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绛先生原来已走了两年

 老家在刘堡 2020-09-17

朋友圈鸿烨早上发了篇文字《杨绛仙逝,享年105岁》,我一惊之下,顿感有些哀恸。唉,先生也走了。我得写点什么?原来就像张开双手抓取一缕阳光,握着的大概也只是一些感觉,对先生我哪有知道多少!

老师知识渊博,遍览群书。“杨绛走了,能不能写一篇纪念先生的文章?”“不能!”

最近我跟老师常常讲起:我读书太少!

没想到先生生前有九句送给年轻人的话,第一条就是: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闻此言,我满面羞愧,看看,先生早先就看出了我的毛病,给我谆谆教诲。

我印象里知道先生的一些书,早先跟我在机房一起同事过的开云对钱杨二先生顶礼膜拜,常常说到杨绛先生的《洗澡》,我也将之列入读书菜单,无奈也是猴子掰棒头。后来又听过先生写的《干校六记》和《我们仨》。诚如先生所言,“你还是读书太少!”

为什么我还要写杨绛先生,这自然得益于一本《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的《围城》第360页有先生写的《记钱锺书与〈围城〉》。无论是什么时候我想起《围城》我就要大笑,又感动。这些年来,笑得少了,感动多了。感动于《围城》书外,围城之内的钱杨二先生神仙眷侣的生活。

我倒并不是说钱杨二先生的生活是最好的范式,其实这仅于我而言,有些羡慕这与世无争,耳鬓厮磨的生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需要什么伴侣?几十年的时光相伴而行,是快乐多,还是痛苦多?在世俗炎凉之中,在无时不在的名利场,又怎能找到精神契合的朋友和那一位?

现在想想老师为什么说,“不能!”而我只是片言只语的得到杨绛先生的精神,也有些贻笑大方了。继续读一些纪念先生的文章,始发现原来先生仙逝于2016年5月25日,已去两年矣。

读书少,我对我自己确实有些哭笑不得!向先生致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