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1.青青河畔柳,几多读书人

 运河儿女 2020-09-16

【公告】来吧,同写“读书”(点击链接可阅读)

文/柳西元

运河儿女最近推出“读书”主题,我们在群里热闹起来,我在2016年的“世界读书日”发表过《我的读书观》,当时写得很有胆量与勇气!把当时的文字贴出来,有朋友叫好!当然,时过境迁,我有些胆怯了!这些年书读的越来越少,而据我的观察一些厉害的人书读的越来越多,在我眼里,只要是读书的男女无不让我多几分好感!我决定写一篇《读书人》,好友吴文嵩帮我改了个标题——《青青河畔柳,诗华读书人》,河畔柳是我的公众号,这么一说也很有诗情画意,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吴文嵩就是这样一位读书人,前一阵子我跟他搬来五本有关哲学、新闻方面的书籍。他有很多书,他也看了很多书。我也因为吴文嵩这一突出的风格而引为知己,事实上,这中间我们近20年不曾联系。时间回到上个世纪末,那时吴文嵩在宝应世纪园做首席监理,我去那儿拍宣传片。吴文嵩谈吐不凡,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有一次我们一块吃过晚饭,他邀请我去他家坐一会儿,在他家逼仄的屋子里有一排书橱,他一下子搬出1997—1999三年三本的《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书籍!让我这个新闻人极为震撼又颇感意外,吴文嵩跟我说,他把这几年每一年的中国新闻奖作品的书买全了!分手的时候,我跟他借了这三本书,并且一直放在我的书橱中,现在已经不知去向,书丢失了,吴文嵩又回来了!有一次在路上我鼓足勇气上前跟他打招呼,曾经热络的我们又联系上了!重新归来,他还是那个爱读书的少年!

最近一次见到老阚是在叶挺桥桥西脚下的外婆家饭店!那是初夏时节,老阚穿一件夹克外套,肩挎一只帆布包,包里放着一本书,他从无锡回来,儒雅的学者气息更加浓烈,却又不乏温和的色彩!当年他是扬州电视台叱咤风云的栏目制片人,宝应是他的老家,这是我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后才偶然知晓,所以经常带一支拍摄团队回宝应老家拍片子,那时他很霸气,谈吐不俗,特有见地!我对他最初拍节目不让话筒出镜的安排不甚理解,若干年后我才明白其中的意义。他是一个有规划和想法的人!然而我忘不掉关于他的一个细节,每次都会看到他带一只包,包里放着书!去年获悉他写了一本有关乡土的书籍《高湾史记》,这些年,他早已成为中国社教节目的专家库成员,某传媒大学的宣传部部长!


好朋友跟我说,“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差!”我知道我儿子喜欢读书,但不知道他读了什么书?怎么爱读书!高考前几天,那时他中午寄宿学校,这时便把学校的教科书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带回家!让我吃惊的是那几天他陆陆续续的带回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籍,让我瞠目结舌!相反教科书却寥寥无几,这几乎是一个谜,直到他上大学才告诉我,那时他省下饭票钱来买书,如何熬夜看了多少文学作品,除了看书,他还用MP3听书,在家里的抽屉里那种简陋的MP3一下子冒出四五个,坏了就买新的。看来一个人会有一个别人未知的世界,诚如朋友如同安慰的话,“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差!”

张元济老先生说,“世上第一好事还是读书!”,虽然也有人说,“知识越多越反动。”有一次我儿子跟我说,这句话是有前提的,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的话,完整的句子是,“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由于我们都欣赏毛泽东思想,前两天在京东购得一套五卷本《毛泽东选集》。在此之前,我还购得一本丛桦的散文集《井上生旅葵》,朋友读到此书经常乐不可支,并强烈推荐我看——什么是好的文字?!

(关注公众号《河畔柳》)

阚乃庆小传(点击链接可阅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