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秃鹤与桑桑 草房子很美,静静地站立着。隔了很远,秃鹤就闻到了一股大海的气息,谁叫它屋顶上的草来自一望无垠的海滩呢! 秃鹤很小的时候就迷恋海。记得每次爸爸从海上打鱼归来,总要带回来一些五颜六色的贝壳,在金色阳光的照射下,透出一种梦幻的色彩。 秃鹤从书中知道,这些贝壳原来是有生命的。它们在大海里爬来爬去,爬累了,就和那些鱼呀虾呀珊瑚呀做游戏。有一天它们老去了,就会唱着歌与大海告别。 海风呀一阵阵地吹过来,海浪呀一层层地卷过来。黑夜降临了,当海风追逐着海浪慌慌张张退场时,它们就遗留在软绵绵的沙滩上,像一座座藏有秘密的小花园。 秃鹤是多么喜爱这些小花园呀!月光下,有关海的故事,一朵一朵地开放。 秃鹤和桑桑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放学后经常在一起玩。一天晚上,秃鹤洗完手脸刚刚钻进薄薄的被窝,桑桑偷偷跑来了,用手指轻轻敲他家的木门。秃鹤一听这敲击的节奏,就知道准是桑桑,并且一定是有要紧的事来告诉他,或与他商量。 秃鹤打开门,桑桑果然带来了好消息。桑桑兴奋地告诉秃鹤:学校后门的一条河里,我发现了不少螃蟹,明天中午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抓吧! 第二天在课堂上,秃鹤光想着抓螃蟹,一直心痒痒地,老掉头去看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桑桑。桑桑就趁老师不注意时,对着秃鹤挤眉弄眼扮个鬼脸,或高高地举起手,做个OK的手势。秃鹤心里明白,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就等放学的铃声敲响了。 多么漫长的等待呀!多么安静的枫树林,穿过去,就是今天要去的地方了。 这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河水清澈透明,河底躺倒着一粒粒圆溜溜的石头。桑桑先攀着一棵小松树,着急地下到河里。秃鹤不甘落后,顺着桑桑踩下去的脚窝,也很利索地滑到了水中。 “哪儿有螃蟹?哪儿有螃蟹?” “看我的,多翻几块石头,就有了。” “螃蟹躲在下面吗,不怕石头压碎它们?” “不怕,不怕,它们鬼着呢!” 桑桑一边与秃鹤说话,一边手脚不停着掀动一块块大小不一的石头。 “那有!那有!”秃鹤眼尖,发现有只小螃蟹沿着桑桑的左脚指头,快速地向前逃奔。 等桑桑反应过来, 一眨眼功夫,那只小螃蟹就遁入石头与草丛中不见了。 短短的半个钟头,秃鹤抓获了十五只螃蟹,桑桑不知为什么,只抓了八只螃蟹。两人上了岸,看看各自袋子里的成果,又抬头看了看彼此现在的模样,你看看我的花脸,我瞅着你的一脸泥沙,先是相互沉默,接着都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了,两个星期过去了。这个即将到来的周一全校举行作文大赛。 秃鹤最讨厌写作文了,用老师的话说,就像挤牙膏,满脸痛苦的表情。而桑桑则不然,行文流畅,语言丰富多彩,总能把你带进一个美妙的世界。 这个星期日注定是一个难熬的日子。清晨一起床,知了就在门前的大柳树上扯开破嗓子反拼命地叫。“叫什么叫,叫什么叫,”秃鹤用手捂着耳朵,还是睡不着,没办法,穿个小裤衩,早早爬了起来。 我的鞋子哪去了?当秃鹤赤脚下地,四处寻找他的鞋子的时候,他望着床头柜的一处地方。他惊叫起来,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可以塞进一个鸡蛋,“天呀,我看到了什么?” 秃鹤的眼里闪耀着一颗颗小星星,不,不是星星!而是一只只萌萌的憨态可掬的小螃蟹,它们围绕着床头柜的一只脚,密密麻麻地缓缓地移动着。 “它们的手指多透明呀!它们的眼睛咕嘟咕嘟地转动着!它们那么多的手和脚,就像在水里轻轻划着船,多么和谐呀!它们要到什么地方去吗?” 秃鹤从心里涌出来这些词语,感觉不用想,而是这些词语像是一群仆人一样,一直在等着他召唤似的。并且还有一些句子在他的心里,争先恐后的想涌出来。 “它们那么团结,那么爱学习,是在练习爬行的本领吗?它们不停地爬,是在锻炼自己的身体吗?它们是不是想尽快帮爸爸妈妈分担些责任,自食其力呢!” “多么有趣又可爱的小家伙,这么小,就懂得了感恩!” 秃鹤眼前一片光明,他浑然忘记了前几天下河捕捉螃蟹的事。在他带回家的螃蟹中,有一只肚子膨胀着。在秃鹤梦中流着口水吃烤鸭时,这只螃蟹就在他的床底下,悄无声息地产下了好多好多小宝宝。 这些小宝宝呀,和秃鹤一样,偎依在妈妈怀里睡得可香甜了! 院子里的一棵大槐树上,三五只喜鹊叽叽喳喳争论不休。夏日的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斑斑点点的洒落下来。秃鹤觉得真有意思,什么时候连太阳都成了画家啦!喜鹊天生就是音乐家啦! 我秃鹤呢?他摸摸光光的脑袋瓜子,并且把头像拨浪鼓般地摇了摇,接着又使劲摇了摇,就像风吹动着树梢。秃鹤第一次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不就是一场作文比赛吗?多大个事呀! 他产生了这一次一定要与桑桑公平决斗,看谁笑到最后。尽管他喜欢桑桑,可好朋友之间是需要拿出实力,全力以赴。他从老师的口中知道一件事:真正的对手是值得尊敬的,惺惺相惜的! 此刻,秃鹤猛的抬起头,目光如炬,穿越这如水的时间,仿佛看到了金色的草房子里,高高的领奖台上,他和桑桑并列站在一起,台下是黑压压的人群,是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 二、 桑桑与白鸽 作文大赛落下了帷幕,校园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冬天来到了草房子。李大爷看着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学生,脸冻得像乌青的果子,眼里总是闪过一片怜惜和懊恼。他有时想,该为这些可爱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桑桑吃过早饭,爸爸到县里开会去了,估计一时半刻回不来。妈妈早上临出门时叮嘱他:如果爸爸中午不能赶回来,叫他放学后跟秃鹤回家吃饭。桑桑答应了下来,但他不准备去,他有更好的安排。 下课铃声突然响起,桑桑吓了一跳,匆匆忙忙把桌子上的书胡乱地塞进书包。他走出教室,习惯性地抬头,仰望了一下蓝天。随即又把双手拢起放到额前,转着身体,把前前后后远远近近的天空都巡视了一遍。 “没有,怎么会没有呢?”桑桑自言自语,“它们能去什么地方呢?” 桑桑不想再动脑筋了,拿定主意,便一步三跳的往校园大门口走去。 桑桑心里想,还是问问李爷爷吧,在养鸽子方面,李爷爷可是高手。他听爸爸说过,李爷爷当过兵,还是那种通讯兵,他在部队里养了很多很多的鸽子。据说在一次很要紧的战斗中,李爷爷的鸽子击落了敌方的鸽子,获取了重要的情报,使李爷爷所在的部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李爷爷本人也获得了二等功的嘉奖。 桑桑喜欢鸽子,喜欢看到鸽子在蓝天上飞翔。喜欢它们围绕着草房子的上空飞一圈,再飞一圈。有时桑桑根本就数不过来,因为那些鸽子呀,太调皮了,对这个转圈子的游戏总是乐此不疲。 李爷爷看到桑桑跑过来,笑眯眯的迎上去,说: “桑桑,不回家吃饭,这个点到我这儿有事吧。” 桑桑说话不拐弯抹角,单刀直入:“爷爷,上次我说的那个事儿,您考虑得怎样了?” “哦,看样我家桑桑动真的了,是真的喜欢鸽子呀!” “嗯,爷爷,我想要有自己的鸽子,看它们在天上飞,我心里就高兴。” 李爷爷答应了桑桑的请求,等到这个星期日,先领桑桑参观他养的鸽子,然后再帮助桑桑建立起自己的养鸽基地。 李爷爷很豪爽,说要送两对鸽子给桑桑。这可把桑桑乐坏了,他当场就在爷爷面前玩起了倒立。你看他用双手支撑着身体,头朝下脚朝上,左手和右手交替着向前走路。对了,就是走路,只不过不是用脚,而是用手在一步步的向前走。桑桑眼里的李爷爷也成了倒的了,蓝天和大地仿佛交换了位置,大树显得无比的高大。 桑桑的中饭也是和李爷爷一起吃的。桑桑现在觉得李爷爷太伟大了,在桑桑小小的心田里,李爷爷的光辉形象简直快要赶上毛爷爷了。 这个冬天不太冷!这是桑桑的切身感受。 自从拥有了四只漂亮的白色鸽子,桑桑的世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妈妈这几天发现了桑桑的异常,就在一次晚饭后,对爸爸说:“你有没发现我们家桑桑变得爱看书了,爱思考了。” 爸爸拍拍脑门:“你看我这几天忙得,学校马上要放寒假了,有一大堆事等着我去做——”爸爸从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支烟,熟稔地点上,惬意地抽了一口,又把烟轻轻地吐向来。草房里顿时弥漫一股好闻的烟草味道。 妈妈鼻子用力嗅了嗅,似乎也挺享受这味道似的。 爸爸接着说:“我昨天就想和你说了,我发现了几次桑桑偷偷地写日记呢。” 寒假终于到了,平日热闹的校园变得沉寂,一幢幢草房子也空空荡荡闲置下来。 桑桑的鸽子已发展到八只,全是白色的,现在它们正停在这些草房子的屋顶上。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洒到屋顶上,洒到鸽子身上。金色的,白色的,还有一些柏树的绿色……,这些斑斓色彩呀,老是撩拨着桑桑的心弦。桑桑心里又萌芽着一个全新的梦。 桑桑在寒假的第二天,就跟爸爸说:“爸,你给我报一个绘画班吧。” 爸爸是全县有名的校长,认识镇上或县里很多的画家。说起来也是有趣,喜爱画画写字写文章的多是老师出身。 桑桑第一个想画的对象,就是他的鸽子。桑桑不止一次的想像过:洁白的羽毛,凌空飞舞,蓝天一碧如洗…… 桑桑还没在想到下雪,因为去年的那个冬天就没下过雪。今年北风刮得呼呼地,灌注到脖子里,桑桑总是表情夸张连蹦带跳,还直呼:老天呀,再来一点风吧 往往这时候,看到他的老师们总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完后情不自禁地要问他:“桑桑,你冻成这样,又是搓手又是跺脚,干吗还要来一阵风呢?不怕把你冻僵呀!”几乎不需要桑桑回答,在凛冽的寒风中,必然又爆发一阵友善的大笑。 桑桑也无所谓,只要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但是桑桑比以前成熟了,不再满足于那些低智商的快乐,他要学习绘画,让飞翔的鸽子图给大家送去真正的快乐。 跟蒋老师学绘画,一对一,一个教,一个学。反正蒋老师单身,有的是时间。 蒋老师大学毕业,没留在省城,回到了家乡,教他们这帮小萝卜头。蒋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很好,和桑桑很投缘,总是夸桑桑学习用功,有爱心,很聪明。桑桑确实也喜爱蒋老师。 两天之后就是春节,蒋老师回家忙年去了。桑桑头埋在热烘烘的被子里,一动也不想动。如果不细看的话,还以为床上没人呢。 咕咕,咕——,是鸽子的叫声。桑桑的鸽子们可不怕冷,它们清晨已沿着冷清清的校园飞了好多圈,现在正是休息的时候。其中有一只鸽子朝着桑桑的床头嘴里不断地发着咕咕的声响。它准是知道桑桑睡懒觉了。它在抗议,并告诉桑桑:一日之际在于晨。 桑桑在被子里正捂着嘴偷偷地乐呢!就是你了,我马上就起床,你做我的模特儿,我要画下你,画下你的机灵劲儿! 这个春节,桑桑以一副画庆祝自己又长了一岁。一张大大的宣纸上,一只白色的鸽子站在屋檐下,头朝向屋里,红色的小嘴微微张开。如果你和桑桑一样爱它的话,你就能听到咕——咕——咕的叫声!它在告诉所有正在读书的孩子要珍惜时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三、女孩秀秀 草房子两面临水,北面和东面各有一条宽阔的河流。 每到上学时分,孩子们从四面八方像潮水一般聚拢而来。过桥的过桥,没有桥想抄近路的便趟水过河。有从稻田间的小路走过来,也有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突然从草丛中冒出来。 在上课铃声响起后的三五分钟时间里,往往还有一两个拖拉的小孩慌里慌张的撞进学校的大门。这时李爷爷就会站在大门前,怜惜地望着他们,嘴里抱怨一句:“都上课了,怎么才来呢?” 有一天课间休息,同学们都涌到操场上相互追逐嬉闹。桑桑和秃鹤站在一棵歪脖子大柳树下,目光紧盯着蓝天,那里有展翅高飞的鸽子。 这时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声:你们看,快看呀,那个女孩子是谁? 桑桑和秃鹤掉转头去,看到学校大门口,有个老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正向他们走过来。 那个小女孩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双眼睛望着她,急忙低下头,怯怯地再也不愿抬起。任由老人牵着手,穿过操场往后排的老师办公室走去。 桑桑出神地望着那个女孩,秃鹤用手指悄悄捅了他后背,贴近他的耳朵问:“怎么呀,你认识?” “不,不认识,我怎么会认识她呢?”回过神的桑桑连忙一口否认。 秃鹤不信,有点疑惑的看看他,总觉得哪里有问题,可一时又说不上来。 第三节课临下课时,班主任蒋老师从门外领进一个孩子,朝正在上课的居老师点点头,打了声招呼,便面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我们班来了一个新同学,以后将和你们一起上学放学,一起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家欢迎!” “我叫韩秀琴,大家叫我秀秀吧,我是从北方的一个小县城过来的;”秀秀三句介绍了自己。可能连自己都觉得太短了吧,停了下,又补充了一句:“我在家乡是鱼米之乡,生产莲藕和螃蟹,我上三年级,很高兴认识你们。”介绍完,向同学们鞠躬,转过身,又向韩老师鞠躬,脸庞上始终挂着微笑。 桑桑发现这一次秀秀表现得很大方,一点不像刚才操场上羞涩的样子。 时间一长,同学们了解这个名叫秀秀的新生的性格,不仅不腼腆,而且机灵活泼。和女生打得火势,和男生处得也很融洽。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就是一个很有力的证明。 植树节到了。学校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总要号召全校师生一起动手,在校园里外一切适宜的地方,种花种草种树。 依据往年的做法,每个班级承包一个角落。当蒋老师在自习课上宣布这个消息时,全班顿时炸开锅了。你一言,我一语,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说得最多的这次我们班要一雪前耻,把“美好校园”这面流动红旗给夺回来,插上我们三(二)班的绿化林里。 蒋老师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看着激情洋溢的同学们。最后,他把手一摆,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他说:“同学们,我看到了你们的心情比我还迫切呀,就让我们用实际行动给今年的植树节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吧!”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课后,秀秀带着一个笔记本,单独去找了蒋老师。 这样一来,就有了每天放学之后,三(二)班的同学们匆匆回家,吃完饭又匆匆赶回来。 秀秀携带花草回到学校天已黑了,陆续的有同学们到来,其中有的还夹带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他们把自家的花草树木用小推车运来,卸下,趁着暮色,大家一齐动手,挖一个一个坑塘,把梨呀杏呀石榴呀紫薇紫荆呀月季仙人掌等等扶正又栽种进土里。然后让它喝饱水,再拍上新土。最后打扫战场,让一切恢复原状,就像什么事情也没在发生。 全体植树造林的这一天到来了!校园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他们劳动的身影,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多感染人呀!桑校长四处转悠,感动得眼角都湿漉漉了! 当桑校长转到校园的西北角,穿过一片桑树林走到接近河流的堤岸,他有点懵了。他不相信的像个小孩子一样揉搓自己的眼睛:“这块地方不是一直空着吗,何时有了这么多花草树木?” “对了,我得问问,这是蒋老师的一亩三分地,他一定知道。” 此刻三(二)班的同学们,在秀秀的指挥下,劳动已经接近了尾声。韩老师和蒋老师站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 秀秀今天穿着一身男孩子的衣服,扎着个马尾辫,因为长时间劳动,脸蛋透出玫瑰的红,用桑桑的心里话说,红得真好看! 周五的评比会,一改往年的会议模式,桑校长让全体师生分两批轮流参观校园的绿肥红瘦。当大家兴致勃勃在自家的校园里春游,心情是愉悦的,老师们内心充满自豪感,同学们更是如一朵朵移动的花,盛开在阳光下。 草房子被数不清的花草簇拥着,被各种树木宠爱着。海风温暖的从远处吹来,草房子浑身燥热,它感觉到自己快要飞了起来。它看到许多的鸽子,看到蓝天,看到白云,看到大地上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夜里,草房子做了个梦,梦见了一个小姑娘。穿着男孩子的服装,梳着个马尾辫,在花丛里尽情地跳着、笑着、旋转着…… 四、毕业季和月光曲 蒋老师坐在草地上,同学们成扇形分散坐下,居老师坐在同学们的后面。诺大的草窝子上鸦雀无声,只听到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 偶尔会有几只小鸟拍着翅膀从远处飞来,掠过同学们的头顶,呱呱鸣叫两三声,又向远处飞去,渐渐的化为一粒粒芝麻大小的黑点,最后什么也看不见了。唯有心里知道,曾经有一群鸟从这里经过并停留,最后各奔东西,消失在蓝天的尽头。 蒋老师久久的凝望着同学们,目光从每一个同学的脸上缓缓扫过。同学们感受到了老师心中的关怀与不舍,顿时一股忧伤的情绪在草地上在宁静之间悄然地弥漫开来。 那轮硕大的圆盘终于落到山的另一面去了,暮色如一件巨大的纱衣,笼着整个校园。也如海水一样漫过来,很快淹没了草地上的身影。 毕业季已经到来,校园里无论晨昏都多了匆匆忙忙的脚步和忙忙碌碌的身影。绑在操场那棵大桑树顶端的喇叭总在黄昏放学时分唱着那首毕业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这样的歌声,让桑桑无比纠结。他放学时总爱晚一些回家,尽管他的家就在校园里。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同学走出学校大门,他坐在操场一侧的草地上,手托着下巴,眨巴眨巴眼睛。用秃鹤的话说:天知道他成天在想些什么。 秀秀不同意秃鹤的说法,她有自己的想法。在她心里,桑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从多方面都可以论证。桑桑在他的作文里常有大段大段地心理描写,桑桑热爱自然,喜爱每一只他见到的小动物。当然桑桑的调皮在整个校园是出了名的,他动不动搞出一两个创新,令全校师生哭笑不得。 前两天,蒋老师许是操劳过度生病住进了医院,居老师暂时代五(二)班主任。 桑校长在清晨的升旗仪式上,手拉喇叭筒进行了毕业前的动员讲话。他动情而有力地说: “同学们,为期五年的小学时光马上就要告别了。在这五年里,我们有过拼搏,我们有过顽皮,但我们收获了更多的美好和快乐——” 桑校长平时演讲总是一气呵成,可这次他中断一下:“感谢你们把最开心的笑容给了这片草房子,未来是灿烂的,我们所有的老师在这里祝福你们,走上更高的学府,学到更多的知识,将来亲手描绘这个春天,建设这个生机勃勃的祖国大花园!” 一个星期后举行毕业班欢送晚会。 五(二)班的节目基本落地,可就是缺一个灵魂性的节目,这可急坏了居老师和同学们。时间不等人,满打满算,还剩下七天。放学后,居老师让班上几个文艺骨干留下,商量在今晚前必须拿出个像样的节目。 桑桑,秃鹤,秀秀还有其他五位同学,围绕着居老师,再一次团坐在草地上。 仿佛昨日重新,还是落日将沉,晓月初升。在夜与昼的接缝处,有一只只小鸟在徘徊,它们犹豫着要不要回巢,还是趁着这朦胧的月色,再玩一会儿。 桑桑突然站起来,自言自语道:“有了!” “什么有了?”秃鹤是个急性子。 桑桑好像刚梦游回来:“节目有了。” 秀秀似有所悟:“你是说这暮色中的小鸟归巢——像我们?” 桑桑狠狠地点了一下头,面向居老师:“这剧本由我负责,今晚我就把它写出来。” 秀秀沉思了下跟着说:“我写一首诗,到时穿插在节目中。” 秃鹤及其他的同学积极表示,等剧本出来,争取演好每一个角色。 次日是周日,这群同学与平时上课一样,聚在班级里,在居老师的带领下,看桑桑的剧本。几乎没有多少修改,大家都接受了,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灵魂性的节目。秀秀的诗歌正在创作之中,也已接近尾声。 在大家有序的排演当中,秀秀的诗歌完成了最后一个字。 在休息的空档,秀秀站在同学们面前,她拢了拢额前的发丝,声音如泉水般的叮叮咚咚咚: 月光曲 当月牙拧亮黄昏 我们坐在草地上 看校园上空的鸟儿 在团团树影里滑翔 你坐在我的膝上 我坐在你的目光 看大地沉沉的瞌睡 月光照着他的脸庞 这夜色多么优美 微风捎来了花香 草房子发出声声梦呓 一山虫吟,几处书声 我亲爱的同学 过了今晚 你们是灯 是月光照夜行的人 居老师率先鼓掌,同学们也噼里啪啦,一片叫好声。 在毕业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都沉浸在节目带来的愉悦中,时间过得真快呀,轮到桑桑这个节目了。 只见舞台上一片昏暗,影影绰绰大树的枝叶,在风的吹拂下,发出轻轻轻轻的沙沙声,就像蚕宝宝集体啃噬桑叶。接着有了一点点月光,一只又一只小鸟出现在草地上,它们单腿跳跃着向前,似乎依恋着什么,不想回家。这里音乐响起来了,是贝多芬的月光曲,月光如水,由朦胧趋向朗朗。台下的观众这时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只只小鸟爬上了一棵棵大树,它们回到了自己的巢,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回到了月光的中心。 月亮有时被一片云轻轻遮蔽,一棵棵树梢间响起了小鸟的呼吸,此起彼伏。远方送来一阵阵花香,似有似无。一个白色连衣裙小女孩出现在草丛的一角,她背靠一棵桑树,悦耳地童音响起在每一个人的耳畔: 当月亮拧亮黄昏 我们坐在草地上 …… 看大地沉沉的瞌睡 月光照着他的脸庞 …… 我亲爱的同学 过了今晚 你们是灯 是月光照前行的人 随着诵读声渐渐低下去,舞台上的幕布缓缓的合拢,整个会场上先是一片静寂,接着爆发出绵绵的掌声。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当晚会散场的时候,在月光的照耀下,同学们有序地退场,舞台的月光曲依然浅吟低唱…… 饱含着海风气息的草房子将在以后的日子里,一次一次固执地出现在每一个从这里走向另一个广阔世界的同学们的梦里,出现在他们漫漫的人生路上,伴他们走过孤寂,走向成功的彼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