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赤壁之战前夕,鲁肃并未促成孙刘联盟,而是让刘备投靠孙权

 沈忱灿烂海滩 2020-09-17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曹操凭借天时率先占据中原地区,成为当时最大的霸主。为了抵御曹操的进攻,孙权和刘备不得不联手对抗。因此,不少人将他们之间的关系称为孙刘联盟。

在这个过程中,鲁肃和诸葛亮贡献最大,这种盟约关系也被一部分人称为“葛鲁之谋”。尤其是鲁肃,在刘备落难当阳时,他亲自前来,直接促成了两家联合。但根据相关史料记载,鲁肃拜谒刘备,并非是为了联盟,而是他临时改变计划,打算让刘备归顺江东。

1、鲁肃的语言艺术

以刘备客居荆州,不过半郡之地的实力来说,他并没有这个能力和江东结盟。关于这一点,刘备、鲁肃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鲁肃去见刘备时,恰逢刘备兵败,凄凄惨惨退兵于夏口。关于这场交谈,《三国志》没有明确记载,具体内容详见于《江表传》中。先开口的是鲁肃,不过他没有说明来意,而是反问刘备的下一步打算。毕竟鲁肃单独见刘备,只是临时起意,并没有提前知会孙权。因此,他需要了解刘备的需求,从而做好相应的对策。

刘备的回答的是:“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将往投之。”此时,刘备境遇惨淡,辛辛苦苦了几年时间,却一无所获,只能投靠一个不知名的太守。一个“投”字,便将刘备的心理打算暴露得明明白白。刘备的这一句话便让鲁肃明白,心气高的刘备已经被逼到绝境,此时的他既然可以接受投靠吴巨,也自然愿意投靠孙权。

于是,鲁肃便趁热打铁,先把自家夸奖一番,大意便是孙权非常贤明,江东也是兵精粮足。随后,鲁肃又开始为刘备着想:“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刘备也很明白,苍梧地处偏僻,自然比不上江东的富饶。在刘备看来,鲁肃的这番话代表了孙权的态度。面对实力雄厚的曹操,刘备绝地逢生,他自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2、刘备的态度转变

鲁肃没来之前,刘备虽然有投奔江东的这个打算,但心里还是没底。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孙权与曹操之间的关系暧昧,倘若孙权亲近曹操,刘备岂不是自投罗网?其二,刘备虽然客居荆州,但也是刘表的麾下,世人皆知孙坚死在刘表手中,这样一来,刘备自然会担心孙权杀掉自己泄愤。《三国志·程昱传》也有记载:“太祖征荆州,刘备奔吴。论者以为孙权必杀备。”鲁肃代表孙权意志,当他建议刘备“自结于东”,后者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刘备出道以来,他先后投效过陶谦、吕布、袁绍、曹操等诸多枭雄,尽管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但对刘备来说也是家常便饭。所以他放弃了南下苍梧,转而东奔孙权。可是在汉津与关羽合兵后,刘备心中又生出了犹豫。

在合兵之前,刘备的部队被曹操的虎豹骑冲散,已经只有几百人(不足一校之众),所以他只能依靠他人庇佑。但有了关羽和刘琦的兵力,刘备的兵马顿时又大概达到了一万二千人的规模。另外,刘琦的地盘——夏口(包括一半江夏郡),也被刘备收入囊中。此时的刘备,开始心存侥幸,并一直观望曹操的动作。

让刘备心碎的是,曹操并没有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曹操进驻江陵郡之后,又开始整顿兵马,并有继续南下进攻夏口的势头。由此,刘备的侥幸心理破灭,曹操追得这么紧,他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元气。最终,刘备选择听从鲁肃的建议,放弃夏口,转而奔向樊口,并派遣诸葛亮出使东吴,以表明自己的诚意。

3、鲁肃出色的外交才能

在成功说服刘备投降东吴的过程中,鲁肃随机应变的能力,令人叹为观止。首先,是他临时改变主意,将刘备拉到了孙权麾下。刘备尽管落魄,但他的投效对江东来说,意义也是非常重大的。其一,刘备当时还是左将军、豫州牧,这个身份显然要高于孙权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刘备的加入,可以助长孙权的威望。其二,刘备为汉室后裔,以后江东抵御曹操,便有了天然借口。其三,刘备有一万多兵马,可以增强江东的实力。

其次,是鲁肃给刘备开出的条件。前面说的很清楚,刘备打算去投奔苍梧,便已经降低了要求。如果鲁肃给刘备开出的条件是结盟,那么这显然不符合江东的利益。鲁肃要求的是刘备投靠孙权,这显然完全符合孙权的期望。他在去荆州之前,只是个无官职在身的客卿,但是回到江东后,孙权却任命他为赞军校尉,可见后者对这次外交成果的满意程度了。

最后,鲁肃对刘备也非常耐心。刘备犹豫不决,心中那些算盘其实早被鲁肃看穿。鲁肃心里明白,以刘备实力,必然无法抵御曹操的进攻。因此,在交谈之时,鲁肃很有耐心,等待刘备上钩。刘备答应投靠后,鲁肃又加了一把火,他要求刘备放弃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带着兵马前往鄂县的樊口。两人都是老狐狸,刘备自然知道此举是为了证明他的忠心,一旦他有别的想法,江东自然能随时将他杀死。

后来周瑜在任都督时,便几度想要除掉刘备,可见后者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好过。令人细思恐极的是,一直跟随刘备的刘琦,却在壮年离奇病逝,难道这也是刘备表忠心的一个表现?

参考书籍:《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