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唐诗人高蟾秋日登高,写下一首千古名诗,元好问、纳兰成其粉丝

 花小鼠 2020-09-17

唐人素喜登高,因此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名句、千古佳作,比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相信都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千古绝唱。

高蟾是晚唐诗人,出身寒门的他却十分有气节,虽然他很有才气,但是科举之路举步维艰,考了很久都没有考中,直到乾符三年才登进士第。高蟾诗风挺拔雄壮,也有一些悲凉冷瑟的作品,比如下面这首《金陵晚望》,便是他留给我们的传世名篇。

高蟾这首诗,是他落榜后经过金陵城,登高远眺时写下的一首作品(一说这是一首题画诗,是高蟾借金陵登高,抒发对晚唐家国环境的担忧),诗中追昔抚今,想象奇特,末二句更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让人一读难忘。

金陵晚望

唐·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开篇两句,写“晚望”之景,“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正是秋风萧瑟、叶落虫鸣的晚秋时节,诗人独自登高远望,浮云正沉浸于暮山之巅,秋色正伴随着落日,这是一天将要结束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晚秋的残景。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一个最容易引起文人墨客伤感的时节。宋玉的《九辩》中有这样的名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此以后,诗人们提起秋天,多是低沉和萧瑟的,悲秋,成为了咏秋诗歌中的主旋律。

晚唐诗人高蟾秋日登高,写下一首千古名诗,元好问、纳兰成其粉丝

比如,诗圣杜甫写道:“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商隐写过:“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张继在《枫桥夜泊》中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之句;柳永在《八声甘州》中有:“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范仲淹也写过:“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秦观有“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总之,悲秋的诗词佳句不胜枚举,诗人们似乎在秋天会有更多伤感的情绪。然而,这样的景色,却让高蟾沉浸其中,“伴”、“陪”二字,说明诗人已经融入其中了,对这样的景色,早已经见惯不惯,甚至成为习惯,而愿意接受它们了。

晚唐诗人高蟾秋日登高,写下一首千古名诗,元好问、纳兰成其粉丝

可是,即便诗人已经融入其中,可是他的心中,仍然是有伤心事的,“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而且这伤心之事,难以言说,画不出也道不明,只有堵在心头,唯有自己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哀愁,这种伤感之情,不是当事人,很难有所体会,而诗人没有说自己具体的伤心之事,而是为我们描摹出了一种意境,一种痛苦的表现,一种寂寞的声音,所以诗人的句子,能够打动人心,引起无数人的共鸣之感。

诗人伤心无限,即便再高明的丹青妙笔,都无法画得出,可以说“此恨绵绵无绝期”了。

金陵之地,曾是繁华的六朝古都,而历史上这六个小朝代,却很快地衰败下去了,即便曾经再繁华,现在也只有宫殿的残墟废景而已。现在的晚唐王朝,正在江河日下地衰落下去,最终,或许也会像曾经的六朝一样,湮没在时间的浪潮中。这种悲哀,仿佛笼罩在天地之间,语言无法描绘,文字无法诉说,画笔无法绘出。

结尾这两句,真可谓百感交集的千古佳句,一种倍感苦恼却无能为力的感觉,让读者为之侧目,婉转沉痛,深邃无比。所以历来,末两句诗,都是众多人追捧的对象,有些“粉丝”甚至直接拿来使用,比如清代第一才子纳兰容若,便十分喜欢,曾在词中引用:“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而金朝一代北方文雄元好问,更是四次引用“一片伤心画不成”,足见喜爱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