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教师减负,就是给家长减负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9-16
“加快减轻教师负担,切实保障教师工资待遇”,是今年教育部发文的教师节活动内容之一。

减轻负担,还要保障待遇,这是多好的节日礼物啊!这超级大红包,让广大教师欢欣鼓舞,倍受感动!

但一说到“给教师减负”,就有少数家长“激情奔放”,吐槽,嘲讽,甚至谩骂老师。笔者就曾有过这样的切身体验。

我家大哥好客,每年都要邀约两方的亲戚在一起吃个年饭。自家的妻家的,大人小孩一二十人的,把个酒店最大的圆桌都挤得爆满。

这“两头挑”的亲戚,平素本无往来,也不大熟悉,也就说不上有什么共同语言了。

那次,大哥家连襟,明知道我是老师,竟很气愤地与大家说,现在的老师搞邪了,竟然天天要家长辅导批改作业,把家长搞得像狗一样的!


他这一说,其他有孩子读书的,或没孩子读书的,都齐声附和,有说教师工资高的,有说教师假期多的,有说教师每天上班就上两节课好舒服的,更有骂教师上课不讲,课后搞家教的……

只一瞬,我便成了众矢之的。这大概是我最尴尬的一次饭局。

但过后细细一想,现在小学生家长辅导批改作业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

难怪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范小青“建议减少家长陪作业任务,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提案,迅速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产生了如海啸般的共鸣。

但只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就不难发现,减轻教师负担,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为家长减负。


那么,家长的负,到底负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家长的“负”,除了自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高期望值及“熊孩子”不听话学习的“负”外,切切实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学校与老师。

在今年的两会记者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现在教师负担很重”,他列举了部分情形:

各种填表、各种考评、各种比赛、各种评估,压得有些老师喘不过气来。
老师杂事缠身,把老师从杂事堆里解放出来。
需要不断完善有关教师培训制度。
检查名目多频率高。
不能动辄让学校停课出人出场地办活动,更不能把招商、拆迁等“摊派”给学校。

其实,除上述填表多、杂事多、培训多、检查多、摊派多外,还有两大近些年来的新生“负担”,也令许多教师身累心更累。

一是教师管理学生问题和问题学生每天要占用大量时间尤其是班主任。

管理学生是教师的本职行为和权利,责无旁贷。现在的小学生自身处理、管理问题的能力差,但却活泼大方敢为,凡有“鸡毛蒜皮”都要去问老师跟老师说。


不说老师整天处在学生“上访、告状、断案、解说”的叽叽喳喳、喋喋不休中,就说一些问题学生,一般都是他们犯错在先,但是一旦出了问题后,老师就要花大量时间询问、调查、调解、说教、跟学校管理层报告、与双方家长沟通做工作等等,有些甚至还要上医院陪护。

花去大量时间不说,有时还是第一个被指责和问责的人。现在学校、家长、社会往往用太高的标准去要求老师,既要你把学生管理好,教育好,又不给你管理学生所必要的措施和手段。

二是教师职称晋升的压力与竞争。

教师的职称问题历来是教师很关心的问题,因为职称直接影响着教师们的经济收入和面子。

由于学校每年职称名额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使得大量教师无法评上自己该有的职称。

有很多教师干了几十年也评不到高级职称,不仅经济收入受到很大影响,而且让教师颜面尽失,总感觉低人一等。

于是,很多没有晋升职称的教师心有不甘,在完成每天的正常工作外,还要抽大量时间为晋级评级“创造条件”,为获取大量“证书”的作准备。

为此,陈宝生部长在两会上呼吁: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


为中小学教师减负,是广大教师的期盼,是事业发展的需要。

因此,学校要拒绝各种不合理的“表叔”“表哥”;

因此,要松绑如文明餐饮、光盘行动要有数据,垃圾分类教育要有计划、总结、图片、照片,督促家长上指定的网站学习安全知识,并将家长完成情况登记造册上报;

安全维稳、打黑除恶、创优评先、招商、拆迁等等这些校内校外、系统内外的事务。把时间还给老师,让一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因此,要合理安排老师在岗教研活动、外出培训、各类评比。教师频繁外出培训,正常的教学秩序就会受到影响,这不是教育应有的常态;

因此,要减少各种各样的检查评估,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主业”上,而不是按照各级指令执行的任务上。

要让那种,为了一项检查,要准备几十个档案盒,近百个指标资料,老师们少则要忙一两个星期,多则要忙几个月的现象永远成为过去;

因此,要对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合理管理要多支持一点;

因此,要给学校职称名额多一点,让一线教师上职称的希望大一点。

……

还学校一片宁静教育的空间,让老师做纯粹的教育,让学生有一间安放安静课桌的教室,让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一切均在给教师的减负中。


教师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有精力不足、能力不济的时候。

在上述所列种种超负荷的情况,一些老师为完成工作任务,减缓压力,就自觉或不自觉地将部分工作与部分工作压力转移给家长了。 

如,长期以来最为突出的考试排名站队、成王败寇,不仅仅只关乎老师一点可怜的绩效工资,更关乎老师的职称晋升,关乎在教师群体中的地位与面子。

于是乎带来了一系列的校与校,教师与教师的非良性竞争,由此带来的“负面清单”和学生不会做或做不完的“英才教程”“高分密卷”“学霸练习册”等;

老师在精力仅能应付各项杂事,必要完成的课堂教学与课堂作业的辅导与批改外,对这些“加多加厚、加深加宽”的非课程计划外的额外内容,就顺其自然地转嫁给家长辅导与批改了。


再如,有学校每年要举办个历时一月的“科技艺术节”活动什么的,要求全班学生人人有作品,个个有节目,班班有展示.

教师一不是“千手观音”,二非“万能神仙”,于是教师有时在应接不暇、无能为力中,就出现了如政协委员范小青所说的:

家长今天帮娃做个灯笼,明天帮娃画个军舰,有能力的家长还要给娃做个ppt,整个手抄报,编个拉丁舞……这些也就成了家长的家常便饭。

再如,检查,尤其是窗口学校,从年头到年尾,承担的检查任务繁多,一茬接一茬的。

有迎检就有展示,特别是像创示范校、特色校的检查,是个搂根儿的全面检查,展示的东西就特多。展示的内容由学校教务处政教处少先大队部……

形形色色的处与室,把任务一古脑地扣在老师与学生头上,老师难有分身之术,于是与上面一样,这些“负”,也只好让家长分一些背着。

再如,问题学生的教育。 因为有些问题学生的教育老师真的是无能为力。

老师无能为力的教育,不是推给家长,而是只能靠家长,靠家长的尽职尽责。这些尽职尽责的“负”,聪明的有责任的家长,是心甘情愿地背着的。

在他们认为,这不是“负”,这是一种亲子教育的快乐!在今年两会呼吁为“给小学生家长减负”的同时,也有见地的代表同时提出,尽快把“家庭教育立法”提上日程。

除此,还有职称晋升的心理负担,社区社会带来的合作摊派负担,还有顶层设计不合理的“负”。凡此种种,都有可能给家长带来“负”。

教育部长陈宝生说:办学有规律,学校有主业。优化教育教学环境,让教师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从教,回归教育的本质、坚守教育的初心,把宝贵时间和精力配置到教书育人的主业、立德树人的使命上来。

只有这样真心实意地把老师的“负”减下来,教师才会有时间有精力在安心、热心、舒心、静心中,上好每一节课,为学生辅导批改作业,为学生担起能力发展、素质提升的重任,为问题学生更精细地指明人生方向……

在一个能让教师潜心“主业”的宽松环境中,相信大多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教师都能把曾经转嫁给家长的“负”视为己任,回收到自己大爱的怀抱中,真正地把家长的这份“负”减下来。

但任何群体都有“后进”,教师这个群体也不例外 现在确有极少数老师“坐在磨上,想转了”,“玻璃蛋子变鸡蛋,看穿了”,把工作的内外搞得清清楚楚,下班回家后绝不干绝不想工作上的事,于是有些负担就转嫁到家长头上了。

但这并不代表教师这个优秀群体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也并不能损毁教师群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一句话,为教师减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从根本上为家长减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