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在旅途】三场相聚一样情(下)/李进章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本文字数:4000字
阅读时间:12分钟
78级同学合影


2018年10月20、21日,双休日,是我们78级同学庆祝祖国改革开放暨入学四十周年聚会的日子。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我们筹备组几位同学整整忙碌了三个多月,先是拟定草案,发到微信群或者打电话,反复征求同学们的意见;根据同学们反馈的意见或建议,再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活动方案。直到同学们报道的前一天晚上,我们筹备组的几位同学还实地考察了酒店的住宿、餐饮等情况。之所以如此细微谨慎,是因为同学们团聚一次实属不易,特别是外地、外省市的同学,更是如此。再者,有一部分同学还在党政机关或国营企业工作,有的还担任着领导职务,更要严格按照中央的八项规定办事,不能因为同学聚会,给他们带来一丝一毫的负面影响。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外地的同学们也对自己的公私事务提前做了安排,力争按时参会。既便如此,到了报到的那一天,还是有多名同学因不可预知的事情,而未能如约前来。
盼望着,盼望着,秋风起了,天转凉了,气候爽了,同学聚会的日子终于到来了!
秋天的石家庄,没有了夏日的酷热,冬日的雾霾笼罩。天空是蔚蓝色的,漂浮着朵朵白云;大地是碧绿色的,绿的树木,绿的草皮;空气是清新的,带有一股草木花卉的混合味道。石家庄,国际庄,正以她青春靓丽的容颜迎接着外地同学的来临。


校领导与78级师生合影


我和戴广忠、王守志、耿同立等同学分在会务组,我和戴广忠负责签到并收取会务费,事先同学们已经议定好了,本次同学聚会,实行“AA”制,每名参会同学按规定交纳会务费。王守志同学负责给同学照相,耿同立同学负责接站。
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来了,握手、拥抱、寒暄,真诚而热烈。四十年的岁月,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冲淡了我们的人生坎坷,却浓郁了我们温馨从容的同窗之情。今日重相聚,微笑与友谊,喜悦与激情,洋溢在每一位久别重逢的同学脸上。
同学们应该来的都按时来了,来不了的也打来电话,发来微信,通报了各自的事由。接着,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向宴会厅走去。
宴会厅设在一个一间教室大小的餐厅里,正面墙上悬挂着一副红色的横幅,横幅上醒目地写着:“河北财院七八级入学四十周年庆典”,六张圆桌有序地摆放在餐厅里,同学们自由落座。
晚宴开始了,由老班长、筹备组组长纪连贵同学主持会议,他首先宣读了远在美国的班主任髙佩琴老师、因病住院的姚今观老师发来的贺信,两位老师在贺信中,充满了对这次聚会的美好祝愿,对于不能亲临现场而深表惋惜。接着,秘书长宋飞翔同学汇报了聚会筹备情况、与会情况、经费大致使用情况,而后由筹备组副组长郭立田同学致开幕词。郭立田的致辞显然做了精心的准备,用了16开的三页纸打印而成,他把同学之间的情谊渲染的如诗如画,如醉如痴。我尤其记得,他用高飞的群雁来比喻同学之间的关系。细细想来,这样的比喻是那么恰当,那么贴切,那么和美。大雁乃是禽中之冠,自古被视为“五常俱全”的灵物——哪“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为“五常”。大雁们聚在一起,就像一个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只要同伴有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助,来关心。记得我小时候,看见一群大雁从头顶上飞过,突然,有一只大雁不知怎么的,渐渐的往下坠。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另一只大雁用自己的翅膀把它托起来,继续向前飞行。大雁那种团结协作、忠诚守信、目标一致、协调互动、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不正是同学之间关系的生动写照吗?


宴会专用789酒


聚会的一般程序进行完之后,各地市、外省市的同学代表也都发了言。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情义像百合花一样纯洁、美丽,那就是同学情。同学之情,最纯洁、最朴素;最平凡、
最高尚;最动人、最浪漫;最坚实、最永恒。
发言结束,酒席宴会正式开始了,宴会所用的白酒,是郑志瑛同学自己家里开的酒厂,专门为这次同学聚会特别酿制的,起名“789”。“78”代表78级,“9”是“久”的谐音,寓意78级同学之间的友谊天长地久。
饭桌上,觥筹交错,热闹非凡,有种“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诗句)的感觉。时光仿佛回流到了从前,回到了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年代,恢复高考,让我们这些经历、学历、年龄都存在很大差异的人,从农村、从城市、从工厂、从学校,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成为了相携一生的同学。
我们这个群体,正如著名学者评论的那样,“是一个多数人经历过上山下乡磨练的群体,是一个历经艰辛终于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的幸运的群体,是一个经历了最激烈的高考竞争后脱颖而出的群体,是一个大浪淘沙后特色鲜明的群体。”
在校四年期间,同学们为了把失去的时光抢回来,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课和补习外语,连排队打饭、走路、乘公交的时间都在看书学习,争分夺秒,起早贪黑,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夜读……那些远去的时光,那些动人的故事,如同放电影一般,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是啊,同学们都已青春不再,但青春的记忆将永远铭记在每个人的心里。
古人云“酒,可以助兴,可以浇愁,可以壮行,可以怀古。”三杯酒,三杯欢喜泪;五杯酒,豪情胜似长江水。为了活跃现场气氛,让同学们尽饮尽欢,我朗诵了《同学赞》,这也是在三场聚会中,第三次朗诵这首诗了。同时,我还与马誉峰同学合作,演唱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少剑波与李勇奇的对唱,热烈的掌声,唤起了更多同学展示才艺,吴磬军、戴广忠、田云普等同学都亮住了自己的拿手好戏。


座谈会发言


“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杨万里诗句),畅饮美酒的时候,经常会出口成章,诗意飘然。郝山威同学借着酒兴,即席朗诵了他写的诗,因为那首诗比较长,只选择首尾两节:
金秋十月,
和风轻拂,
阳光灿烂。
四十年一起走过的一群同学,
再聚石门,
参加庆典。
紧紧握住同窗的手,
热烈拥抱互拍着肩。
说不尽的离别情,
喜极而泣泪潸然。
擦干热泪再相约,
二零二二咱还见...


今天,
有的同学已光荣退休,
有的还坚守在岗位为国挑重担。
莫道我们已年老,
不说我们已老年。
只要还有恩师或同学的父母在,
悲秋哀暮之话不可轻言。
我们依然年轻,
我们年轻依然。
这才是正确的答案!
我们依然是《茂林修竹》,
只是枝更粗叶更茂。
我们还要《奋蹄不息》,
年少者,
更要马踏飞燕!
我们要《珍藏岁月的痕迹》,
把年轻留在心田。
强身心,莫偷懒,
力所能及的事要多干。
这才是,
为国家、为后代,减轻负担做贡献!
(注:诗中所引《茂林修竹》为马誉峰同学所著;《奋蹄不息》为姚今观老师所著;《珍藏岁月的痕迹》为李进章所著)


参观校史展合影


第二天,吃过早饭,母校租的大轿子车按时来到驻地,接我们去校总部北校区参观、座谈。应当说,这是母校领导对我们首届本科毕业生的一种特殊礼遇,其他届的师弟师妹们恐只有羡慕的份了。
当车子开到北校区门口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校党委书记董兆伟、校长纪良刚迎上前来,与同学们一一亲切握手,表示热烈欢迎。
在董兆伟书记、纪良刚校长引领下,大家步行前往校史馆,这时,一帮校园小记者,像猎人一样迅速奔向锁定的目标,打开手机录音,对有代表的同学,如郑志瑛、李明朝等进行采访。我和马誉峰同学并肩前行,一个小师妹飞快地向我们奔了过来。我猜想,一定是马誉峰给予了她暗示,那个师妹竟对我进行起了采访。我对她说:“你是不是搞错了,应该采访的人不是我,而是我旁边的那位,他才是优秀校友代表呢!”小师妹撅着小嘴说:“请不要推来推去了,你们都很优秀,采访谁都一样!”我只好根据她的提问,表达了对母校的印象和希冀,谈了我们当年的学习环境、师资、教材情况以及在艰苦的条件下,同学们是如何“为中华崛起”而发奋读书的,鼓励她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励志成才,为母校增光添彩。听了我的一番话,小师妹频频点头。也许,她还年青,还不会真正理解和体会我们这一代人所走过的艰苦备尝的历程的。
在参观校史展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当年读书时,学校门口悬挂的“河北财贸学院”的校牌,看到了学校如今发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看到了优秀校友榜里张贴的78级马誉峰、王振平、张景智、李明朝、张卫星、郑志瑛同学的大幅照片。走出校展室的时候,同学们每人获赠了一份纪念册,那印制精美的小册子里,有我们1982年的毕业合影,学校第一届田径运动会照片、当时的校园图片,还有我们自己亲笔填写的“河北财贸学院学生卡片”。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全国唯一的“中国发票博物馆”和学校图书馆,这些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记得我在发票博物馆留言册上写道:“历史在这里积淀,经济从这里腾飞!”
参观刚一结束,前去家中迎接当年给我们任课老师的车子来了。94岁的张一农老师,80多岁的任世广、武新春老师,70多岁的杨学忠、马连起老师等走下了汽车。师生见面,分外亲热,有一个同学还给老师行了参拜大礼,平添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画面。
接着,董兆伟书记、纪良刚校长与78级师生在图书馆大楼前合影留念,平易近人、谦恭有礼的董兆伟书记、纪良刚校长都不肯与老师们一起前排就坐,而是与同学们一样站到了后排。


部分师生合影


在学校报告厅里,校领导与老师、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座谈。首先,校党委书记董兆伟代表学校,向参加本次纪念活动的78级师生校友表示诚挚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他在致辞中,高度赞扬78级校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所作的突出贡献,以及为母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他表示,作为时代变革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受益者,河北经贸大学感恩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感恩以78级校友为代表的广大校友对母校的倾情关注和鼎力支持以及为母校争得荣光。接着,校长纪良刚向校友们介绍了母校40年来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和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并衷心希望广大校友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同时,继续为母校各项事业发展出谋献策、添砖加瓦,助力母校再创辉煌。他衷心祝愿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母校、新时代的经贸人明天更美好!
听了书记的致辞和校长的介绍之后,同学们都由衷地感到振奋,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无限憧憬。
杨学忠老师代表教师发言,他在大学是教数学的,他的发言就像数学公式那样极其精炼、简洁、准确、到位,引来热烈的掌声。
马誉峰、张景智等同学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马誉峰同学在发言中,首先代表78级全体同学向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向对这次活动给予支持的母校领导表示衷心感谢!接着,他以“四十年,我们感恩”为主题,从感恩时代,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四个方面,抒发了几十年来积累下来的深厚感情,引发了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强烈的共鸣,使大家的心绪久久不能平静。四十年的光阴似箭,岁月如梭,铸就了我们一辈子的坚固友谊和母校情结。
张景智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在大学期间,他提前两年被确定留校,然后被派往外地高校进修。两年后。他考取了北京外贸大学研究生。后来,又考取了联合国奖学金,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得了MBA学位,在香港理工大学做教授,在著名跨国公司任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CEO。他充满深情地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自于母校的培养,老师们的教诲。不管走到哪里,也不管时间多么久远,母校永远是我心里的家,老师永远是我最尊敬的恩师!”
中午,董兆伟书记、纪良刚校长陪同师生一起,在学校食堂共进午餐,共话同学情、师生谊。
至此,同学聚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尽管在聚会的安排中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相信,那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我们更多的是收获了友情,收获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三场聚会一样情,这份情,正如一位著名主持人所说:“对于我们,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而且有趣的是,分开之后,反而似乎比大学校园里还亲还互相牵挂。聚会多了,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在岁月的催化下,我们的友情已经变成亲情,每一次聚会,都使得亲情的成分进一步发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