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苍术的基原,药典一直没搞清楚

 板桥胡同37号 2020-09-16

作者:周建理 来自:蒲公英

苍术是药典中一直没有搞清楚基原的药材。

这里面有很深的历史原因。由于都涉及到一些老前辈,多数是已不在世的,说多了不好;但这个事又不能不说,我只谈谈问题,不涉及到业内具体的人。

历史可以翻过去,但问题一定要解决。

首先我们看药典上的苍术,由于药典收载苍术远远早于植物志菊科的出版,那时的参考书籍,主要是一本《高等植物图鉴》,听植物分类学家的说法,这本书很不完善。而更早的63版药典,只能参考到《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这本书把苍术这个种定在了苏南的茅山产的苍术头上了,叫Atractylodes lancea 。后来又有人给北方的苍术定了一个拉丁学名叫Atractylodes chinensis,说它才是正品的药用苍术。这就变成吵架的事儿。到底是南方的是正品,还是北方的是正品,据说是南方派和北方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声明一下,这只是道听途说,因为那时的我才刚上小学)。

那时的学界和现在完全不一样,有不同意见全放在桌面上,常常会争到脸红脖子粗。争吵的最后结果是,折衷主义,都不用苍术为中文学名,北方的叫北苍术,南方的叫茅苍术,编入药典一直到今天。

在这之后,植物分类学界由菊科公认的首席专家石铸一槌定音(见下附文)。

把植物分类学界多人定的多个苍术种并成了一个。其中就包括,拉丁学名按照先入为主的原则归了,把什么“茅苍术”、“北苍术”统统并称两个字“苍术”(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其中包括1930年开始有人发表到1975年版《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用的拉丁学Atractylodes chinensis,这个名字没有收进中国植物志。

石铸先生的文章于1981年在植物分类学报上发表,可能没有引起中药界的重视,但之后1987年出版的中国植物志~菊科,全盘接受了石铸先生的观点。在当时的中药界引发了一些争论,当时的一些专家认为,这些事情我们还要深入的研究研究,不要轻易的动药典,于是呼就保留下来。(声明一下,这只是道听途说,因为那时的我只是地方院校的一个小讲师)。

我听搞植物分类学专家说,什么“茅苍术”、“北苍术”这两个名字植物分类学界一直没有承认的它。

这种国家药典和中国植物志之间严重不符的情况,给后来的研究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麻烦,说句老实话,这个真的不严谨!

前辈那时说要仔细研究,那是介于当时的情况。这么多年来,请问国家药典委考虑过这个问题吗?仔细研究过这个问题吗?这种不严谨的情况你们打算拖到哪一版药典来研究解决啊?

最后再声明一下,以上都是道听途说,因为这些问题的讨论轮不上我参与

(这种国家药典和中国植物志两个核心文献之间严重不符的情况,在药典中有多处,国家药典委应该组织专家,对整个20版进行大规模的审查,一个一个找出来加以解决。

附资料——

植物志

药典

苍术

Cangzhu

ATRACTYLODIS RHIZOMA

本品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DC.或北苍术 Atractylodes chinensis (DC.) Koidz.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茅苍术  呈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10cm,直径1~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残留须根,顶端具茎痕或残留茎基。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北苍术  呈疙瘩块状或结节状圆柱形,长4~9cm,直径1~2cm。表面黑棕色,除去外皮者黄棕色。质较疏松,断面散有黄棕色油室。香气较淡,味辛、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