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北的“西域风情”——《相山夜话》(4)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前回说了柳江口文化园的虚妄、变味,其实是想探讨美丽淮北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蓄积问题。

    有两点是要着重的。

    一是不仅要美丽,还要呈现出独特;二是扎根地域历史文化,凸显淮北自身的风情、民俗,把批判多年、丢失多年的吃喝玩乐的市井俗劲、庸气重塑。

    这才是能够持久绽放的文化建设。

    有两样东西叫我们糟蹋了的,一是市井;一是庸俗。

    巨幅“清明上河图”的伟大并不是他的画风、画技,而是它市井庸常生活的精确的呈现。

     没有高大上,唯一的白富美是高楼上富家小姐招亲。

    那种庸常,充满俗世的生活趣味。

    小城的冷幽足够,市井气息乏缺了许多年。

    我们在濉溪老街寻找的却是丢失的市井记忆。

    暑假里朋友说杜集那里弄了个好玩的地方,邀着去看。

    地儿倒不远,出高岳街往东,十分钟大路车程;但拐进小路却曲折,东绕西弯的。

    到了双楼村地界,园区标明的是“西域花海民族文化风情园”。

    我们的概念里,中国的西域就是玉门关、阳关以西,包括新疆一部,青海和西藏大部。

    这一片是我曾未涉足的地域,而它恰恰又是古代边塞诗描写最多的景致,你像范仲淹的“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等等

    在家门口花二十元钱就快餐饱肚子那样普及了西域文化风情,弥补阅历上的欠缺,倒也是件美事。




    兴致勃勃跑去,一看风景大貌便顿生失望,也就是把东湖的野花园的景搬进来一部分,品相、气势反不如。

   一个大蒙古包扯开做舞台,伸展个大棚是观众席。

    面门有一广场,文革时期很熟悉的领袖站像似的雕塑立在那里,后面坐着个大蒙古包。

   看着就觉得这西域文化又岔道了,它转北掉头向内蒙大草原跑了。

   一圈遛下来,何为“西域文化”,何为“风情”,比进来时还短少。

   蒙古包是建筑主旋律,你所见的似乎该更准确的说是缩减版的草原风情。



      有些吃喝玩乐的设想,但线条太糙。

     两排蒙古包餐厅,有几样摆出的特色小吃。

    比如,蒙古包边你看到的却是新疆最著名的面食“”,跟我们汉族的大烧饼样,但模样更豪放,盆口大小,发面多盐少碱,结结实实拿油烤成,中间有圆形花纹。

   这馕生得粗壮,大馕得将近两斤面,咬一口嚼半天,一个能挡几天饿。




    玩的倒有几处,你像打枪打炮,看着样子到逼真,效果却极差,还不如老相山公园打小气球的摊子上手过瘾。

    一溜摆放的大鼓,敲几下算是享受了西域风情。



    有片水面。

    淮北近十年治理、修复的水面较多,南湖、东湖的景观重塑尤其出手不凡;但就是没有成型上档次的水上游乐项目。


    南湖早先形成的冬泳特色区,是非常接地气、有底蕴的,可惜未曾保留。

    弄得现在得在湖边饭店找地方偷着下水游。

    市内的室外游泳爱好者盯上了东湖,跑到它野塘区游几把,还得自己找地盘,极不安全。

     一半山水一半城,仅仅停留在好看层面,水面和青山游乐规划和开发意识还是弱,想搞水面娱乐的都还是相山人工湖模式,丢几个不同型号的游船,耍着玩,玩不开,玩不嗨。

    还是儿童公园那个水平。   

   西域风情,你已经拧巴了,有个小野塘,该别出心裁吧,谁知也只是划划船。

    岂不知,西域文化风景,放不得池塘、小船;有,就是笑话。



    就说说小城当着力打造的水文章吧。

    淮北人不少都熟巢湖那边的汤池温泉,一个“金孔雀”算是把一眼热水做到了极致。

   水的景观美自不用说,室内室外游泳场馆,高台滑水,小鱼咬脚皮,你凡能想到皆有,想不到的也有。

   这才是正经的作水文章的样子。



    西域风情园能拿得出手的估计就是跑马场了。

   跟个跑道一样一大圈栅栏,那马个个膘肥体壮,毛皮光滑,看着是好马。



    正要上马驰骋一番,不料刚才还是骄阳似火,一阵狂风领块黑云过来,片刻天昏地暗。

    那黑云生相凶恶,携着狂风变换着狰狞表情,气势汹汹。



    一瞬间竟俯下身子扑过来,看着令人惊骇。

   我遇见了在野地里不曾见过的特大暴雨,它不是倾盆雨,亦非狂风雨,每一道雨线都是一条皮鞭,千条万道的狂怒不已的抽打。



    成吉思汗很怪异的摆着毛主席挥手的姿态,看着我们在雨里惊恐。

      作者相关文章

怀念小城的小吃街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三)——《相山夜话》(2)

虚妄的柳江口——《相山夜话》(3)

虎跳峡的磅礴气势——《跟着马尔读风景》(1)

碧塔海,你是我灵魂的碑文——《跟着马尔读风景》(2)

烟鬼眼里的“石林”——《跟着马尔读风景》(3)

闻听百年前的炮声——天津纪行之六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一)——《相山夜话》(2)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