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赏析(上)

 时髦的傻子 2020-09-17

【原创】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赏析(上)

时髦的傻子【图片源自网络】【版本:戚蓼生序甲戌本】

       著名的《红楼梦》十首怀古诗,是宝钗之堂妹——薛小妹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按灯谜的形式编制而成的。按《红楼梦》惯用的真真假假的写作手法,这十首怀古诗是不是也像她的作者一样神龙见首不见尾,诗中具有一定的寄托、影射、暗示、借指等不便言明的意象呢?它可真是谜语,但谜底却留给世人几多疑惑!

       对这十首怀古诗,因为书中没有明示谜底,后世读者历来便有诸多解读和剖析,上网一搜琳琅满目,见仁见智各有千秋。鄙人就曾参考网上诸文,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取舍、整理、加工、创造,形成一篇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赏析文章,题目是《(傻子读红楼)也来解解【薛小妹新编怀古诗】》对薛小妹的每首诗分四个方面解读:1、古迹在何处;2、所咏何典故;3、诗句祥解读;4、暗隐何俗物(即谜底)。虽少新意也可怡情,有兴趣者可以寻来审阅。本文则从另一角度,结合自己认为解读较为合理的吕雷宏先生《《红楼梦》真味探》中的一些观点略作分析。

       这十首诗可以二一添作五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五首揭示了种种帝王术,这是人间罪恶的根源,也是作者深恶痛绝、鄙视鞭挞的对象;后半部分五首歌颂赞美了蕴涵真善美的人间真情。大致分析如下:

其一:赤壁怀古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这首诗涉及的是三国争雄、赤壁之战的故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亲率20万大军(具体人数说法不一,但号称80万)进攻东吴。吴主孙权诸葛亮说服,与刘备联合作战。孙刘联军利用曹军多为北人不善水战的弱点,采用火攻大破曹军。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战争方式争夺皇权,这是帝王术中的主要法术,即军事争权。唐代曹松《己亥岁》曰:【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历史上的战争,莫不是亿万将士用鲜血和生命在为最后称帝的那个人铺平道路。换言之,历朝历代的封建政权莫不是建立在【无限英魂】累累白骨之上的。

其二:交趾怀古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这首诗涉及的是东汉光武帝及名将马援。东汉光武帝打着振纪纲、修文治的旗号,却派名将马援对交趾(古亦称“安南”,即今越南)征侧、征贰姊妹的造反进行武力镇压。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莫不把对民众的起义造反进行【无情镇压】作为稳固自己统治地位的必修课程和必要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就是【无情镇压】和【奋力反抗】矛盾斗争的必然结果。

其三:钟山怀古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这首诗涉及的是号称【钟隐】的南唐李后主这个亡国天子。南唐后主李煜即位之前,为了躲避他的哥哥李红翼的猜疑嫉妒,拒绝过问一切国家政事。后来甚至隐居在山水之间,全身心地投入到诗词书画的学习创作上。所以就有了【钟峰隐者】的雅称,后自号为【钟隐】。历史上许多封建帝王都惯于用出家隐居或退位下野等手段,以便韬光养晦,侍机而动,说白了就是玩弄权术。不要说古代,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国时期的J先生也惯用此术。

       另一说法指南朝时南齐的周颙(yóng)他曾隐居钟山,不肯出仕。其实是沽名钓誉,只为博取更高的官职。后来果然应诏出任海盐令。孔稚珪曾作《北山移文》,名义上是讽刺周颙,实际上是讽刺和鞭挞那些虚于隐居饵名钓禄玩弄权术的封建官僚。

其四:淮阴怀古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死也知。

       ——这首诗涉及的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及开国功臣韩信。韩信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韩信为西汉政权的建立创立了不朽功勋。作为统帅,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之战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全歼楚军。几乎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争锋者。刘邦评价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萧何誉之为【国士无双】,后人给予【兵仙】、【战神】、【功高无二,略不世出】等等极高的赞誉。但是西汉政权建立后,却被解除兵权,由齐王徙为楚王。又被人告发谋反被贬为淮阴侯。后被吕后与相国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杀于钟室,并夷其三族。韩信曾说过:【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清朝名士梁玉绳曾为韩信大声疾呼【信之死冤矣!】

     《史记·淮阴侯列传》载,韩信当初能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全仗萧何举荐。最后身首异处也是毁于萧何设计。所以传下一句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常言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杀戳功臣以巩固皇权,历来就是帝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五:广陵怀古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这首诗涉及的是被称为【暴君】、【风流皇帝】的隋炀帝杨广。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女士评价说:【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

       不可否认,隋炀帝在完成南北统一、创建科举制度、修建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历史功绩。但他滥用皇权,不惜耗尽民脂民膏,用人民的鲜血与白骨为自己打造盖世奢华;不惜民力穷兵黩武,频繁发动战争,三征高句丽等,造成民怨鼎沸民变四起。结果遭兵变被缢弑身亡,最后竟死无葬身之地。

       不惜民力,无底线地耗费民脂民膏来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是大多亡国之君的通病,也是历来为百姓深恶痛绝的帝王暴政。

       ——以上为前半部分。涉及到封建帝王穷兵黩武、无情镇压、玩弄权术、杀戳功臣、骄奢淫逸等种种恶行,这也正是作者深恶痛绝、无情鞭笞的对象。(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