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当年的样子(8)

 马尔的视觉 2020-09-17



    06年的体育节开幕式,七班玩的这一手,惊爆全场。

    色调简洁明快的东西,形成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阵仗;加之“7”自身带有与人体线条的关联感,效果出乎意料之好。

    他们成为当年体育节的明星。



    本来体育节进场,大家关注的是高举在队前的班标牌,校团委也要各班在这一块上比个万紫千红。

    竟未料想,七班出此大招,下了“狠”手。

    什么样的招牌,能敌得过一码色“7”的来势汹汹、神气十足?

    这种构思就被保留下来。

    别裁的班级特色的穿着,时时出现在运动会的开场上。

    别将“创新”往云里雾里抬举,在我们日常里有时它就是一个巧妙的点子,甚至是脑筋洞开的一个闪念。




    尽管也是一码色,但缺乏构思之巧妙,教师方阵就显得逊色。

    七班也把老师的衣着老派一下子给勾勒出来了。



    你会想,在标明“节”的日子,什么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能在场面上穿出别具一格?



    有时觉得我们的体育节,还是少点“节”的狂欢气息。

    要是往“那达慕”、“泼水节”那样去靠,氛围可能会更好。

    汉族在礼教主导下,多了含蓄、端庄,欠缺少数民族展现的族群天性和特色。

    很多节庆还是围坐在一起吃吃吃,农耕时代的庆祝样式。

    或是领导讲话、代表表态那样的典礼、仪式。

    难免沉闷。

    我们是学校的“体育节”,就得办出族群的节日样子来,承接、沉淀汉族的文化特色。



    体育节成为一向被低调的体育特长生的舞台。



    举牌打头的,多是些小帅哥。

    他们将主导各块比赛场地的风流。




    我还是喜欢看极其业余的比赛动作,姿态奇葩,花样百出。

    把跳高扶成撑杆跳,跳远成为武功“白鹤亮翅”的一招,或是鹰爪拳的展现。




    也喜欢看,我的同事们玩得嗨的场景。




    还是这个校园。

    我想起更久远的你来。

作者相关文章

那年那天,山上的腊梅开了

老南开寻访历史的沮丧

寻访仙境青龙峡(1)——《中国的山山水水》河南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