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卧🐯湾】卡斯特罗:读书如饥似渴●马达读人物之83期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总     编   审: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法  律  咨 询:李进章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报载,当代世界政坛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报刊书籍,尤其偏爱政治、历史、经济和地理方面的书籍,还非常关注文学界的动态。在担任国家领导人的几十年里,他坚持每天都阅读各种报纸、简报和书刊,还自学英语,可以熟练阅读英文书籍。哥伦比亚一位著名作家这样评价卡斯特罗:“他是一个贪婪的读者。没有人能解释为什么他有如此多的时间来阅读如此多的书籍……。”
其实,纵观中外历史,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几乎都有着读书写作的爱好。列宁、毛泽东、甘地、霍梅尼,这些领袖都酷爱学习哲学,有着深厚的哲学功底,都是哲学家。毛泽东的文学素养也是令人仰慕的。邓小平“文化大革命”中身陷囹圄,仍手不释卷,苦读马列、毛泽东著作和《资治通鉴》等名著,边学习、边思考,为日后复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丘吉尔是出色的历史学家,曾因著有《英国民族史》和二战回忆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戴高乐青年时期就注意研究历史和领袖人物传记,30多岁就写出了一部研究领袖人物领导素质的书,成为当时法国军队的通用教材。
关于读书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已经说得很到位了。我国古人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可以治愚。”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也说:“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罗马帝国时代的著名演说家西塞罗讲:“没有书的房间,就是没有灵魂的躯壳。”……这些都是告诫人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在这方面就是要有如饥似渴的劲头儿和强烈的危机意识。
的确,读书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实在是非常必要的。其重要性主要在于,坚定理想信念,使人们具备生存的精神支柱;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增长本领与才华;深刻认识主客观世界,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不然就会落伍时代,难以实现人生价值。读书又是幸福的。人们都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生活的,读书人虽身居一时一寓的特定时空,却能与历朝历代、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崇高的甚至是伟大的灵魂对话,向他们请教问题、求索知识,体味自己所不曾有过的经历和情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该是多么快乐和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在读书上做到如饥似渴,首先要善“挤”。读书必须有时间保证,而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来说,很多时候读书的时间是靠“挤”出来的,没有一股韧劲、钻劲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很难收到成效的;而见缝插针,点滴积累,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其次要善“择”。开卷未必都有益。邓小平同志讲过:“读书要精,要管用。”要善于选择,学会鉴别,多读对自己健康成长有利的好书,远离低级趣味容易引入歧途的坏书。再次是善“思”。把读书与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行成于思,毁于随。”只有把学到的东西,经过思考,在头脑中“发酵”,才能做到叶圣陶老人说的“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为珠玉”。还有要善“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记”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要能运用书中的观点与素材产生联想,结合自己的思考勤练勤写。最后还要善“行”。就是要做到学以致用。紧密联系思想工作实际读书,用以改造思想,改善知识结构,丰富实践,指导实践,达到提升思想境界, 提高工作质量的目的。
2008.10于北京红山口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欲购《磨合人生》(作家出版社 18元)《与年轻官兵谈人生》(解放军出版社 18元),加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联系即可。
陈地江(凡投稿作者,稿子发表后达500点以上阅读量奖“乌龙先生”一套)
王波(鱼跃集团)
陈言新语
心在歌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