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春的焰火(2)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我肯定属孤陋寡闻,得承认像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这类的毕业展我是头一次见。

    在我眼里就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

    其中有一些很雅致的文创设计。




    我被一组猫系列图案设计所吸引。



    你几乎会忘记这是文创设计,它对猫本身的刻画,打通了猫性和人性的阻隔。

    这些小家伙太可爱了。

    猫始于古埃及、波斯。

    中国人驯养猫历史悠久,我们也是较早觉悟“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的族群。

    但总有说的比唱的好听的嫌疑。

    我们的农耕社会的属性、烙印,猫狗大多是作为用途存在的,它们零零散散的洒落在文化里,很多年并没有真正成型为朋友。

    农耕社会有一种对饥饿的族群记忆传承,即便丰衣足食他也忘不掉曾经的荒年扎根的饥饿感,那种感觉深刻到人以外的生物都是无法作为宠物而存在的。

    宠物文化是我们这个社会排斥了几千年的奢靡,它用“畜生”这样一种含有强烈的区分度的贬义词,来标明我们必须和它们本质不同。

    养宠物就是糟践粮食,而糟践粮食是一种天大的罪过。

    它有一种畸形的认知。

    我们的社会很早就有“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这样的意识,甚至上升到“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样的高度,但在汉语里,“狐朋狗党”、“人模狗样”之类的形容,依旧充满贬损。

    日本是在奈良时期从中国引进猫的,它是怕鼠类将佛教经典咬坏,将佛经和猫一起带到了日本。

     也就是说,猫是作为用具被和尚带到了日本。

     但猫文化在日本最终兴盛了起来,而且盛而不衰。

    最初只有皇室才能饲养,猫成为权势的象征物。

    所以养猫的平民化过程充满了对猫的崇拜和喜爱。

    日语里像「猫背」(弓着背的人)、「猫足」(形状像猫脚的家具腿)、「猫の額」(很小的面积)、「猫の目のよう」(变化无常)等,就是假借猫的身体特征来命名的词汇;此外,还有像「猫をかぶる」(假装老实、佯装不知)等以猫的性格特征来做比喻的谚语

     现代动漫系列剧《机器猫》是日本猫文化的精致与外溢。





    我们今日终于跨越了农耕时代的观念羁绊,开始以平等、宠爱之心来养育猫狗了。

    过去说“狗东西”是骂人,现在“犬子”、“猫丫”、“狗爸狗妈”更有一种亲昵。

    我以为这是中国人扎根于“民以食为天”的文化理念的脱胎换骨式的进步。

    讲了许多年的“天人合一”其实都是大话、空话。

    北方人爱吃狗肉,广东人食猫,都是扯掉遮羞布的习惯。

    但现在餐桌上较少出现狗肉了,以往这可是淮北人的最爱,盛过羊肉。



    将宠物入列品牌标志的设计,品牌就更具亲和力。

    我想起“猫王”(The Hillbilly Cat)

    The Hillbilly Cat是美国南方歌迷给他取的名字,意思是“来自南方的小猫”,这名字取代埃尔维斯-普雷斯利,成为他在全世界被人熟知的名号。



    文案设计很大的一个不足,是它仅有模糊的泛化的猫概念。

    一定得是特定的一个或一族,就像“机器猫”那样,在形象上存立闭着眼都想到的样子。

    众猫的品相杂乱,削减了影响力的根深蒂固。

作者相关文章

我守候在四十年前的起点(4)

青春的焰火(1)

入夏(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