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点关注特稿】这个春天 写给天堂里的父母/马誉炜

 我的卧虎湾 2020-09-16
作者与母亲和五弟1977年秋在清风店军营相逢时,在唐县王京镇合影。


向东播音


父母双亲大人,天堂里的至亲!您二老都好吗?又是一年的3月1日到了,这个令咱们这个大家庭所有成员心痛的日子。17年前的2003年3月1日,患有胃癌的父亲早饭没有吃完,决然撒手人寰;14年前的2006年3月1日下午,母亲心脏病突发,竟也匆匆远行。留给我们的只剩下这绵绵的思念。从此,3月1日,成了咱这个家庭家祭的日子,成了我和兄妹及众多后生们心灵滴血的日子。
这些年来,我思念您二老的泪也随着渐渐老去的年龄快要流干了。如今每逢3月1日,在心灵隐隐作痛的同时,我还会从心底里溢出丝丝幸福的感觉。因为到这一天,我的生物钟就会猛烈地提醒自己要想起父母双亲,静静地独坐在屋子里想,想您二老的音容笑貌,想您二老生前留给我的点点滴滴,想您二老在天堂里的样子……


作者与父亲和四弟1979年在定州师部大院相逢时合影。


不过,促使我庚子年这个春天给父母双亲写信的动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来一场名为“新冠肺炎”的疫情,自湖北武汉席卷全国,我们已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家里宅了一个多月了。是啊,这次真正体会到嘛叫“宅”了。继除夕前一天武汉封城之后,湖北多地封城。全国各地都加强了管控,普遍实施传染疾病“一级响应”。咱们老家村子也封了,支书彦振组织乡亲们捐款捐物、清整卫生、把守村庄,事迹还上了“景县长城网”。我所在的北京的小区也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了上下班的以外,其他人就都不允许外出了。您说吃的菜怎么办啊?有外卖呀。在网上通过微信登记、预约,快递小哥送货上门。啥叫微信啊?就是在手机上可以看到的一种多媒体,可以发信息、传图片,还可以通话和视频,可方便了;啥叫快递小哥?就是负责以最快的速度给送货上门的物流人员……唉,说起疫情这事儿,父亲可能不大清楚,17年前的3月1日,“非典”在咱们北方还没怎么成气候。您走了之后的4月份就渐渐闹得凶了。母亲不是老念叨说:“看看你爸爸走得时机多好啊!再晚走几天就无法送行了”。可不,今年这场疫情闹了一个多月了,到现在据说还看不见有把握的“拐点”呢!正像当年母亲所言,可苦了那些生老病死的了。武汉就不用说了,现在已经因疫病亡2000多人了,都不能前往送行,可能要等疫情过后,才让家人去殡仪馆认领骨灰,成为“没有告别的永别”。全国这个时期去世的人,都无法送别。前几天,我有个前线的战友母亲在山西太原一家干休所,癌症晚期进入昏迷状态,这位战友在北京想要回去探望,干休所说啥也不允许他进院,后来那位病入膏肓的母亲就在万般期盼中离世了。还有我在保定军部工作时住咱楼上的那位河南洛阳籍的李干事,和我同年同月生,后来和我一起在内蒙古军区边防部队工作,前几天也因患肺癌晚期去世了,家人只在301医院简单告别一下就送去火化了。因小区封闭我也没能去送行。没办法啊!人不在了,送一程,再正常不过,可疫情期间病毒流行,正常的事儿也就不能正常办了。咱们河北省最近走了两位有名的作家,父亲肯定知道他们的名字,一位是老一茬的诗人刘章,他曾写过一首诗叫做:“燕山土沃花开早/太岳霜轻叶落迟/六十还当十六过/一根白发一行诗”。另一位是还不满70岁、被称为河北作家“三驾马车”之一的小说家何申,就是写电视剧《青松岭后传》的那位。都是在网上搞的祭奠活动,没有能够为他们举行送别仪式。让人想起来就难受。


2016年清明节作者在石家庄出差时,到双凤山陵园祭奠父母。

父母双亲大人肯定会问我疫情是怎么引起来的,这个我真说不大准,现在比较权威的说法是由于人食蝙蝠类的野生动物染上病毒引起的。对了,母亲知道,非典就是那一年广东有人吃“果子狸”引起来的,据说那果子狸身上的病毒也是来自云南的蝙蝠。是的,有些国人就是不长记性,非典一过,该怎么吃还是怎么吃,才过去了十几年,又来了一场比非典更厉害的大疫。真是“小洞不堵,大洞吃苦”啊!这回可把国家害惨了,把人们也坑苦了,估计经济损失近乎是无法估量的。好在现在举国动员,万众一心,多策并举,共克时艰,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战胜疫情,重现艳阳天。
人们常说,天堂里没有痛苦,不知真的假的。反正人间痛苦还是不断的。即便不是疫情袭来,也常有大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侵袭。你二老走后的2008年,先是南方持续40多天之久的冰雪灾害,后是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死亡近7万多人,还有甘肃舟曲、青海玉树等地也发生了大地震或泥石流。至于洪涝、旱灾、交通事故、矿难一直时有发生。看来,人生无常才是个常态。人们也只能在尽量科学合理的运筹中摸索前行。就咱们那个小村子,这些年发生的许多事很多都是想不到的。只大我两岁的二达哥,花钱买的南方媳妇只跟了他两天就跑了,养的100多只羊,一夜之间被人偷走,他为此一蹶不振,得了肺癌没两年就走了;比我小六七岁的金赢爷爷家那个小忠去年死得更惨,生活拮据的他到龙华赶集去买了一瓶白酒喝了一路,回村一头栽进了自家屋后面的坑塘里,人们找了两天才找到他的尸体。唉,人生这几十年,平平稳稳地过来可真不容易。
不说这些不高兴的事儿了。咱们这个大家庭托共产党的福,托您二老的福,过得还真是不错。已经退休的安度晚年,在工作岗位上的积极上进,求学的勤奋努力,孩伢们健康成长。我退休后又上了老干部大学,现在正上三年级呢!这个学校也没有嘛学制,只要人没病没灾的能走得动就允许上。现在我还是着迷写作、书法和绘画,一天到晚总感觉时间不够用的,白天晚上都在瞎写瞎画,有时候仍给报刊投稿,我还是那个态度:登不登是他的事儿,写不写是咱的事儿。退休这3年,出了3本书,其中《1976.红星在唐山闪耀》还被河北出版界评为去年第二季度“十大好书”,河北省委宣传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此外还在各类报刊上了二三百篇稿子。尤其我画的画,也刊登了不少。前几天“二月二,龙抬头”时,我的一幅题为《新冠与旧头》的漫画,通过微信传遍了全国,甚至连东邻日本也有读者看到了。老了,还在长出息,要说也算是人生一大乐事!


无尽的思念  朱光摄影

宅家这些天来,由于能集中精力写文作画,也没有感觉有多憋屈。剩下时间就是帮着带带您二老刚一岁多点的重外孙女,她可招人喜欢了,已经会走几步路了,开始咿呀咿呀地学说话了。时间真快,家庭越来越壮大,孩子们一天天在长大,我们也一天天地在变老。生命轮回,日月交替,生老病死,自然规律,谁也抗拒不得。好在自己还觉得有心气儿干这干那的,时常保持对生活的新鲜好奇感,活得倒也蛮充实的。
人迟早要离开这个世界,但可以超越时空而存在,只是不再以肉体的形式,而是以落叶或尘埃的样子,还可以有精神范畴的东西在世上永存。这也算是对无常人生的一种补偿吧!一转眼,您二老都走了十几年了,可在我的心目中,父母一天也未走远,还真真切切地生活在我的身旁,时时刻刻与我一起喜怒哀乐,您二老留下的精神财富让我触手可及。今生今世,能做您二老的儿女,是幸福的。
再过三年,父亲就该百年诞辰了。我和兄妹们琢磨着,到时候,我们也许要开个小型家庭追思会,回顾在父母身边成长的往事,总结父母双亲留给这个大家庭的宝贵精神遗产,反思自己,勉励后生,对家风建设和个人成长应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也不知道这次疫情多会儿结束,三月一到,春暖花开,省会石家庄西郊的双凤山上又该是一片郁葱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清明节我依然会到那里去看您二老。我想,每逢3月1日,在天堂里团聚的父母双亲也一定在想念我们,想念您二老特别疼爱的远方的三儿……我在大疫中的京城,庄重地给您二老行一个军礼!我相信,天堂里的父母双亲一定能看得见的。
3月1日,这个心灵滴血的日子,这个能感受到父母心跳,幸福而又无奈的日子。


2020.3.1前夕于北京知行斋


相关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