我们东两洼村人少地多,耕种不过来,为了支援国营农场进行农田实验,自愿无偿地将一百七十四亩土地交给农场经营”。2013年,当我从村委会主任那里,看到那份用毛笔工工整整写下的文字时,心里如同灌满了铅块,沉甸甸的,有说不出来的酸楚。
那么,被收走的八百亩耕地都派了一些什么用场呢?一开始,农场雇了一些农工,正儿八经地种起了庄稼,还繁育了一些树苗。然而好景不长,1966年,“文革”开始了,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令之下,农场就地解散,代之而起的是县“战备连”。战备连在这里习兵演武,种植庄稼,开办工厂,土地还是好端端的。“文革”结束之后,战备连完成了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土地回归县农业局管辖。那时正是改革开放之际,八百亩土地承包给了个人,个人又出租给了第三方。第三方在那里办起了砖场,一座座砖窑冒着滚滚浓烟,肥沃的良田被挖成了几人深的大坑,早已失去了话语权的乡亲们看了,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双拳紧握,悲愤的泪水流淌前胸。然而,对这一严重破坏耕地的行为,谁会出面制止,谁又会依法处罚呢?毕竟这已不是集体的土地,而是国家所有的土地。难道国有土地就可以肆意挥霍,尽兴而为吗?然而,办砖厂仅仅是一个开始,更令乡亲们震惊又无可奈何的是,八百亩土地仿佛一夜之间就被卖光了,紧接着一家家工厂、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
1964年,毛主席提出“农业学大寨”,经过文化大革命,特别是1970年北方地区农业会议以后,学大寨运动蓬勃开展,不仅大寨式的社队遍及全国,而且涌现出三百多个学大寨的先进县。大寨这个“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小山村,一度成为中国政治版图上的重要地标。为了争创“学大寨先进县”,县革命委员会一声令下,各乡各村开始规划方田路。由于我们村的土地触角伸展至周围数个村庄,仅是我们李家的坟茔,就隔着南两洼、西两洼两个村子的土地,与三里地之外的韩村铺的土地接壤。记得小时候,春节期间与父亲一起上坟,觉得要走很远的路,那片墓地的规模相当大。在那被称作“李家坟”里,埋葬着大约五代以上的先祖。祖坟所在地毫无疑问是村子里的土地,而且是风水宝地。但是,因为规划方田路,类似这样的土地,都被划归到了其他村子,弄的我们李家老老少少赶紧迁坟,否则,就会被夷为平地,那可真应了说书的一句词:“烧纸的找不到坟头”了。仅搞“方田路”一项“工程”,我们村就被划出去了一百多亩土地。
如今,县里正在我们乡推行新民居建设试点,我们村子已被列入了规划。而且,邻村西两洼已经被征用了一部分耕地,盖起了楼房。那些失地的农民拿到了补偿款,高高兴兴地去买车,买房,置办高档家具。一个现实的问题是,钱很快就会花光,钱花光了之后怎么办?我不知道他们想过没有,失去了土地,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他们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将以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来求生存谋发展?
村子里失去的土地,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户数增加,村子里发放出去的大量宅基地,因而使村子往东拓展出去了有100多米,往北有50多米,这些宅基地无形之中占去了部分耕地。另外,村子里还有一些不守规矩,缺乏法纪意识而村委会又招惹不起的人,他们明里暗里侵占了一部分村子里的闲散地、取土后遗留的大坑等。
人口在增加,可耕地在减少,这已是乡村不争的事实。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迟早会酿成一场无解的危机。

(二)

它比失去土地更可怕

失去土地是无奈的,因为在过去那个“权大于法”的年代,要改变土地的所有权,只需上级一句话,一张纸,一个章。不管你有多少不舍,有多少积怨,也只能是“望地兴叹”而已!
失去土地是可悲的,这些土地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创业艰难百战多”,每一块土地,都曾流淌过先人们的血汗;每一块土地,都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打土豪,分田地”,革命的目的就是要使“耕者有其田”。然而,宝贵的耕地却被改变了所有权性质,改变了存在的形态,幻化成了一座座工厂,一栋栋楼房,一片片工业区或物流园区。
失去土地是可怕的,然而,比失去土地更加可怕的事情,是土地在农民的心里已没有了昔日那种显赫、尊严、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没有了像自己的命根子,眼珠子一样的爱惜与护卫。“哀大莫过于心死”,这种情况正在我们脚下的大地上上演着、蔓延滋长着,如果不及时改弦更张,迟早会爆发为一场大的土地危机。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能看得到,都能感知得到的事实。
如今的土地,在有些农民的眼里早已经贬值,它已不再是延续香火的命脉,也不再是勤劳致富的物质基础,它只是一种维持温饱或者保留记忆的一片自留地。土地在村民们的心目中的地位、观念、意识,已经或者正在被颠覆……
曾记否,在吃大锅饭的那些年代,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以生产队为基础,大队为核算单位,社员们每天在一起劳动,有说有笑,快快乐乐。虽然存在着“出工不出力” 的现象,也有辛苦一年,打下的粮食填不饱肚子的时候。但是,人们对土地的那份热爱,那份投入,那份执着,至今仍令人留恋。
曾记否,在刚开始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农民们那种发自内心的激动,那种视土地为自家财产(虽然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的亢奋。村民们仿佛从那一刻起,才真正成为了土地的主人。精心耕耘,平整土地,播种、施肥、灌溉、除草,每家每户都把土地打理的漂漂亮亮没没有一根杂草,就连土坷垃也被拍得粉碎。那时候,粮食产量蹭蹭地往上涨,家家户户的粮食“大囤满,小囤流”。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裹挾,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村子里的年轻人嫌种地累,来钱慢,难致富,纷纷外出打工。留在村子里的老弱残兵,就连过去那些老“庄稼把式”们,也对种地失去了往日的激情。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那些农耕流程,已不再延续。耕地不再用牛犁田,改成了拖拉机;播种不再用人拉耧耩,改成了播种机;杂草不需人工锄耪,用上了除草剂,施肥不再用农家肥料,改成用化肥替代;收割不再用镰刀镐把,改成了收割机……原来的手工劳动变成了机械作业,有机肥料被化肥农药取代,成了名副其实的“懒农”。农村早已不再是有机食品的天堂。
以前农村的那种种植多样化,现如今也已经消失殆尽。过去,除了种粮食作物,还有诸多经济类、油料类作物,黄豆、花生、芝麻、红薯……每样都有一些。如今,仅存一年两季的冬小麦、夏玉米。
古语有云:“人糊弄地一时,地糊弄人一世”。人们对土地的轻视,“只求收获,不予施舍”般的索取,神圣的土地自然也不会保持沉默。于是,土壤开始板结,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随之带来粮食的减产和污染,因食物致癌,因病返贫……土地以其独特的回赠方式,对那些不恭不敬的人们给予了强烈的报复。对此,美国诗人、人文主义者惠特曼就曾尖锐地指出:“大地给予所有人的是物质的精华,而最后,它从人们那里得到的回赠却是这些物质的垃圾”。
我很想把此文写成一篇关于土地的祭文,让它发出凄厉的哭声。在今夜,如果良知未泯,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还有一点对生你养你的大地母亲的热爱,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能充分理解天下苍生对失去土地的感受,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对怠慢、亵渎土地的行为感到幡然悔悟,你就应该哭泣;如果你作为一名县乡村主要负责人,对突破国家耕地红线,滥用土地的行为能够真诚地忏悔,你就应该哭泣……如果真的能听到一片哭声,悲悯大地,感动上苍,我想这个社会还有救。
重点推荐
微火哥信箱:
义务解答,助人为乐;
心持微火,温暖你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