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形物语》:如何用一段暗黑系人兽恋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丨专访导演吉尔摩·德尔·托罗

 话娱 2020-09-17

2018年3月5日,吉尔摩·德尔·托罗(以下简称德尔·托罗)执导的《水形物语》最终以13项大奖提名最终斩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艺术指导、最佳原创配乐四项大奖,成为第90届奥斯卡最大赢家。

消息一出,立刻在电影圈掀起一阵“人鱼”讨论热潮。有人评价此片的“高级”之处在于通过人鱼虐恋的特殊设定,让这段平凡如尘埃的爱情故事散发出耀眼光芒。也有人认为影片获奖很大原因在于“政治正确。”

那么对于影片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的原因,导演本人怎么看待?这部超现实成人童话更深处的主题是什么?他对待电影又有着怎样的创作态度?获奖之后,德尔·托罗也来到给了他很多创作灵感的中国。借此,【话娱】与这位墨西哥天才导演聊了聊这段催人泪下的“人兽恋”及背后种种。

精神,性、暴力,以爱之名创作的暗黑系人兽之恋

“我觉得不可能在电影史上找到另外一部‘不会说话、有着性爱需求的女人和怪兽相爱’的电影,并且结合了音乐剧、喜剧等不同题材。它有着非常独特的魅力。”对于自己这部六年磨一剑的心血之作,德尔·托罗如此评价到。

《水形物语》的独特魅力是什么?

画面、色彩、配乐,这些自不用多说,无论是冰冷潮湿的科研基地,还是幽暗凌乱的阁楼房间,都为观众营造出了一种晦暗斑斓的视觉氛围。尤其是最后女主艾丽萨沉入海底时,红、绿、蓝三种颜色的交相辉映,而她脖子上的抓痕,到水里变成腮。她和她爱的鱼人拥抱、游走的画面,可以说是年度最温暖的镜头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尔·托罗原本想用黑白色调拍摄电影,但发行方福斯以减少预算作为回应,他才妥协改以彩色拍摄,并以1960万美元的低成本预算进行制作。

德尔·托罗向记者坦言:“我们的预算不是特别多,但它是雄心勃勃的,是非常漂亮的。我们需要很多的时间来做仔细了,所以这部电影拍起来是很难的,却是值得的。”

虽然无法完成黑白拍摄的梦想,但摄影指导DanLaustsen仍仿1950年代,黑白片的打光技巧,利用单光源照明,形成电影中对比鲜明的画面阶调。最终影片的拍摄用了58天;后期制作花了40周。影片70%用移动摄影车、摇臂和 hot-headcombo拍摄,20%用斯坦尼康 拍摄,5%用30英尺的伸缩炮拍摄。

 

而《水形物语》的优秀绝不只限于独特的审美特点和画面质感,更是影片在立意层面的独特性。

有影评人评价,《水形物语》表面上所讲述的或许像是一个性别互换版“王子救公主”的俗套爱情故事。但影片依然能带给观众非凡的动人感受,这与导演面面俱到的精巧构思密不可分。

如影片故事背景发生在1962年,冷战、越战正在进行中,肯尼迪即将被刺杀...在德尔·托罗看来,影片背景设定在此时有着特殊意义。“战争是非常残忍的,而诠释这种残酷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把现实和传奇神话中不可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进行对比。”

 

在这种对比之下,影片的一大亮点在于各具特性的人物设置。自慰的哑女、一把年纪的同性恋男室友、黑人闺蜜、来自苏联的间谍科学家,还有被人类当做一件财产来争夺的鱼人……他们全都是那个时代的“边缘人物”,一群不被主流所待见的个体。而所谓主流,自然是以斯特里克兰为代表的白人精英阶层了。

通常情况下,外表帅气、为政府工作的“斯特里克兰”会是正面主角形象,但在影片中,他才是真正的怪物,傲慢、脆弱、暴力,冷血。

而外表看似凶恶的鱼人反而拥有比人类更纯洁的灵魂,他能感受到爱,也懂得去爱别人。几处细节让记者印象深刻:吃第一个鸡蛋的时候,鱼人囫囵吞枣状;与伊莉莎约会的时候,鱼人的餐盘边已经摆上刀叉;到伊莉莎家中发生不可描述事情的时候,鱼人学会了拥抱...

 

豆瓣上有人说这是一个“所有的边缘人拥抱在一起就能对抗黑暗的世界”的故事。而影片在立意层面其实是对人类情感的深刻探讨,所谓「人兽之恋」只是一个戏谑的标签,其实更多的是讲述了两个有缺陷的人因为彼此而完整的故事。当然,导演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结局:怪兽即使不变成人也可以获得真爱。重要的从来不是外形,而是内心。

“我希望这部电影就像一首爱情歌曲,观众听了之后有一种治愈的能力。”德尔·托罗也曾对外媒说到,《水形物语》是爱和电影的结晶。这部电影的精神,性、暴力——不管是什么——都是如此的温柔。他不会推荐给小孩子看,但是对于青少年,这是部美丽的电影。能让你感受到某种解放和自由。

与道格·琼斯长达20年合作,“两栖人”灵感来自美猴王?

其实比较关注德尔·托罗的影迷都了解,无论是《环太平洋》《刀锋战士2》《地狱男爵》等大制作电影,还是类似《水形物语》这样古怪小制作电影,爱一直是他作品的核心之一。德尔·托罗的另一标签,则是各种内心纯朴的“大怪兽”。

在《水形物语》中,这一怪兽由好莱坞的“怪物专业户”道格·琼斯扮演,《潘神的迷宫》里潘神和眼魔的扮演者就是他,《水形物语》已经是道格·琼斯第六次出演德尔·托罗的电影,两人合作时间长达20年。

 

“道格非常理解这个怪物,我觉得他非常擅长扮演一个让你觉得息息相关的、又可爱怪物,很难让他看起来让人觉得可怕,他总是有这样的魔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怪兽呈现在荧幕上的样子是像一个正常的演员”,托罗花了三年时间才设计制作完。所以观众看到的人鱼,大部分时间以结合特摄和化妆的实体模型,由演员穿在身上表演。道格·琼斯仅靠肢体语言,就成功地将水形怪物的灵气与智慧、悲伤于愤怒传达给了观众。

 

而让记者感到意外的是,当被问及这一角色的灵感来源时,吉尔莫·德尔·托罗说到:“我小时候非常喜欢美猴王的故事,他和他的团队都在寻求完美的征程,并且团结在一起就可以达到目的,这个理念是非常能够打动人。其实《水形物语》也是这种感觉,不同背景的人一起寻求真理。鱼人的角色就是一个河神,虽然不是像菩萨那种神圣的人物,或者和美猴王相关,但可以看得出来我肯定是受到了影响。”

痴迷于“科幻”与“怪兽”,深受墨西哥文化影响的电影全才

不仅是《水形物语》中鱼人,事实上,只要是看过他的电影,你一定会对那些黑暗怪诞,奇幻鬼魅的元素留下印象。

 《地狱男爵》里的人鱼

 《潘神的迷宫》中的潘神

 德尔·托罗的日常...

有人说,每个导演的个人风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其成长历程的缩影,从小便痴迷于“恐怖”与“魔幻”类型的德尔·托罗也不例外。1964年,德尔·托罗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四岁那年,小德尔·托罗非要在棺材里睡觉,吓坏了虔诚的父母。

在幼年时期,吉尔莫开始接触大量边缘文化,比如日本特摄片、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等等。因此在他的电影中,处处可见老式恐怖片的踪影。

“我经历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我还曾经听过两次鬼叫呢,真的听过。”德尔·托罗哈哈哈哈地说到。

其实对我来讲非常自然,因为墨西哥对于神话的看法就是很自然融合。如果你说在墨西哥看到一个鬼魂,人们会让你多介绍一点,这个国家现实和神奇的元素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可以有漂亮的两栖人鱼,可以在浴缸里面生活,这就是墨西哥的风格。普通人和不一般的生物能够一起生活、做爱,也是墨西哥的风格。

值得一提的是,在德尔·托罗执导且已经上映的影片里,除了《刀锋战士2》之外,其余都是由他本人担纲编剧。此外,他还是《霍比特人三部曲》的编剧及第一部的美术设计、《爱情是狗娘》的剪辑、《功夫熊猫2》的制作及美术设计、《荒野猎人》的制片等。熟悉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托罗自己的电影都能呈现出高度统一性的原因吧。

当被问及今后是否会尝试别的风格,德尔·托罗回答到:“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普通的喜剧片、爱情片我可能不会尝试,不过犯罪、战争的电影我是可以拍的,但是始终会遵循内心的想法。”

作者:湖南猪血丸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